都是14亿人口,为什么中国满世界买粮食,印度却在大量出口粮食?

中国和印度作为比邻而居的国家,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共同点,比如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如今又是数一数二的人口大国。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口众多粮食问题就成了重中之重。

不过很多人发现,都是14亿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的粮食政策却截然相反,中国是满世界买粮食,而印度是满世界卖粮食。

这到底是为什么?

中国进口,印度出口

1月13日,我国海关总署发布了最新的数据,2024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达到70650万吨,比上一年增加了1109万吨。

但很显然还是不够,粮食的进口量还是很多,去年我国累计进口的粮食量达到1.58亿吨,进口金额为4908.1亿元。

因为国内粮食产量上升,所以进口量同比减少了2.3%。

仍旧是进口大头的大豆进口量再次突破1亿吨,占据总粮食进口量的66%。

这样看来,我国每年进口的粮食确实不少,进口来源国主要就是美国、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等,真可谓是满世界买粮食。

和人家买粮食有一个不好的点,那就是容易受制于人,比如美国就经常给我国使绊子,什么限制出口、加征关税等。

尤其是特朗普二次入主白宫之后,就非常热衷于对我国加征关税,于是我国也对等反制,主要反制的领域就是农产品。

曾经占据进口大头的大豆我们是从美国进口的,但是特朗普既然不仁,那我们也就不从他们那买大豆了,转而向巴西买了240万吨大豆。

大单生意黄了,美国农民痛心疾首,痛骂特朗普执意发动关税战,这样会让他们破产的。

然而巴西直呼:感谢东方伙伴的信任,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此后巴西努力成为牛肉替代供应国。

之所以巴西这样表忠心,是因为在不买美国大豆之后,中国还暂停了400多家美国肉类供应商资质,蓄势待发准备开往中国的冷藏船瞬间傻眼了。

当然,对于美国的反制措施看起来很爽,最核心的关键还是我国奉行“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原则,不盯着一家买,都可以合作试试看,这家不行下一家,还要货比三家。

这种政策很聪明,老百姓也很认可,但是和印度的政策一比,有些人又不平衡了,尤其是农民朋友。

印度的人口和中国差不多,都是14亿,国土面积只是中国的1/3,却拥有27亿亩的耕地,耕地覆盖率超过50%。

2024年印度的粮食总产量虽然只有3.3亿吨,比中国少了4亿左右,但是出口量占据全球40%,是著名的“大米、小麦出口国”,远销中东、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国家。

2023年到2024年间,出口的大米总量高达2150万吨,占全球大米贸易总量40%,小麦出口量在2021年-2022年时更是创下1300万吨的记录。

同样是14多亿人口,印度的粮食产量还比中国少,怎么印度就能出口那么多,中国却要大量进口呢?难道中国人吃得比印度人多吗?

其实这是多种印度造成的,最主要就是粮食政策不同。

我国多进口粮食主要就是稳定国内的粮价,保持粮价在一个较低水平,让人人都能买得起粮食,花在粮食上的花费不用太高。

而且我国深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道理,进口粮食之后就储存起来,但凡有个什么突发状况,国家的储备粮就派上用场了。

而印度大量出口粮食是为了赚更多的外汇,去买其他东西,同时也让经济数据看起来更好看一些。

这样一来,条件差不多的两个国家就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粮食政策。

这样一说,一般人是赞同我国的粮食政策,因为这样我们粮食价格就不会太高。但是一些群体就很不高兴了,他们就是农民朋友。

为什么不能提高粮价?

“国家进口粮食就是不愿意让农民赚钱,辛辛苦苦一年种出来的粮食,卖了还不如出去打工一个月。”

“为什么要进口粮食,就是怕农民种地太有钱了。”

在进口粮食的话题下,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言论,觉得国家是针对农民,故意压低粮食的价格。

国家的进口的初心确实是压低粮价,但是本意绝不是不想让农民赚钱,而是让所有人都能吃起饭。

如果不管控粮价,大家想卖多少就卖多少,势必会让一些手中有粮的人囤积居奇,把粮价抬高。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买一袋米要花上千元,生活还能好吗?

而且即便是粮价自由定,赚钱的也不会是农民,而是那些收购粮食的商家,最终农民还是赚不到钱。

而且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也不可能所有粮食种类都齐全,所以要进口一些其他国家的特产,增加人们的选择性。

今天想吃中国产的大豆,明天想吃巴西产的大豆,后天想吃美国的牛肉,都能在市场上买到,这是国家的初心。

而大量出口的印度现状是怎么样的呢?

虽然摘得“大米出口国”的荣誉称号,但国内的饥饿问题十分显著,直到现在还有2亿人吃不饱饭,12.7%的儿童营养不良。

为什么能出口那么多粮食,自己本国人民却还吃不饱饭呢?这和印度的土地现状有关。

虽然印度也学习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但实际上土地还是握在少数人手里,在1985年的调查中发现,1.3%的大农手里掌控着14%的土地,50%的小农共分1%的土地。

甚至没有地的农民比例高达35%,之后印度政府出台各种政策想改变这种状况,但都效果不大,如今还有大量的印度农民没有地种,只能租地主的地耕种。

这种情况我们的祖辈很熟悉,佃农的生活具体如何,相信大家都可以想象。

而且印度政府给农民发放的补偿,都会被地主截留,农民根本就见不到,被压榨,补贴也被截留,印度的农民只能到城市打工。

但是他们大多是文盲,在城市难以找到工作,就算是找到工作,工资也不高。

好在印度的搬家很自由,在城市周边可以建造棚屋住着,这也是城市周边存在大量贫民窟的原因。

但这种贫民窟对于市容来说非常不好看,尤其是孟买、新德里周边的贫民窟,被外国人看到就会让印度高官脸上不好看。

而留在老家种地的农民有没有饭吃,地主是不会关心的,他们只想着要利益,种出来的粮食就卖出去,赚的钱越多越好。

所以印度出口的粮食多,但是获利的也不是农民,反而辛勤劳作的农民更没有饭吃,中国的农民至少自给自足,国家还出台各种政策,稳定农民的收入。

如今我国农业机械化达到70%,中部、西部的农村都用上了机器,效率大大提高,收获也更多。西部地区因为地形原因,机械化相对慢一些,但不是没有,未来也会发展。

总的来说,众口难调,国家已经在尽力保障所有人的利益,我们自己想要的,也需要自己去努力奋斗,天上不会掉馅饼,你说是不是?

参考信息:

中华粮网:2024全年我国进口粮食1.58亿吨 大豆进口超1亿吨!

红星新闻:中国转向巴西采购至少240万吨大豆!美大豆协会主席慌了:关税战将使不少农民破产

百度百科:印度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