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人不打领带 只因像栓狗绳?莫迪也不打领带 理由大不同

2019年09月04日14:13:36 历史 1796

木叔这篇的国际评论来谈一个比较有趣的国际文化话题。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伊朗人是不打领带的。

当然排除那些身穿长袍缠着头巾的教士们,只要是身穿西装的人,都是不打领带的。

可能有人注意到了,但对原因不熟悉,为了避免产生误导,木叔可以来解释一下。

其实之前,也就是伊朗40年前推翻国王政权前,只要不是什叶派教士,身穿西装一般在正式场合是要打领带的。这和当时的巴列维王朝和西方走的很近有关系。

无论是王朝宫廷,还是整个社会,西方文化只要是不严重违反教规,基本都能畅行无阻。甚至女性还可以在海滩穿比基尼,男士可以穿牛仔裤。这在很多中东国家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所以西服领带对这些开放的伊朗人而言,就是家常便饭。

但推翻巴列维王朝后,所有的世俗政治家以及老百姓都不打领带了。

这种转变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因为在伊朗教士集团看来,领带是西方文化的一种没意义的东西,甚至最高宗教领袖霍梅尼有过一个比喻,领带就像栓狗的绳子,干嘛非要在胸前戴这个?

伊朗人不打领带 只因像栓狗绳?莫迪也不打领带 理由大不同 - 天天要闻

伊朗人不打领带 只因像栓狗绳?莫迪也不打领带 理由大不同 - 天天要闻

因此你看教士集团第一任世俗总统内贾德,他就从来不打领带,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场合,从来不打。

这就是伊朗政治文化使然。

即使如今的伊朗总统鲁哈尼是教士,他曾在英国留学,可以说对西方文化算是比较熟悉的伊朗高层,但他几乎不穿西装,因此也谈不到领带。

而他的外长扎里夫和内贾德一样,也从来在国际场合都不打领带。这不是他不尊重别人,而是这本来就是伊朗的一种政治文化特色。

除了伊朗,大家可能还比较关注的是一个很少打领带的外国高层——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和印度总理莫迪。

杜特尔特确实在媒体中打领带的时候不多,但这只是个人行为。菲律宾其他政治家还是西装革履的。

比如杜特尔特之前的阿基诺三世。他曾是商人,整天西装革履,怎么会不打领带?

杜特尔特并不是不打领带,而是打领带的时候比较少。

杜特尔特出身并不是名门望族,成长环境也不是很光鲜,可以说是下里巴人,正是这种风格让他能吸引到更多选民,如今执政好几年过去了,支持率还有70-80%的高位,就和他这种亲民有关。

平时杜特尔特也就是一身随意的装扮,看着比较洒脱和休闲,所以人们很少注意到他打领带的时候,但是在很多正式场合,杜特尔特是打领带的。比如外访或者在国际场合发表讲话等。

下图就是杜特尔特参加国际活动发言,就要打领带。

伊朗人不打领带 只因像栓狗绳?莫迪也不打领带 理由大不同 - 天天要闻

平时他在国内似乎一般不打领带,毕竟菲律宾气候炎热,每天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穿西服打领带也没必要。所以外界通常看到的都是杜特尔特便装。

伊朗人不打领带 只因像栓狗绳?莫迪也不打领带 理由大不同 - 天天要闻

伊朗人不打领带 只因像栓狗绳?莫迪也不打领带 理由大不同 - 天天要闻

莫迪也很少打领带,因为他出席正式活动基本都是印度民族装扮。

这身装扮和西装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外界几乎看不见莫迪打领带的样子,也看不到他穿西装的样子。

这可能是莫迪比较民族主义风格的体现吧!这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喜好了。当然这并不是莫迪反西方,和伊朗的原因还是不同的。

因此,一国高层的着装既和本国的政治文化特色有关,也和个人的性格以及相关的环境背景离不开。

不过像伊朗这样以国家行为对领带说不,还真是挺少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22年收藏1200件《宝可梦》耿鬼纪念品,90后小伙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 天天要闻

22年收藏1200件《宝可梦》耿鬼纪念品,90后小伙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耿鬼”作为《宝可梦》系列中极具人气的角色,受到不少人的喜爱。7月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吉尼斯世界纪录获悉,32岁的香港青年曾卓醍收藏了1200件各式各样的耿鬼周边纪念品,成功创造了“最大规模的耿鬼纪念品收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曾卓醍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我小时候第一次见到耿鬼,是在妈妈买回来的一批宝可梦公...
同一天!又有两家医院书记、副院长任上被查... - 天天要闻

同一天!又有两家医院书记、副院长任上被查...

7月1日,据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消息: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韩小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遵义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据了解:韩小松,男,中共党员,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他曾任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自2021年4月起任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至此番任上主动投...
都是朕的钱!一个高智商却又自私的皇帝,铸造的钱币精彩纷呈 - 天天要闻

都是朕的钱!一个高智商却又自私的皇帝,铸造的钱币精彩纷呈

著名高分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有个名场面,嘉靖帝拍案咆哮:"都是朕的钱!他们拿两百万,朕分一百万,还要朕感谢他们吗?"此时,荧幕前的观众都忍不住笑出了声,这位聪明绝顶的皇帝,把大臣们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却因为“钱”的问题,彻底绷不住了
海报 | 运河德比,“码上见”! - 天天要闻

海报 | 运河德比,“码上见”!

一条大运河,串联起扬州与无锡两座“漕运心脏”,激荡3000年澎湃。扬州码头承载帝王南巡与漕粮北运的史诗,无锡四大码头则谱写工商文明的序章。从“漕运心脏”到绿茵战场,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