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传》父母被剔骨扒皮,平津侯不仅没死,一夜又多2个仇人,藏海“绷”不住了?

2025年05月22日14:50:24 历史 6249

继藏海(肖战 饰)成功首杀杨真,顺利“二杀”瞿蛟之后,他在侯府的地位水涨船高,面临的危险随之增加。

从上帝视角看,藏海苦心修炼十年,跟着高明师父学纵横之术,跟六初学了半天的情绪管理,在仇人面前本应做到面不改色,为何会冲动利用燃香“刺杀”平津侯?
不仅恩公面具人不理解,想必很多观众也不理解,而拿走香炉机关里的人,是不是管家?

《藏海传》父母被剔骨扒皮,平津侯不仅没死,一夜又多2个仇人,藏海“绷”不住了? - 天天要闻

第9、10集,藏海悲喜交加。

暗室里被刺骨扒皮的父母,那一夜平津侯“灭口”从父亲身上拿走的铜鱼证据,阴差阳错中认回“失联”的师兄观风,刺杀侯爷失败,“喜提”2个新仇人……

原以为杀了平津侯,大仇得报,就能从曾经的悲伤中解脱,谁知等待藏海的不仅仅是一个仇人,还有背后更残忍的真相:

不仅平津侯没杀死,一夜之间还多出来2个仇人,现实太让人崩溃!

《藏海传》父母被剔骨扒皮,平津侯不仅没死,一夜又多2个仇人,藏海“绷”不住了? - 天天要闻

冲动的藏海,能承担起复仇的重任么?

或许是前面两杀顺利,或许是见到父母被刺骨扒皮刺激到,藏海开始沉不住气了。

其实从藏海踏入京城开始,他一直在冲动中,只是他比起仇人来说,多了份幸运和不怕死的加持。

这份幸运并非只是老天眷恋,有藏海苦学十年的成果,有仇人着急露出的破绽,有面具人背后的“守护”。

《藏海传》父母被剔骨扒皮,平津侯不仅没死,一夜又多2个仇人,藏海“绷”不住了? - 天天要闻

有人会说,在“灭门案”当晚,在皇陵“断龙石”那一刻,老天对藏海都是“仁慈”的。

若是这样算说,似乎有一点点道理,但个人认为藏海以钟声和燃香与高明师父配合,主要靠得是藏海和高明师父十年的默契。

藏海原本的打算是置死地而后生,他站在皇陵门口一直在算香燃烧的时间,作为一个会机关,学心术的人,时间的算计则是他们拿手本领之一。

所以,这一局能赢,人的因素比“天”更大。

《藏海传》父母被剔骨扒皮,平津侯不仅没死,一夜又多2个仇人,藏海“绷”不住了? - 天天要闻

说到藏海“刺杀”平津侯(黄觉 饰),出乎很多人意料,但这是藏海的真实反应。

当他成功入驻侯府内园,不止管家明里暗里提示他的特殊,枕楼香老板(张婧仪 饰)散播“谣言”的推波助澜,礼物里的毒药,都在催着藏海往前走。

仔细想想,能进的了侯府的礼物,肯定是经过管家等人仔细筛查的,一把带着“蛊惑”的扇子+毒药,能到藏海手里本就很让人怀疑。

《藏海传》父母被剔骨扒皮,平津侯不仅没死,一夜又多2个仇人,藏海“绷”不住了? - 天天要闻

漏洞百出的试探,为何却偏偏能蛊惑到藏海?

假如,这一切都是藏海故意而为之的呢?
从杨真死前透露贞顺九年的“信息”,瞿蛟被杀,父母的人皮,到单个铜鱼,侯爷莫名其妙的信任,成功进入内园,香老板的拉拢,加上观风的出现。

藏海应该是察觉到父亲死因背后牵扯到不少人,所以才会在冒被管家“发现”的情况下铤而走险。

《藏海传》父母被剔骨扒皮,平津侯不仅没死,一夜又多2个仇人,藏海“绷”不住了? - 天天要闻

个人有个大胆的推测,香炉“刺杀”本是藏海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一、藏海可能早就猜出侯爷给的毒,才会将计就计演这出“戏”,好让侯爷打消对他的怀疑。

二、藏海在香炉里不一定藏的是“刺杀”,还可能是献上“武器”。

三、藏海在香炉的小动作,除了“刺杀”、“献宝”,还可能是诱敌。

《藏海传》父母被剔骨扒皮,平津侯不仅没死,一夜又多2个仇人,藏海“绷”不住了? - 天天要闻

写到最后,藏海虽然冲动,但他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聪明。

如果说京城是一场对藏海的“围剿”,那么藏海则在努力从“猎物”变成“猎人”中。

就像平津侯对瞿蛟说的:“你是觉得本侯不能掌控,还是你不能掌控!”

游戏还没到最后,谁是猎杀高手,谁又在扮猪吃老虎,都说不准。

因此,对藏海的人设:聪明、冲动、深沉、还是愚笨,切不要太早下定论。

《藏海传》父母被剔骨扒皮,平津侯不仅没死,一夜又多2个仇人,藏海“绷”不住了? - 天天要闻

关于《藏海传》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隐居隆中知天下!诸葛亮携“隆中对”登陆三谋新赛季 - 天天要闻

隐居隆中知天下!诸葛亮携“隆中对”登陆三谋新赛季

想当年,诸葛亮隐卧隆中,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势。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他献上计策“隆中对”,勾勒出蜀汉跨荆益、联吴抗曹的宏伟蓝图,自此成为千古名策。岁月悠悠,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虽已远去,但在创新策略SLG《三国:谋定天下》的新赛季里,我们将穿越时空,重临“隆中对”的智慧战场,与诸葛亮一同谋定天下!《三...
民间传说:罗成出世 - 天天要闻

民间传说:罗成出世

罗成,是小说《说唐全传》中的人物,隋朝镇守燕山的靖边侯罗艺之子,书中主要人物秦琼的表弟。罗成少年英雄,长相俊美,性格骄傲、任性,擅长家传的罗家枪法,是隋唐第七条好汉。罗成罗艺是罗成的父亲,隋炀帝时期,罗艺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驻守涿郡。这一天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摆满了鲜花…… - 天天要闻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摆满了鲜花……

4年前的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与世长辞袁隆平院士一生都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的付出和贡献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深切缅怀袁隆平院士!”5月22日一早位于湖南长沙的袁隆平墓前摆满了花篮和花束人们以此表达对袁隆平的思念袁隆...
新民一周 | 歼10为何一鸣惊人 - 天天要闻

新民一周 | 歼10为何一鸣惊人

这是一次偶发的战果,也是一次必然的胜利。文 | 朱国顺历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达出来的。1982年2月,航空工业部召开评审会,研究确定中国新一代歼击机方案。参加竞标的分别是沈阳601所的歼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强6改方案。讨论时气氛有些沉闷。会议间隙,航空部军机局副局长问参加评审的成都611所专家宋文骢:你...
北京市侨界捐赠华侨抗战实物资料 - 天天要闻

北京市侨界捐赠华侨抗战实物资料

中新网北京5月22日电 21日,北京市侨联、丰台区侨联、王颖女士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抗战相关实物资料。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汇款给美国归侨飞行员马鸿安的信汇委托书和汇款副收条。(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供图) 此次捐赠的实物包括:古巴“旅古华侨抗日后援总会”代销的民国26年救国公债伍圆券、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汇款给美...
一棍三用!冯玉祥“打军棍”里藏着怎样的治军奇招 - 天天要闻

一棍三用!冯玉祥“打军棍”里藏着怎样的治军奇招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人称“布衣将军”。生于直隶青县(今河北沧州沧县),后随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亲是下层旧军官,冯玉祥实际上是在军营中长大,未满十六岁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起义,势力逐渐壮大,直至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