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2025年05月18日11:03:08 历史 1129

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将匈奴打得四分五裂。他们两个在世的时候,汉军屡战屡胜,匈奴只能搬家逃跑。

只可惜霍去病英年早逝,卫青也不算长寿,他们两个都走在了汉武帝前面。

他们去世之后,匈奴再度来袭,汉武帝积极应战却屡战屡败,难道真是离了他俩就不行?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战无不胜两战神

霍去病还活着的时候,汉武帝对他极为宠爱,汉武帝对自己的儿子都没有这么好。

而霍去病也没有让汉武帝失望,在众人都不看好他的情况下,第一次上战场便露了一手,带着八百轻骑猛追匈奴大军,还活捉了单于的家属。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在后来的战斗中,霍去病更是屡立奇功,匈奴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之前的匈奴可谓是西域霸主,哪个国家敢与他们抗衡?就算是汉朝,也只能是躲起来避而不战。

卫青的出现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霍去病的出现更是将匈奴的自信心打得粉碎。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但是霍去病才二十四岁便死在了前线,卫青也在十一年后离开了人世,汉武帝根本没有料到,霍去病会这么早便离开人世。

霍去病病逝时,汉武帝正在筹备一场大战,但是还没等他筹备好,霍去病就没了。

没有了主将,这场仗也就不用打了,汉朝与匈奴之间停战十六年。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在这十六年间,汉朝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好不容易拿回来的西域,得利用起来。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汉朝与西方国家搭上了线,各种珍奇货物被送了过来,汉朝的特产也通过丝绸之路送了出去,这一进一出就能赚钱。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当初匈奴也曾占领西域,但是他们根本没法做生意,他们就只会奴役各国。现在汉朝通过西域各国赚得盆满钵满,匈奴却只能眼馋。

不过匈奴也不是只会干看着,他们也会派出小股部队骚扰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他们试图用这种方法截断丝绸之路。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汉武帝命令公孙敖和赵破奴率军出击,将这些捣乱的匈奴人赶走。

但是这两人带着军队闯进大漠之后,却根本找不到匈奴人,连个匈奴影子也没看到,最后只能是原路返回,这一次出击根本没发生战斗,自然也就不算是战争。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除了这次出击,汉朝与匈奴之间便再无瓜葛,平平安安度过了十六年。

就在人们以为匈奴已经彻底服气的时候,他们却给汉朝送来了一封信,让匈奴再一次进入了汉朝的视野。

此时的霍去病已经去世了十几年,就在四年前,卫青也去世了,汉朝又该怎样面对匈奴?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战败已成家常事

匈奴这一次的突然出现并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投降的。

这封信中的内容,让汉朝众人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匈奴在这十六年里为什么这么老实。

原来匈奴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天灾,无数人被冻死、饿死,活下来的人也只是苟延残喘,根本没有搞破坏的心思。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匈奴是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非常依赖牲畜和草原,但是天灾毁掉了一切,匈奴百姓难以生存,再这样下去,匈奴人就要消亡了。

而送来这封信的匈奴左贤王,是单于手下的二把手,他不忍心看着百姓受苦受难,于是便打算投降于汉朝,希望汉朝能帮助他们。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但是当时的匈奴单于并不想这样做,他根本不关心百姓的死活。因此左贤王如果想带着百姓投降,得先把单于杀掉,再做打算。

不过在这之前,他必须得先和汉朝建立联系,省得他腹背受敌。

汉武帝得知消息后,对此事十分重视,他马上下令修建了一座“受降城”。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这座城里存了很多粮食,只要左贤王带人来投降,这些粮食还有这座城就归他们了。为了让这位左贤王能成功出逃,汉武帝还派了赵破奴前去接应他。

等汉武帝做好一切准备之后,左贤王这边却掉了链子,他在刺杀匈奴单于的时候出现了失误,被单于反杀了。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单于不光反杀左贤王,他还从一些左贤王手下那里,得到了汉军的情报,知道了赵破奴的具体位置和兵力。

于是匈奴单于直接调拨了八万人马,试图一举消灭赵破奴的两万人。

不过赵破奴好歹也是霍去病的徒弟,虽然他手里的兵力较少,但是他懂得率领军队且战且退。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这一场仗打下来,匈奴军队不但没有抓到汉军,自己却损失了不少人,令匈奴单于十分抓狂。

而汉军撤退的目的地,便是那座“受降城”,城里有足够的粮食,而且匈奴人不会攻城,他们看到城池后只能选择离去。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就在汉军即将成功撤退时,赵破奴却突然犯病,带着一支小部队跑进了大漠,说是要去找水。可是他不但没找到水,还被匈奴大军给围了起来。

为了保全性命,赵破奴只好选择了投降,他手里的两万大军,也都被迫选择了投降。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这一次的战争可以说是惨败,汉朝没有占到一点便宜,还白白赔进去了不少物资。

经此一役,汉武帝又开始重视匈奴,但是现在他手里没有了霍去病和卫青,根本没有人能挑起大梁,唯一一个还说得过去的李广利,也在远征其他国家,暂时无法脱身。

因此汉武帝只能暂时忍气吞声。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等到李广利得胜归来之后,汉武帝又将征讨匈奴的任务交给了他。但是这一次还没等他出兵,匈奴就把投降信送来了。

汉武帝大喜,他以为匈奴被吓怕了,但其实这是匈奴的诈降之计。

当汉武帝亲派的使者苏武来到匈奴后,发现匈奴根本没有投降的意思。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当他想返回大汉时,匈奴又把他给扣住了。苏武直接被扣了十九年,放了十几年的羊。

匈奴的这种行为再次惹怒了汉武帝,他再次命令李广利出兵,但是这一次,他们与匈奴打了个平手,但是在撤退的路上,他们又被匈奴伏兵突袭,李广利大败而归。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李广利这边算是主力部队,而李陵率领的五千人算是侧面部队,他们这支不到一万人的小部队,却遇上了八万匈奴人,李陵兵败被俘,只能投降。

这两次战斗,都算是大败,虽然两支部队都杀了不少敌人,但是汉军也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这次作战之后,汉武帝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他又花了两年时间,组建了一支二十多万的大军,分成多路同时进攻匈奴。

这一次战斗中,李广利的主力部队跟匈奴打了个两败俱伤,而其他各路部队,压根就是去打酱油的,他们在大漠中迷了路,根本没找到匈奴部队。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西域战场上的多次战败,已经使得整个汉朝进入了颓势。百姓的生活质量一再降低,已经无力再支持汉武帝出兵打仗了。

汉武帝又忍了七年,七年之后,他又让李广利带了七万人出征,结果直接全军覆没,就连李广利也投降了。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其实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汉武帝屡次打败仗的原因,其实就是没有好的将领。

汉武帝选将的时候,最大的特点就是“任人唯亲”,他总是喜欢让自己的亲戚当将领。

就比如说这个李广利,虽然每次打仗都不出彩,汉武帝却总是让他担任主将。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而这背后的原因就是,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

还有一个叫韩说的,他是汉武帝宠臣韩嫣的弟弟,至于路博德和公孙敖这些人,他们都是当年跟着卫青和霍去病混了点战功的老将,自己根本不会带兵打仗。

汉武帝一生都在打匈奴,为何没了卫青霍去病之后,晚年连打败仗? - 天天要闻

卫子夫给汉武帝带来的两员猛将,让汉武帝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认知。他以为这些外戚都能那么厉害,殊不知卫青和霍去病只是两个意外。

汉武帝屡次打败仗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他没有选对将领。卫青和霍去病并不是唯二能打仗的人,但汉武帝只盯着他那几个亲戚看,导致他无法找到真正的好将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抗战影像记忆|正义的审判 - 天天要闻

抗战影像记忆|正义的审判

1956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首次开庭,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审判了36名日本侵华战犯。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由中国人担任审判官,独立地审判外国侵略者。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爱结拜。那结拜靠谱吗? - 天天要闻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爱结拜。那结拜靠谱吗?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比如亲属关系、结拜兄弟、同学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等等等等。在这些关系中最亲的就是血缘关系。这种关系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最亲密的。那么除了血缘关系,什么关系最亲近呢?在古代,结拜兄弟是仅次于血缘的一种关系
古代故事4则:沈班头,嫁土地夫人,常州女子,柳絮飞红 - 天天要闻

古代故事4则:沈班头,嫁土地夫人,常州女子,柳絮飞红

我讲故事时,有时候喜欢简单归类,今天要讲的故事,是完全不同的四种类型。沈班头广东揭阳是个大县,县里衙役较多,班头姓沈。沈某浓须大耳,为人质朴。他家里很穷,却从不肯敲诈勒索,挣自己的薪水就心满意足。妻子抱怨,沈某说:“用水火棍勒索钱,对我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