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2025年03月26日19:13:04 历史 1593

1980年,约翰·加尔通在黑板上写下“1991”,冷静地预言苏联将在十年后解体。

十年后,1991年的平安夜,苏联国旗真的从克里姆林宫降下,连叶利钦上台都被他料中,这个挪威和平学教授一夜成名。

2025年,他拧开一罐鲱鱼,淡淡地说:“美国像这鱼,表面完美,内里已腐。”美国会如他所言走向崩溃吗?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那堂课的黑板数字引发哄笑

1980年,奥斯陆大学的教室里挤满了学生。

约翰·加尔通站在讲台前,手里握着一支白色粉笔,在黑板上用力写下“1991”这四个数字。

这位挪威和平学教授刚在课上扔出一个重磅预言:苏联将在十年后解体。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当时可是美苏冷战最紧张的年头,苏联的实力在所有人眼里都像一座不可撼动的铁山——四万枚核弹头堆在军火库里,东德的苏联部队每天开着坦克和装甲车在田野上轰隆隆地演习。

美国中央情报局甚至还发布报告,宣称苏联的经济增速已经超过西方,隐隐有压倒美国的势头。

加尔通这番话砸下来,简直就像在说太阳明天会从西边升起,荒唐得让人想笑。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加尔通却没被笑声打乱节奏。他转头看向学生,说:“一个国家的军费占了GDP的25%,而美国才5.7%,你们觉得这是强大?我看这是隐患。”

他停顿了一下,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数字,一边写一边接着说:“苏联把钱都砸在军事上了,光农业机械研发的资金就是医疗系统的三倍。可你们知道吗?他们的拖拉机厂工程师得排队三小时才能买到一块面包。”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约翰·加尔通的洞察力有着深厚的根基,源于他童年时期在挪威经历的那段动荡岁月。

1940年,纳粹德国入侵挪威,当时他只有十岁,正值懵懂的年纪。

他父亲原本在奥斯陆经营一家诊所,那里曾是社区里的温暖角落,门口挂着象征和平的鸽子标志。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纳粹占领后,诊所被强行征用,改成了战地医院,接纳从前线送来的伤兵。

和平鸽标志被拆下,取而代之的是军靴踩踏留下的泥泞痕迹和刺耳的命令声。

加尔通每天经过诊所,看到的不再是熟悉的病人,而是满身绷带的士兵和忙碌的军医。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挪威在那几年失去了独立,全国上下被纳粹的铁腕统治笼罩,粮食配给制让人们排队领取微薄的口粮,街上时常能听到空袭警报的尖啸。

这样的经历在他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让他意识到,一个政权无论表面多么强大,如果内部的民生和秩序被掏空,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到了1980年,加尔通早已成为奥斯陆大学的和平学教授,他开始把童年学到的教训运用到对冷战局势的分析中。

加尔通曾在讲义中反复提及一个例子:苏联某农业区的拖拉机保有量在五年内翻倍,可当地农民却因为缺乏化肥和种子,收成连维持温饱都不够。

他用这些事实串联起一个结论,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不过是建立在沙土上的堡垒,外表坚不可摧,内部早已千疮百孔。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柏林墙前的咖啡厅预言

时间推进到1989年8月,柏林墙倒塌前的最后几个月,约翰·加尔通出现在赫尔辛基安全会议的会场。

这场会议汇聚了来自西欧各国的代表,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苏联的新式导弹上。

那几年,苏联接连推出了SS-24和SS-25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覆盖整个欧洲,北约的情报部门忙着评估这些武器的威胁。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与会者们争先恐后发言,讨论如何调整防御部署,甚至有人提出增加军费来应对苏联的压力。

加尔通却没跟着这股热潮走。他谢绝了正式发言的机会,而是趁着会议间隙,溜到旁边的咖啡厅,和《卫报》的一名记者聊了起来。

他手里端着杯咖啡,语气轻松地说了一句:“麻烦代我问候叶利钦先生,他很快要搬进克里姆林宫了。”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记者愣了一下,赶紧把这话记在笔记本上。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随口一说,但很快就传开了,甚至被苏联克格勃注意到了。

他们在加尔通的档案里添了一笔,把这段言论列为“潜在颠覆性言论”,还派人盯着他在北欧的活动。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几个月后的1989年11月,柏林墙轰然倒塌,东欧剧变拉开序幕。

到了1991年12月24日平安夜,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的旗杆上缓缓降下。

那天晚上,鲍里斯·叶利钦作为俄罗斯联邦的领导人,正式接管了克里姆林宫的权力中枢。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消息传开后,有人翻出了克格勃的档案,发现加尔通在赫尔辛基的那句“问候”不仅预言了苏联的终结,连权力更迭的主角都精准点中。

1991年初,他曾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提到,苏联内部的民族矛盾和经济困境会让莫斯科失去控制,而叶利钦当时已在俄罗斯共和国崭露头角,公开挑战戈尔巴乔夫的权威。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事实果然沿着他预测的轨迹发展:8月政变失败后,叶利钦站在坦克上发表演讲,彻底扭转了局势。

加尔通的预言成真后,他的名字迅速传遍学术界和国际媒体,连美国白宫都寄来一封邀请函,请他去华盛顿分享对冷战终局的看法。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和平研究所的冷战遗产

约翰·加尔通在苏联解体后收到白宫的邀请函,但他的脚步并没有迈向华盛顿,而是继续留在奥斯陆郊外的那座和平研究所。

这家机构成立于1959年,当时冷战正如火如荼,东西方阵营针锋相对。研究所虽不起眼,却在几十年间留下不少实实在在的成果。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早在1980年代,它就曾派人奔赴南亚,促成斯里兰卡政府与泰米尔猛虎组织达成一次临时停火协议。

那次谈判持续了数月,研究所的团队穿梭于科伦坡的政府大楼和北部丛林里的叛军据点之间,最终在1987年敲定了一份停火文件,让枪炮声停了几个月。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另一桩大事发生在1995年,厄瓜多尔和秘鲁因为亚马逊边境的森卡帕地区争端打得不可开交,研究所的调解小组带着地图和历史档案飞到南美,梳理了两国的领土主张,最终在当年促成了《伊塔马拉蒂和平宣言》的签署,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冲突。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到了2000年春天,70岁的加尔通依然活跃在研究所的工作中。

他翻到一份关于美国经济的报告时,手突然停了下来,随口对旁边的助手说:“该给美利坚算算账了。”

接下来的几天,他埋头整理数据,列出一串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底特律的汽车工人每小时工资达到25美元,而墨西哥同行的时薪不到1美元,差距高达47倍;五角大楼每年采购一次性咖啡杯的费用超过3000万美元,相当于洪都拉斯一年的军费开支;华尔街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在1999年膨胀到50万亿美元,超过当时全球GDP总和的十倍。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这些数据都是他从美国劳工部的公开统计、国防部的预算报告以及国际清算银行的年鉴里一条条核对出来。

加尔通把这些材料整理成一份厚厚的稿子,后来出版成《美帝国的崩溃》一书。

书里,他把美国比作“患了糖尿病的相扑手”,意思是外表肌肉发达,内部却隐患重重。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他在书中详细分析,美国的制造业逐渐空心化,底特律的汽车厂裁员潮从1990年代末愈演愈烈,而金融市场的泡沫却越吹越大,还放下美国将在2025年崩溃的狠话。

这本书2009年面世后,迅速卖出数万册,成了他晚年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鲱鱼罐头里的2025预言

2013年4月,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震惊全球,两名自制炸弹袭击者在终点线附近引爆装置,造成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事件发生后,美国媒体和政界忙着追查恐怖分子的背景,加尔通却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这起案件的根源是美国内部的社会裂痕。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他举例说,美国的街头巷尾挂满了星条旗,象征国家荣耀的旗帜随处可见,但与此同时,2012年的统计显示,全美无家可归者超过63万人,比国会山的议员人数多了几百倍。

他还翻出劳工部的数据,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后,底特律的失业率一度飙升到20%,而华尔街的奖金池却在2010年反弹到200亿美元。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这种尖锐的对比被他写进文章,发表在挪威的《晨报》上,结果引发不小争议。

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名单公布时,他的名字原本在候选人中,但因为这些言论被挪威国内的保守派批评为“过于偏激”,最终落选。

不过,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却在一次电视讲话中公开感谢他,说这本书让他看清了“帝国主义的虚弱本质”,还特意寄了一封手写信到奥斯陆。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一次记者登门拜访,问他对未来的看法。他从厨房的冰箱里拿出一罐挪威产的鲱鱼罐头,拧开盖子放到桌上,说:“美国就像这罐沙丁鱼,外表密封得挺好,里面早烂了。”

他没多解释,只是指了指墙上挂着的那张1989年的世界地图。

地图上用红笔圈出了15个冲突热点,包括巴尔干半岛、中东的叙利亚和伊拉克、非洲的苏丹等地。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这些标记是他当年根据民族矛盾、经济失衡和军事扩张的趋势画下的。

到2025年回头看,巴尔干战争在1990年代爆发,叙利亚内战从2011年打到现在,苏丹也在2003年陷入达尔富尔冲突,圈出的地方有超过一半已经应验。

记者离开时,他正在翻一本新写的笔记,里面记录了美国2024年的经济数据:债务总额突破35万亿美元,基尼系数攀升到0.48,贫富差距创下历史新高。

参考资料:

[1]王梦.试析加尔通和平思想的价值与局限[J].学术交流,2015(11):59-64

40年前,他预言苏联十年后灭亡,20年后他预言:美国在2025年崩溃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哪管“关税大刀”砍 绿营还在忙罢免 - 天天要闻

哪管“关税大刀”砍 绿营还在忙罢免

▲台当局金融安定基金进场护盘,但台股昨仍大跌千点。(台媒图) “特朗普动一张嘴,好公司都被干趴。”近日,美国对贸易伙伴祭出“关税大刀”引发全球股灾,台股更是接连3天暴跌。有岛内女工程师帮公....
单单从战斗力角度看,黄埔一期中谁最厉害? - 天天要闻

单单从战斗力角度看,黄埔一期中谁最厉害?

所以我们今天以战斗力的角度去评判,在所有黄埔一期生中很难绝对地去分析到底谁最厉害,因为不太好比较,而不同的军事将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战场环境下也展现了不同的军事才能。
39年前命案现场464根毛发等被妥善保存,最终锁定真凶! - 天天要闻

39年前命案现场464根毛发等被妥善保存,最终锁定真凶!

一起发生在1986年的命案,最终在2025年的春天迎来了正义的审判。1986年10月2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某单位值班室内,年轻女职工周某被人杀害,现场及附近没有监控,没有目击证人。由于值班室面积狭小,生活物品交织杂乱,现场勘查难度极大。最终,民警提取了带有微量血迹的物证和几条并不清晰的指纹纹线。为了尽可能多地采...
开国上将宋任穷回忆三次反顽打击石友三部 - 天天要闻

开国上将宋任穷回忆三次反顽打击石友三部

冀南反顽战役,将石友三部逐出冀南冀南反顽战役开始前,石部主力六十九军及孙良诚等部共1.7 万余人,摆在南宫之垂杨、董家庙和枣强之大营以及咸县之郭固、雪塔等地区,高树勋部主力在冀鲁边观城地区,一部延伸到临清、冠县间。
会当凌绝顶:民国老照片里的泰山 - 天天要闻

会当凌绝顶:民国老照片里的泰山

海德·莫里森(Hedda Morrison)在1933年至1946年间拍摄了大量华北地区的照片,提供了一个令人惊叹的中国北方生活记录。本组照片是在泰山所拍。沿着建筑和石阶爬上泰山在泰山的山顶上有通往南天门的石阶在泰山的山顶上有通往南天门的石
野史:权力与爱情的双重游戏,萧太后与韩德让的宫廷秘闻 - 天天要闻

野史:权力与爱情的双重游戏,萧太后与韩德让的宫廷秘闻

在历史的长河中,爱情与权力总是纠缠不清,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辽国那段充满戏剧性的爱情故事——萧太后与韩德让。这段故事不仅让人捧腹大笑,更是充满了权谋与情感的复杂交织,简直可以拍成一部年度热剧!一、青涩的初恋:未婚妻的梦幻话说年轻的萧燕燕,正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