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1954年的劳模照片

2024年05月16日06:25:24 历史 1884

文 | 戈壁涌泉

前些日子,老绢纺厂开始搬迁了。在整理档案时,我偶然发现了一批老照片,其中一张“国营嘉兴绢纺厂一九五四年劳动模范留影”,引起了我的注意。

光阴荏苒,半个多世纪过去,弹指一挥间。目睹老照片,不禁勾起对于老劳模、老领导的缅怀之情。

一张1954年的劳模照片 - 天天要闻

嘉兴绢纺厂始建于1921年,其前身为杭州纬成公司裕嘉分厂。抗战前,裕嘉分厂和纬成绢纺厂是民族资本私营企业,1937年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沦为敌产。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成为官僚资本企业。嘉兴解放以后,才成为国营企业。

嘉兴绢纺厂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涌现了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省级劳动模范。他们为国家和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也为嘉兴绢纺厂的历史描上了精彩一笔。据《嘉绢志》不完全统计和记载,先后有潘文化、冯惠珍、丁彩英、唐玲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刘阿宝、黄加芬、郁水根等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这张老照片大约摄于1955年上半年。我进厂稍晚,当时照片上的老同志,大部分已经调离或者离退休。凭记忆,前排左起第一人应为丁彩英同志,她很早就到厂里工作了,从1954年起,作为精纺捻丝挡车工,被评为浙江省轻工业厅劳动模范,以后一直被评为省级劳模,直至“三八红旗手”和全国劳动模范。晚年担任技术指导工作,1985年退休,在绢纺新村安度晚年。

记得当时还有一位冯惠珍,她也是精纺挡车工,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开展劳动竞赛,她与其他姐妹一道,带着学习青岛纺织女士“郝建秀工作法”,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五十年代中期,曾经随团出访前苏联和蒙古等国,以后一直勤勤恳恳工作。“文革”以后,担任厂工会副主任,1985年退休,现居住在绢纺新村。两位老阿姨均已八旬高龄了。

照片上还有几位绢纺厂的老领导,即党委书记李齐同志(前排左起第三人)。他是南下老革命,在绢纺厂工作了二十多年,1978年底调任市委统战部部长。李书记老小和气,离休以后,仍然关心绢纺厂的生产与发展,晚年常到厂里走走看看。

2006年6月中旬去世,终年93岁。时文厂长(前排右起第二人)也是一位饱经风霜的南下老干部,他是一位“技术型”的老绢纺,熟悉绢纺生产工艺、设备、基建,为绢纺厂的发展倾注了毕生精力。五十年代中后期,他曾经担任嘉兴市副市长,后来又重回绢纺厂。

1978年底,调任市纺织丝绸公司经理。前几年有一次生病住院,我曾到病榻前看望,他还念念不忘绢纺厂。时文于2005年6月下旬去世,终年88岁。

照片上还有一些老同志、老劳模、老领导,不知近况如何,衷心祝福他们健康长寿。


--END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