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下旨处死单雄信,徐世勣拼死求情无用,突然举刀砍下大腿肉

2024年05月12日23:15:08 历史 1737

公元621年,李世民击败王世充,下令斩杀单雄信,徐世勣拼死求情但仍不管用,突然,他圆睁双眼,挥刀砍下大腿上的一块肉,塞进单雄信的嘴里。

李世民下旨处死单雄信,徐世勣拼死求情无用,突然举刀砍下大腿肉 - 天天要闻

单雄信出身武将世家,自小练就一身好武艺,是当地无人敢惹的狠角色,但他从不仗着拳头欺人,因而很得民心。

徐世勣和单雄信是同乡,他出身豪门士绅,博学多识,眼光独到,他听说了单雄信这一号人物,便有心结交。

拜访单雄信后,发现单雄信是个有大志向的人,而且手下还有了一支二三千人的队伍,两人一合计单打独斗终究不能成大事,只有投靠大的势力集团才有出路。

当时是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有胆识的人纷纷起义,想推倒腐朽的隋朝,自己取而代之。

其中做的大的势力有三支,以瓦岗寨为强,两人一番商量,觉得投靠瓦岗寨有前途,于是单雄信清点了一下队伍就和徐世勣去投奔瓦岗寨了。

瓦岗寨的头领翟让是个宅心仁厚、豁达大度的人,见两人气度不凡,各有才华,就毫不犹豫地接纳了,还和两人义结金兰成为好兄弟。

山寨在三兄弟的打理下逐渐壮大。

不久李密也来加入瓦岗军,李密的来头可不小,他是隋朝皇宫的警卫官。

因看隋朝皇帝昏庸无道自己前途无望,就和朝中反对皇帝的势力一起造了反,结果兵败,成了朝廷的通缉犯。

李密有勇有谋,加入到瓦岗军后,他整合了附近小股起义军,还设计击杀隋朝大将张须陀,致使瓦岗军迅速壮大。

徐世勣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一个远见卓识领导的影子,而对比翟让,小富即安,没大理想,显然李密更适合做瓦岗军的老大。

徐世勣联合了几个将领一起劝说翟让让出大当家的位置,翟让是个豁达之人,见李密真有本事,也就同意了。就这样李密当上了瓦岗军老大,翟让屈居二把手。

但瓦岗寨毕竟是翟让创立的,一些老班底不服李密,而李密的属下见老大上位,就嚣张起来,对翟让和他手下的老人便出言不逊起来。

李密刚坐上头把交椅,急于树立个人威信,就把翟让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行为视作了僭越,久而久之,李密就对翟让起了杀心。

而翟让却全然不知自己已经死到临头。

李世民下旨处死单雄信,徐世勣拼死求情无用,突然举刀砍下大腿肉 - 天天要闻

一日李密请翟让喝酒,翟让带徐世勣和单雄信一同前往。

李密见徐世勣和单雄信在场不好动手就说:“你我兄弟喝酒,其他人在场影响雅兴。”翟让没加多想就让徐世勣和单雄信到隔壁去喝酒。

支走了徐世勣和单雄信,李密就露出了獠牙,一挥手,刚还倒酒招待的侍从立马抽出早已准备好的刀,手起刀落砍杀了翟让。

徐世勣和单雄信听到动静,急忙冲进来查看,见翟让被杀,知道中了圈套,徐世勣大喊一声:“跑!”话音未落,身上就已被砍了几刀。

单雄信则很冷静,他膝盖一软就跪在了李密面前道:“属下愿誓死追随!”

李密本来也不想杀他们,单雄信如此识时务,很合他的心意,单雄信为表忠心,还主动去劝说翟让老部下听命于李密。

徐世勣被砍了几刀,但并不致命,李密为了收买他,便亲手给他包扎,还日日来看望。徐世勣见木已成舟,从瓦岗军的大局着想,便也追随了李密、

可经此一事,瓦岗军军心就散了,将士们背地里都认为李密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不可信任。失去了凝聚力的瓦岗军,战斗力大大下降。

公元618年,王世充攻打李密,李密不敌,他赶紧请求单雄信支援,可单雄信却持观望态度,没有出兵,李密惨败。

瓦岗军就此瓦解,单雄信带着手下军兵投降了王世充,徐世勣则投奔了李唐。二人就此分道扬镳,从此各为其主。

王世充和李世民是竞争对手,双方都有望一统天下。王世充得到单雄信信心大增,为了笼络单雄信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单雄信为此对王世充死心塌地。

公元621年,李世民和王世充在洛阳开战,李世民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士兵士气大振咆哮着冲入敌军,见人就砍,逢马就剁,眼见王世充军就要大败。

谁知,单雄信不知从哪突然冒了出来,他手持金顶枣阳槊冷不防扎向李世民,幸亏李世民手下大将救驾及时,李世民才躲过一劫。李世民发誓要杀了单雄信。

李世民下旨处死单雄信,徐世勣拼死求情无用,突然举刀砍下大腿肉 - 天天要闻

单雄信虽然勇猛但并不能阻止王世充的失败,李世民手下名将太多了,不久王世充战败,王世充投降了李世民,李世民大度接纳,还宽容对待俘虏。

单雄信也想投降李世民,但李世民却拒不接纳,而且还要执意处死他。众将不解,李世民说:此人轻于去就,不忠不义,不可留啊!

原来单雄信轻易投降,几易其主,失去了李世民的信任,因而李世民执意杀单雄信,并不是要报战场上刺杀之仇。

徐世勣一看好友要被杀,立刻跪地求情,拼死也要保下单雄信。奈何李世民杀心已定,谁的面子都不给。

徐世勣号啕大哭,临行前,他割下了大腿上的一块肉喂给单雄信,以此明志,忠义难两全,但一定会好好照顾他的家人。

单雄信明白了徐世勣的意思,坦然赴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处世界遗产地移出濒危名录 - 天天要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处世界遗产地移出濒危名录

当地时间7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位于非洲的三处世界遗产地因面临的威胁大幅减少,已正式被移出《濒危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按照世界遗产大会的决议,共三处世界遗产地被移出濒危名单,分别是马达加斯加的阿钦安阿纳雨林、埃及的阿布米那遗址、利比亚的加达梅斯古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
1982年长沙政府修缮杨开慧故居,发现52年前的“致润之信” - 天天要闻

1982年长沙政府修缮杨开慧故居,发现52年前的“致润之信”

“1982年3月6日早上八点半,砖墙后面好像还有东西!”现场木匠小声招呼县文化馆的干部,这一句低沉的提醒,成为一段尘封往事重见天日的开场。故居修缮原本是例行工程,然而一封用蜡纸包得严严实实、字迹依旧清晰的长信,却把所有人拉回半个世纪前的烽火
94岁杨少华去世当天,上午参加剪彩眼神涣散,临终前还在拍淀粉肠广告惹争议 - 天天要闻

94岁杨少华去世当天,上午参加剪彩眼神涣散,临终前还在拍淀粉肠广告惹争议

据北京日报,记者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处得知,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于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时安详逝世,享年93岁。据悉,就在杨少华离世当天,杨议还安排杨少华外出参加活动,为某家新店开业剪彩。从晒出的视频来看,顶着炎炎烈日,杨少华坐着轮椅亮相现场,近年来杨少华的身体状况一直惹人担忧。此次参加活动,不...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没说过” - 天天要闻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没说过”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这句话,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这句话一定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然而,太史公却表示,别再以讹传讹了,我可没说过这句话。出处“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出自清代学者李晚芳的著作《读史管见》。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 天天要闻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时许,北京大兴天宫院。尹亚飞/新京报/视觉中国2025年7月,北京仿佛进入广东“回南天”,地铁通道的墙壁上甚至挂上水珠。东北地区也连日阴雨绵绵,仿佛进入江淮“梅雨”季。潮湿、闷热、黏腻的空气,让北方人感到陌生。“我们家现在讲粤语。”有人如是调侃。还有人说:“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乡的感觉。”另...
痛别!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闻

痛别!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时15分,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原院长、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岁。王祖耆1927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45至1948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52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电机系硕士学位后于美国西北大学任助教;1955年9月与钱学森同船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