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国遭受地震,我国捐献3亿赈灾款,不但不感激反而率兵攻占我国

2023年10月19日10:53:04 历史 1893

明朝对外互通有无开始,我国对别国的态度都是亲和友善的,别人有难,我国也都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但唯有一次遭遇了背刺。

作为我国的邻国,日本唐朝的时候派出了大量的遣唐使,目的是为了学习我国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但在看到了我国富饶的土地后,日本人动了歪念头。

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遭遇了一场7.9级的大地震,当时的北洋政府第一时间提供了援助,前后捐赠了高达3亿的款项,没想到的是,日本不但不感激,反而在十年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邻国遭受地震,我国捐献3亿赈灾款,不但不感激反而率兵攻占我国 - 天天要闻

一、关东大地震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这个已经完成资本化的国家,霎时间全国上下的经济陷入了停滞。

人们面临着生活的不确定性,希望破灭,以及深深的恐惧,然而,这场经济危机还未结束,一场更大的灾难突然降临。

1923年9月1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在关东地区爆发,这场地震达到了7.9级,震级之高,破坏力之大,让整个地区瞬间陷入了混乱。

邻国遭受地震,我国捐献3亿赈灾款,不但不感激反而率兵攻占我国 - 天天要闻

横滨东京,这两座大都市的居民区、商业区和工业区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高大的建筑物像孩子手中的积木一样纷纷倒塌,街道变得破碎不堪,电线杆和树木倒了一片。

一天之后,八级的余震再次袭来,仿佛是上帝的怒火,这次地震带来了更大的海啸,高达数米的海浪席卷了整个关东平原,摧毁了更多的房屋和生命,整个东京城区瞬间化为一片汪洋,人们四散逃窜,无家可归。

当时的日本流行在屋内烧炭做饭以及取暖,这些炉子在地震中被打翻,引发了火灾,瞬间,原本安静的街区变成了一片火海。

邻国遭受地震,我国捐献3亿赈灾款,不但不感激反而率兵攻占我国 - 天天要闻

据灾后统计,当时有4万人死于火灾,三十万栋房子被烧毁,无数的人失去了家园,无助的人们在废墟中寻找亲人和希望。

这场地震的破坏力如此之大,让人们不寒而栗,无数无辜的人们都在这次灾难中受到了创伤,然而,尽管面对如此大的困境,日本人依旧废墟中重建家园,意图恢复生活秩序。

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这显示出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顽强抵抗,是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在灾难之后,日本政府和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迅速行动起来,提供了援助和资源,帮助受灾者重建家园。

邻国遭受地震,我国捐献3亿赈灾款,不但不感激反而率兵攻占我国 - 天天要闻

尽管经济危机仍在继续,但人们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困难,许多公共和私人机构为灾民提供了临时的住所和教育,尽可能地恢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除此之外,我国也对日本进行了天价的援助,要知道在一年以前,日本还强占了我国的大连旅顺,我国的此番举动无异于以德报怨。

二、我国的反应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北洋政府展示出了人道主义的关怀,积极响应日本地震的消息,并迅速采取行动。

邻国遭受地震,我国捐献3亿赈灾款,不但不感激反而率兵攻占我国 - 天天要闻

当时的外交部长顾维钧先生深知,作为邻国,他们有责任提供援助,于是,他提出倡议,发动群众为日本地震灾民捐款,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听到这个消息后,著名政治家、学者梁启超先生也表示了深切的关切,他坚决支持顾维钧的提议,认为日本作为我国的邻邦,理应得到我们的帮助。他号召广大民众将救灾物资通过军舰和商船送往日本,以实际行动展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在两位先生的感召下,第一批30万石粮食迅速集结,并由船只运往日本灾区,这一善举激发了国内各界的爱心和热情,他们纷纷加入到为日本地震募捐的行动中。

邻国遭受地震,我国捐献3亿赈灾款,不但不感激反而率兵攻占我国 - 天天要闻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亲自发起义演,筹集到五万现大洋,为灾区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上海还举行了慈善拍卖会,各界藏家纷纷拿出珍贵的唐伯虎甚至刘墉的画作,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灾区的关心和援助之情。

此外,各省军阀督办,如吴佩孚卢永祥等人也纷纷捐款五千到两万现大洋不等,为赈济日本灾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些善举的影响下,数十支商船满载着救援物资驶向日本,为灾区带去了希望和温暖。

据估计,本次募捐活动总额达到了三亿之多,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博爱精神和人道关怀。这次援助日本地震灾区的行动,不仅拉近了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更为国际间的人道主义精神树立了典范。

邻国遭受地震,我国捐献3亿赈灾款,不但不感激反而率兵攻占我国 - 天天要闻

三、白眼狼行径

通过这次募捐活动,本以为可以让日本人民感受到来自中国的深情厚谊和坚定支持,这份无私的爱与援助,跨越了国界,即便在外人看来,也足以温暖两国人民的心。

在这个共同的挑战面前,中日两国人民理当携手同心,共同抵抗灾难,共渡难关,但是日本人似乎铁石心肠一般,面对我国的以德报怨,他们非但不感激,反而对我国实施了报复。

1931年,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六年之后的七七事变,更是日军准备全面侵华的开始。

邻国遭受地震,我国捐献3亿赈灾款,不但不感激反而率兵攻占我国 - 天天要闻

时至今日,尽管历史的沧桑已历经百年,但这段历史依然熠熠生辉,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这段记忆提醒我们,无论面临何种困难,人类团结一致的力量都能战胜一切,这份跨越国界的友谊和人道主义精神,将永载史册,成为我国大气、从容、自如外交理念的见证。

至于日本的“背刺”行径,犹如一条白眼狼,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将它传颂千古,让我们借鉴这份人道主义精神,将其应用到全球范围内的灾难救援和人道援助中。

毕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对于爱和互助的渴望永远不会改变,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为构建一个和谐、友爱的世界而努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诸侯割据VS集权称帝:项羽为何分封不称帝?改写历史或自掘坟墓 - 天天要闻

诸侯割据VS集权称帝:项羽为何分封不称帝?改写历史或自掘坟墓

《史记 秦始皇本纪》: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刚刚统一天下的那一年,丞相王绾等人建议说:各国诸候刚被消灭,燕、齐、荆地辽远,不在那里立王,就没有人来安定燕、齐、荆。请把皇帝的几...
苦涩的荒唐 - 天天要闻

苦涩的荒唐

文革后期的73年,小学四年级时一个班级搞了一场随堂批判会,校长都来参加了,因为校长听说这个民办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强的,让“哑巴”都开口说了话。
中国第一个蒙难的新闻记者 - 天天要闻

中国第一个蒙难的新闻记者

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1903年8月7日),紫禁城飘着细雨。军机大臣瞿鸿禨捧着一叠奏折疾步穿过宫门,却在养心殿前听见瓷器碎裂的脆响。殿内,慈禧太后正凝视着刑部呈报的"杖毙逆犯沈荩事毕"奏本,指尖深深掐进黄绫锦垫。 这个令帝国最高统治者震
送别!杨林德教授逝世 - 天天要闻

送别!杨林德教授逝世

据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我会第四届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杨林德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3日11时37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杨林德教授在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研究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并为推动我国岩石力学学科发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