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二十四上将军之结局

2023年09月03日13:14:05 历史 1434

清末民初,风起云涌。袁世凯小站练兵,因缘际会,创建北洋军,成为北洋系领袖。麾下战将如云,出类拔萃者24人,号为北洋二十四上将军,览其功业,不辱其名。自古将军百战死,而以下北洋诸将,于乱世之中驱驰戎马,冲锋陷阵,除李纯自杀,齐燮元叛国伏诛,孙传芳张宗昌遇刺身亡,冯玉祥黑海遇难外,其余皆善终牖下,乱世余生,可谓历史异数!

1.建威上将军段祺瑞

北洋二十四上将军之结局 - 天天要闻

段祺瑞

段祺瑞是安徽合肥人,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一期,与王士珍冯国璋齐名于世,并称北洋三杰,号北洋之虎。一生三造共和,收复外蒙,欲以武力统一中国,至直皖战争失败,壮志难酬。为北洋政府举足轻重之风云人物,曾任保定军校总办、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功在民国。下野隐居时,严词拒绝日本之胁迫,民族气节可称。1936年,段祺瑞逝世于上海,享年72岁。

2.宣武上将军冯国璋

冯国璋是河北河间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前后镇压武昌起义、“二次革命”,出任江苏督军,坐镇东南。联合五将军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历任北洋政府副总统、代总统。1919年,冯国璋在北京去世,时年60岁。

3.德威上将军王士珍

王士珍是河北正定人,天津武备学校毕业。历任陆军部长、总参谋长、政府总理,位列北洋三杰之首,号北洋之龙。晚年淡泊名利,退出政坛,隐居北京。1930年卒于北京,时年70岁。

4.张勋定武上将军张勋

张勋是江西奉新人,起家参将,参加小站练兵,任管带。累迁总兵、提督、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民国成立,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所部表示效忠清室,禁其部下剪发辫,时人称为“辫帅”。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拥戴溥仪复辟,自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被段祺瑞讨逆击败,避难天津租界,后获特赦,蛰居津门。1923年于天津去世,终年69岁。

5.彰武上将军段芝贵

北洋二十四上将军之结局 - 天天要闻

段芝贵

段芝贵是安徽合肥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历任陆军总长、湖广总督、湖北都督、奉天将军兼署巡按使,联合十四省将军拥护帝制。讨伐张勋,任京畿卫戍司令,在直皖战争中任皖军前敌总司令。1925年于天津病逝,终年57岁。

6.耀威上将军陆荣廷

陆荣廷是广西南宁武鸣人,出身游勇,受招抚,历任管带、统领、总兵、广西提督、广西都督,镇压革命党,依附袁世凯。后密谋讨袁,历任两广护国军务院抚军、广东都督,两广巡阅使、广州军政府粤湘桂联军元帅。后被孙中山击败,失势下野。1929年去世于上海,时年70岁。

7.虎咸上将曹锟

曹锟是天津塘沽人,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历任第三师师长、直隶督军兼省长,因坐镇保定,号称“保定王”。后成为直系军阀首领,组织八省反段联盟,逼使段祺瑞下野。在第一次直奉战争击败奉系军阀张作霖。为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笫二次直奉战争后,为冯玉祥囚禁,下野经商,拒绝日本出山组织伪政府之请求。1938年于天津逝世,享年76岁。

8.孚威上将军吴佩孚

吴佩孚是山东蓬莱人,弃笔从戎,前后毕业于开平武备学堂、保定陆军速成军校。深谙韬略,长于治军。历任第三师师长,与曹锟结成军事集团,为直系军阀首领,追随曹锟,左右大局,于乱世混战中“左驰右突,靡不如志”,被誉为“常胜将军”。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下野后拒绝日本之请求出山,1940年在日本医院暴卒,时年66岁。

9.恪威上将军孙传芳

北洋二十四上将军之结局 - 天天要闻

孙传芳

孙传芳是山东泰安人,前后毕业于保定军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历任团长、旅长,官至五省联军总司令,拥兵数十万,称雄东南,号“东南王”,与吴佩孚、张作霖并称“北洋三大军阀”。1927年出兵阻止北伐,主力消耗殆尽而一蹶不振,隐居天津,拒绝与日本合作。1935年,被施剑翘刺杀而死,时年51岁。

10.义威上将军张宗昌

张宗昌是山东莱州人,只身从戎,官至总统府侍从武官长、宣抚军第一军军长、山东军务督办、省长、直鲁联军总司令。后来兵败势穷,一度亡命日本,后潜居天津租界。1928年,被郑继成枪杀于济南车站,终年52岁。

11.镇安上将军张锡銮

张锡銮是浙江杭州人,出身监生,累迁山西巡抚、直隶总督,调任东三省西边宣抚使、奉天都督、吉林都督,以镇安上将军节制东三省军务。后历任湖北将军、参政院参政。1922年去世,享年80岁。

12.振武上将军龙济光

龙济光是云南蒙白人,起家团练,历任广西提督、广东安抚使、都督兼署民政长、两广巡阅使。一度主持广东军政大局。后被李烈钧讨伐,驱逐出广东,1925年于北京去世,终年58岁。

13.熙威上将军刘冠雄

北洋二十四上将军之结局 - 天天要闻

刘冠雄

刘冠雄是福建闽侯人,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历任海军总长、福建都督、福建镇抚使、闽粤海疆防御使。后辞职定居天津,1927年去世,时年67岁。

14.英咸上将军李纯

李纯是天津人,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历任第六镇统制、第六师师长。奉袁世凯之命,任九江镇守使,镇压“二月革命”,击败江西督军李烈钧,历任江西督军、江苏督军,为长江三督之首,兼任长江巡阅使,一时成为举足轻重之人物。改任苏皖赣巡阅使,1920年猝死于江苏督军公暑(一说自杀),时年46岁。

15.壮威上将军王占元

王占元是河北馆陶人,出身淮军,选入北洋新军,平步登云,累迁第二师师长、湖北督军,以残暴、贪鄙闻名。袁世凯去世后,王占元加入直系军阀,兵败下野,寓居天津,于1934年去世,时年74岁

16.昭武上将军姜桂题

姜桂题安徽亳州人,出身捻军,后投靠清廷,参加甲午战争,历任武卫左军统领,参与镇压义和团。历任热河都统,后称病辞职,1922年去世,享年80岁。

17.益威上将军田中玉

北洋二十四上将军之结局 - 天天要闻

田中玉是河北秦皇岛人,山海关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历任陆军部次长、察哈尔督统、山东督军兼省长,因“临城劫车案”引咎辞辞,1935年在大连去世,终年67岁。

18.靖武上将军王怀庆

王怀庆是河北宁晋里人,出身行伍,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官至京畿卫戍总司令、热河都督、热察绥三特区巡阅使,为徐世昌在军界第一心腹。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寓居天津,1953年在天津去世,享年88岁。

19.匡武上将军王承斌

王承斌是辽宁兴城人,保定速成武备学堂毕业,历任直隶省长、直隶军管督理、豫巡阅副使。奉军入关后,被迫下野,于1936年去世,终年63岁。

20.宁武上将军齐燮元

齐燮元是天津宁河人,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李纯自杀,齐燮元饱任江苏督军、苏皖赣巡阅使,于江浙战争击败浙江督军卢永祥,第二次直奉战争,兵败流亡日本。后投靠吴佩孚,下野后隐居北平、天津,后叛国投敌,官至内政总署督办、华北治安军总司令。日本无条件投降,齐燮元于1946年在南京被执行枪决,终年62岁。

21.炳武上将军萧耀南

北洋二十四上将军之结局 - 天天要闻

萧耀南

萧耀南是湖北黄冈人,北洋武备堂毕业。官至湖北督军,参与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迁两湖巡阅使,1926年逝世,终年52岁。

22.曜威上将军李鼎新

李鼎新足福建福州人,福建船政学堂毕业。历任管带、海军部军法司司长。民国成立。累迁海军总司令、海军总长,民国政府海军部高级顾问。为民国海军元老。在海军中颇有威望。1930年在上海去世,终年69岁

23.同武上将军阎锡山

阎锡山是山西定襄人,先后毕业于山西武备学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历任山西都督、山西省长、北方军总司令、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与冯玉祥、李宗仁讨伐蒋介石失败,逃亡大连。后出任山西绥靖公署主任。官至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1960年在台湾台北去世,终年77岁。

24.扬武上将军冯玉洋

冯玉祥是安徽巢湖人,出身行伍,辛亥革命发动滦州起义,后率师入陕,接任陕西督军,麾下号称西北军,曾经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五原誓师,响应北伐;中原大战,讨伐蒋氏。一生行止,褒贬不一,官至军事秀员会副委员长,1948年在黑海遇难,终年67岁。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极目新闻记者 李迎 曹雪娇7月7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8日,该展览面向公众对外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赵一曼牺牲前给儿子的遗书(图源:记者拍摄)据了解,本次展览面积1.22万平方米,将展出照...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天天要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 天天要闻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立狮脑山巅,望太行云烟。那座座峰峦如同无言的丰碑,铭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峥嵘岁月、不朽功勋。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正在山西阳泉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为粉碎...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 天天要闻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阳泉狮脑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 不远处,...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 天天要闻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焚烧秸秆,常被误认为是千年传统,实则是现代农业的“时代病”。古人用秸秆,少有“一烧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万种智慧。 从《齐民要术》到《陈旉农书》,从堆肥还田到修筑屋舍,秸秆在古人的手中,是滋养农田的肥料,是遮风挡雨的材料,是饲养牲畜的食粮。焚烧秸秆,绝非古人首要的选择,而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人们...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 天天要闻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血与火的14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数国人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奉献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当时全省人口3000万,征募的兵...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高志凯和他那句“在恒河画一条线”的说法都火了。有网友还提议,这条线未来就应该叫“高志凯线”。印度人听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条线的由来高志凯是一位智库学者,他所说的画一条线,实际上是针对臭名昭著的麦克马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 天天要闻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公元 105 年,东汉宫廷宦官蔡伦将一批质地轻薄的 “新纸” 呈给汉和帝。谁也未曾料到,这看似寻常的发明,会成为撬动中华文明进程的杠杆。在此之前,竹简笨重如石,绢帛贵比黄金,知识的传播被牢牢锁在少数人的书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