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2023年08月09日13:42:02 历史 1661


关胜力压林冲排在梁山五虎将之首,这并不奇怪。因为水浒和三国是同时期的作品,水浒中的五虎将和三国中的五虎上将有对应关系。其中关胜对应的就是武圣关羽,林冲对应的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排在关胜之后是理所应当的结果。

并且林冲虽然对梁山基团的形成做出过特殊贡献(火并王伦),可他是晁盖的心腹,不是宋江的心腹。从宋江开始执掌梁山后,林冲就已经被宋江边缘化了。五虎将之首,不可能让给他这个边缘人。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 天天要闻


林冲在梁山一直都是很特殊的存在。火并王伦前,他在梁山排在第四位,排在王伦、宋万杜迁之后,朱富之前。按理来说,凭他的武艺排第一都可以。但林冲是孤家寡人上山,他在梁山没有什么根基。

火拼王伦后,林冲在梁山还是排第四,排在晁盖、吴用公孙胜之后。

此时,梁山基团的干部组成很简单,只有十一人。包括劫生辰纲的七人组、王伦时期的三个旧部,再就是林冲。

其中劫生辰纲七人组是“征服者”,而王伦的三个旧部是“被征服者”。但是,林冲的身份很特殊,他是带路党,正是因为他一刀捅死了原老大王伦,所以晁盖才能当老大。因此也可以说,林冲是“梁奸”,不算是“被征服者”。

晁盖当老大后,宋万和杜迁被边缘化,林冲凭借杀王伦的功劳,没有像宋、杜二人一样被边缘化,他反倒是继续排在高位,继续在梁山处于一个很特殊的位置。

所以此时的梁山排行分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晁盖、吴用、公孙胜;

第二等级——林冲;

第三等级——刘唐、三阮;

第四等级——王伦旧部杜迁、宋万朱贵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 天天要闻


宋江上山之后,梁山的格局变了。因为宋江不是一个人上山的,他是带着白龙庙聚义的二十多个头领上山的。所以这时候梁山上出现了一个矛盾的情况:宋江实力远远超过晁盖,但是晁盖是老大,宋江是老二。

由于宋江的加入,原先那十一个人就不再有什么分别了,都变成了“旧头领”。林冲也跟着融入了这个小群体。

后来,吴用投靠宋江、公孙胜离开山寨,晁盖的势力被进一步削弱,他手下的心腹只有阮氏三兄弟、刘唐和林冲五人。而林冲由于武艺高强,成为了梁山旧头领中,仅次于晁盖的二号人物。

但是,他这个二号人物很尴尬。因为宋江上山之后,并没有停止招兵买马的步伐。他通过打祝家庄高唐州大名府曾头市青州府等战役,招募了像关胜、呼延灼这样的有大兵团作战经验的将领。

这些人加入梁山后,把整个梁山作战的水平瞬间拔高了几个层次。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 天天要闻


比如说梁山后期的作战,一般都是宋江、卢俊义分兵作战,各自带一队人马。但如果对手很难搞,需要再分兵时,就是关胜、呼延灼再领两路偏师。

宋江和卢俊义能领兵,是因为他们的地位非常高。而关胜和呼延灼能领兵,是因为他们都是指挥过正经的大兵团作战的大将,并且两人都曾带领官军击败过梁山。

梁山后期的战斗,已经不再是之前的江湖好汉级别的杀了(充其量算大规模黑社会式的土匪战斗),而是转向了正规军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林冲就很尴尬了。

因为他只是个禁军教头,对比梁山上的诸多官军武将,林冲只有练兵的经验,没有带兵的经验。他作为非实权的禁军低阶军官,甚至连秦明董平等曾经是实权武官的将领都不如。

于是乎,林冲就沦为了与人单挑的尖兵式的角色。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 天天要闻


不过晁盖死后,林冲毕竟还是梁山晁盖系的一号人物(旧头领的一号人物),宋江要搞政治平衡,不能太打压林冲,还得给林冲一个合理的位置,即便林冲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和能力。

于是,林冲的位置也就被定在了老六。前面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关胜。

宋江排林冲前面这没话说,谁让人家是梁山的老大呢?

吴用、公孙胜排林冲之前也没问题,这两位本来就排在林冲前面。

卢俊义作为很晚才上山的人,凭借他不在林冲之下的高强武艺,以及活捉史文恭(活捉这点很了不起)的功劳。排在林冲之前,想必林冲也没什么意见。

至于关胜,他其实也没有争议。关胜能排到林冲前面,在于他有三个优势。

第一、就如本文开头所说的。关胜在水浒的定位是关羽,林冲在水浒的定位是张飞。就凭这一点,关胜都要排在林冲前面。

第二、关胜带上山的兵力特别多,大概有一万五千人。这是无可替代的特殊贡献。林冲则是孤家寡人,手里基本上没有兵。

第三、关胜本人武力很强,官职不低,综合素质要高于林冲。

或许林冲单挑的水平高关胜一丢丢,但是论综合素质,林冲不如关胜。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 天天要闻


总的来说,梁山好汉最能打的,要数威名赫赫的五虎将: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关胜用青龙偃月刀,林冲用蛇矛,一个是关羽的子孙,一个按照张飞豹头环眼的模样塑造。论武艺,两人只在伯仲之间,但关胜是军官出身,不仅懂兵法、而且还会指挥打仗,他这种人是无日不战的梁山最需要的人才。

而林冲只是个纯粹的斗将,若不是因为他武艺精熟、并且上山又早,估计搞不好还要排到呼延灼的后面。

别觉得好笑,鲁智深武松的武艺如何?人品和威望也都是上上之选,但两人在投了梁山之后,却都是步下将,排名比武艺略有不如的秦明、呼延灼、花荣都要低。

另外,在梁山上有两类人不受待见。一类是王伦时代的老人,一类是晁盖的小弟。王伦的老部下,云里金刚宋万排名第82,摸着天杜迁第83,朱贵第91,在地煞里面都数不上号。这三位老伙计本事低微,排得靠后也情有可原。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 天天要闻


但是晁盖劫生辰纲的几个兄弟,赤发鬼刘唐排到第21位,三阮在水寨也没当上大哥,而是被宋江的心腹,李俊张横张顺等,大闹江州时期入伙的新人给压制,分别排到了可怜的27、29、31位。

相比之下,林冲的第六位排名,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结果了。

关胜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并非因为武艺超过林冲,而是在于宋江对林冲的有意打压。

比较一下两人的战绩,可见端睨。

林冲的战绩: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 天天要闻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 天天要闻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 天天要闻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 天天要闻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 天天要闻

林冲的有效战斗为22次,其中胜17场,平手5次,无败绩。斩杀11人,生擒对手1人。应对敌人两将夹攻1次,参加夹攻3次,通过围殴杀死敌方一流猛将1人。再看一下关胜的战绩: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 天天要闻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 天天要闻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 天天要闻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 天天要闻

关胜的有效战例为16次,其中胜6次,有9次算平局,下风1次。斩杀对手3人,生擒对手1人。曾经以一敌二(林冲、秦明),明显下风。

通过战绩对比,关胜的战斗效率很一般,根本比不上林冲。那么,为什么关胜能排在五虎将之首呢?这都是宋江的安排。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天罡地煞石碑,其实就是宋江搞的。众英雄聚齐梁山,宋江是个投降派,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投降做安排。

1.五虎将之首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选谁为首将,则代表梁山的政治立场。林冲与朝廷重臣高俅有深仇大恨,如果让林冲做首将,则意味着梁山将难以与朝廷妥协。

2.关胜攻打梁山时,率领着精锐军兵一万五千人,除去战损和逃跑,跟随关胜投降的至少数千人,这是梁山上最大的一股力量,关胜的数千精锐,再加上呼延灼归附时带来的部分,与朝廷妥协的力量就碾压了坚定反抗的力量。

3.梁山只是一支草寇部队,虽然梁山好汉个人武艺都很高强,但缺乏行军作战的帅才,如果与朝廷大军正面冲突,关胜、呼延灼是正规将领出身,具备率兵独当一面的能力。

4.林冲以前的官职太低。五虎将中关胜、呼延灼、董平、秦明以前都是领兵主官,林冲只是个教头,相差太远。

5.林冲是晁盖的旧部,宋江是在抑制晁盖派的旧势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