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清朝的琐屑事52旭亭家书

2023年07月12日21:02:03 历史 1322

启示录:清朝的琐屑事52旭亭家书 - 天天要闻

韩崶

他曾经对别人说过这样的话,“天下的事情虽然很多,表面上变化莫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什么人物,只要骄傲自满、恣情放纵就一定会败落。”

他一生都坚持克制欲望,谦虚待人的生活原则。即使面对最底层的奴仆粗妇,也必定温言软语,丝毫没有盛气凌人的架子。

启示录:清朝的琐屑事52旭亭家书 - 天天要闻

他的儿子深受皇帝宠爱,屡次担任封疆大吏,但先生的朴素作风却从不曾因此而改变。当韩尚书还是外任督抚的时候,先生就曾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咱家今年秋天粮食收获的很多,地里种植的高粱小米也足够酿酒所需,为父的笔墨稿费很丰厚,哪怕不种庄稼亦能小康。钱多的花不完,每年都有积攒。你在外做官得到的养廉银很丰厚了,妻子儿女每年除一应花销外,必有剩余。千万记住不要贪污受贿,聚敛钱财。一旦获罪,反使我这个七十老翁受了你的连累。”

启示录:清朝的琐屑事52旭亭家书 - 天天要闻

家风如此淳朴,所以韩尚书谨遵先生的教诲,始终以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得到皇帝的信赖和倚重。韩尚书屡屡受封高位,都是聆听父训,秉持家风使然啊!

杏林主人评:家有世交某伯父,曾任正处级干部,然意犹未满,常有牢骚之语。伯父的儿子三十几岁就做了某县的一把手,年轻有为被选送北京某校学习进修。正当大用之时,不料饮酒夜归殴打他人而被一撸到底。

这与文中韩旭亭父子正好形成事物的正反面。“天下事多矣,未有骄盈而不败者。”可不警乎!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逝世,享年89岁 - 天天要闻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逝世,享年89岁

澎湃新闻获悉,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孙英,男,汉族,1936年11月出生,天津市宝坻人,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6月参加工作,山西师范学院(现山西大学)历史系毕业,大学学历,研究员。曾任共青团山西省委副书记,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甘肃省委副...
“希腊人”大展登陆世博馆,以“人”窥见全景式古希腊史 - 天天要闻

“希腊人”大展登陆世博馆,以“人”窥见全景式古希腊史

新使用磨制方式制作石器的欧洲最早农耕者,用大理石雕琢人像的远古艺术家,第一届古代奥运会的运动员,希腊化时代重塑古希腊地缘格局的雄主帝王……这些,都是塑造欧洲文化基因的关键群体——希腊人。跨越六个时代的16组希腊人,汇聚成7月9日起于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大展。观...
刘新民,被查 - 天天要闻

刘新民,被查

据重庆市纪委监委7月8日消息:垫江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刘新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刘新民(资料图)公开信息显示,刘新民,女,汉族,重庆市奉节县人,1973年6月生,重庆市委党校研究生,1994年10月参加工作,199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早年长期在重庆市奉节县工作,曾任:...
太疯狂!41岁女子6年挪用1700万!一年做4次医美、去澳门豪赌…… - 天天要闻

太疯狂!41岁女子6年挪用1700万!一年做4次医美、去澳门豪赌……

“一人打车 两人5折”,即日起至8月底,滴滴出行推出“打一单得两张5折券”活动,每日领取任务后,当天完成1单特惠/快车/惊喜特价订单,可以获得:2张5折券1张5折券限自己用1张5折券限送好友每张券最高抵扣15元此外,广州地区还有最高价值100元券包可领取,具体规则领取扫码领取下方券包了解▼近日“女子6年挪用公司1700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红色堡垒”到“幸福山乡”——晋察冀根据地首府阜平振兴观察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红色堡垒”到“幸福山乡”——晋察冀根据地首府阜平振兴观察

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阜平县,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晋察冀边区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阜平传承发扬太行精神,汲取前行动力,为振兴注入动能。如今,土坯房升级为生态民宿群,荒山变身现代化果园,红...
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今起面向公众开放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今起面向公众开放

今天(8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珍贵展品首次展出增设多种形式展陈区域主题展览全景式展现了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的光辉历程。有哪些展品首次展出?馆内新增了哪些展览区域?来跟随记者一起探访。总台...
古代的宫女出宫后,为何大多都不能生育? - 天天要闻

古代的宫女出宫后,为何大多都不能生育?

你知道吗?古代宫女进宫时,大多是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可等她们走出宫门,十个里有九个都生不了孩子。这宫墙里到底藏着什么,毁了她们当妈的可能?先说说宫女想出宫,有多难。明朝以前,全看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