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斯直 黄蓉
王兰凤,宁武县西麻峪寨村一位普通农民,今年51岁。2002年,因她家门口的公路进行大修,工程建设管理部就设在道班。因临时工作需要,她做了工程建设部一名炊事员。一年后工程结束,道班招收一批公路养护临时工,她报名参加。由于公路养路工原则上不要女同志,不过,鉴于她一年来做炊事员的工作表现,领导也就勉强答应。从此她和男同志一样,踏上了艰辛的公路养护工作。2008年7月,西麻寨道班和阳方口道班合并,老同志退休,她开始出任阳方口道班班长,带领同志们不畏艰辛,忘我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所在道班,曾连续五年被忻州公路分局和宁武公路段评为“先进道班”;她本人被忻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劳动模范,被省总工会评为“2020年山西省新时代最美劳动者提名”等光荣称号,实现了由一位普通农民向省市劳动模范逆袭的成功之路。
肯下功夫,肯动脑筋,是王兰凤成功的基础。山西省道,马五线宁武至阳方口13公里二级公路,这里路况复杂,流沙不断,山体风化严重,地质灾害频发,沿途大多又是过村路段,街巷水、居民垃圾水交织,给养护带来极大困难。面对困难,王兰凤逐公里制定养护办法,每百米、每百米,进行路况调查;协同村委会为村民设置集中垃圾倾倒点;走村串户,大力宣讲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每逢雨雪天气,手下道班兄弟工作艰苦,她倾心为大家做饭洗衣。通过一系列措施,道班各项工作不断提高,路况环境,通行能力,不断提升,班容班貌,全面改善,凝和力,亲切感,与日俱增,为所有道班工作奠定了基础。
不畏困难,舍身忘我,是王兰凤成功的关键。2008年7月,她刚当道班班长不久,一场大雨连续五、六小时降临,一处过村涵洞淤塞。涵洞内空间狭小,人粪尿、垃圾、树枝混杂,臭味扑鼻。她第一个钻进去,跪在黑泥中清挖,满脸满身都是泥水和垃圾。在她带领下,经过一整天突击,涵洞终于打通。2015年7月9日凌晨5点,暴雨突降,她家院中、房内,都已进水。丈夫石振林正和她忙着排水。突然接到巡路员打来电话,在距班道33公里处,路基严重坍塌,损毁严重。她和丈夫二话没说,直奔现场,设置警示标志,跳进齐腰深的水,全力抢堵,根本不顾脚上、手上已流出鲜血。就这样,顶住不断下泄雨水,苦战五个小时,终于排除险情。雨停水退,当她回到家时,米油面全部浸水,洗衣机也被淹坏。但她只能,无奈摇头。
敢打敢拼,顽强作战,是王兰凤成功的根本。阳方口气候恶劣,冬天气温可降到零下30度。2007年腊月初八,突降暴雪,道路积雪结冰严重,交通面临瘫痪,正全线告急,好多车辆,已被阻路上。王兰凤及时带领全班人马上路,调集装载机等设备,清雪打冰,撒融雪剂,防滑料,连续三天,从早上干到晚上12点左右,才能回家,中午自带干粮。她和大家手脚冻了,但从不叫苦叫累,因为她们终于看到,经过三天艰苦工作,一辆辆受阻车辆,终于在她们眼前顺利驶过。2020年正月初三,阳方口道班疫情防控告急。她带领职工配合交警等部门上路,负责两个点的检查。八小时值班完毕,她还要回到道班给轮流值班的职工做饭,连续四十多天奋战,终于使道班挺过了最困难的工作时刻。
及人所及,倾心付出,是王兰凤成功的动力。面对社会,她牺牲自我。2016年8月一天,她和同志们正在一路段边沟清理,突然一声巨响,一辆小车冲断护栏,掉到十几米桥下,半个车身,扎进水里。王兰凤迅速接近车身,发现一受伤女孩满脸是血,呼吸微弱。她把女孩抱出;她还发现司机头碰车架,昏迷不醒,正抱司机之际,突然司机一股鲜血喷到她脸上身上。把司机抬到路边,急打120,最后伤员成功得救。面对家庭,父亲、公公、婆婆多病,它端屎倒尿,尽心侍候;她节衣缩食,培养三个孩子读书求学,大女儿石娟,安徽财经大学毕业,现在安徽金辉房地产公司工作;二女儿石丽,郑州大学研究生毕业,郑州儿童医院工作;三儿子石奕,今年在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毕业,三个孩子,均学有所成。
20年风雨历程,铸就了王兰凤一段辉煌的生命历程。她不改初心,服务公路养护,唱起了一曲新时代的赞歌。我们为她点赞,祝福她思想品格,拼搏精神,先进事迹,能够在新时代里,继续发扬光大,永放光华!
作者:张斯直 黄 蓉
编辑:李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