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的求助信,信中提了两个请求

2022年10月19日18:36:32 历史 1812

身为林彪的女儿,林晓霖在党的关爱下,生活各方面都很有保障。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身体情况还是每况愈下,做事越来越力不从心。

那段时间,她没事就念叨“邓华、梁兴初、董存瑞、马仁兴……”等人的名字,而她心里牵挂的那件事不仅与父亲林彪有关,也和这些抗战英雄有关。

19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的求助信,信中提了两个请求 - 天天要闻

思索良久,林晓霖给陈云写了一封求助信。

信的开头这样写道:“陈伯伯,我有两件事麻烦您,希望您可以帮忙……”

而彼时的陈云早已退休,赋闲在家,看着这封特别的求助信,陈云陷入了沉思。

林晓霖所求的两件事到底是什么?陈云会答应帮忙吗?

林晓霖对父亲林彪态度的转变

1950年,林晓霖回国,见到了阔别已久的父亲林彪。

父亲林彪早些年就另娶他人,如今母亲也在苏联觅得佳偶。

时隔多年,物是人非,在林晓霖童年记忆里那个温馨和睦的家,早已支离破碎。

正值青春,年少轻狂,林晓霖对父亲不是没有怨怼。

19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的求助信,信中提了两个请求 - 天天要闻

父亲林彪年少有为,很早就跟着毛泽东和朱德搞革命,打了不少胜仗。

1937年,林彪已经是红军军政大学的校长兼政治委员。这一年,也是父亲林彪遇到母亲张梅并定情的一年。

那天,林彪去中央党校参观,走进一间教室时,一张青春洋溢的脸瞬间吸引了他。

作为陕西米脂人,张梅长得极为漂亮,她16岁参加革命,在部队被大家称为“陕北一枝花”。

郎有情,不知佳人是否有意,林彪请当时中央党校的校长董必武做媒。

结果,张梅对年轻帅气、又能打仗的林彪也十分满意。

就这样,“陕北一枝花”最终被林彪摘走了。

两人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后,林彪又前往山西抗日前线,和聂荣臻一起指挥平型关战役。

19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的求助信,信中提了两个请求 - 天天要闻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战役正式打响,在二人的指挥下,八路军发挥了山地战和近战的优势,成功打败日军,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平型关大捷给所有战士增添了前所未有的信心,抗日热情空前高涨,林彪更是越战越勇,扬言要一鼓作气打败鬼子。

令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林彪却被阎锡山部队的战士打了一枪。

伤势严重,林彪不得不从前线撤回延安,随后又被转到苏联。

得到消息的张梅心急如焚,得到上级的允许后,也前往苏联。

而此时的张梅已怀有身孕,长途坐车导致孩子早产,只存活了2个月就不幸夭折。

好在到达苏联后,看到身体逐渐康复的林彪,张梅的失子之痛才得到缓解。

在苏联,两人又生下一个孩子,就是长女林晓霖。

林晓霖的出生,为林彪和张梅增添了许多快乐,只不过这快乐却极其短暂。

19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的求助信,信中提了两个请求 - 天天要闻

1941年,林彪接到命令回国。

长期的分离,让两人感情逐渐淡漠。

没过多久,林彪就娶了叶群。张梅则独自一人在苏联带着女儿林晓霖,等林晓霖长大一点后也另行择偶。

虽然林晓霖回国后,林彪对其十分疼爱,但面对父亲母亲各自再婚成立新家庭这个无法挽回的事实,林晓霖一直非常忧郁。

而此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陈云奉命前往东北处理相关工作,和林彪相处过一段时间。林晓霖也经常见到陈云,亲切地喊其陈伯伯。

1961年,林晓霖考上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对父亲林彪、陈伯伯陈云以及革命历程有了更多了解,也坚定了跟党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决心。

然而,父亲林彪却犯了错,本就对父亲有些怨言的林晓霖,毅然决然和父亲断了关系。

时间很快来到1994年,林晓霖也已经53岁了。

19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的求助信,信中提了两个请求 - 天天要闻

20多年来,她跟着党学习了很多,也领悟了很多,特别是在面对过往的那段历史时,她有了更客观、更理智的看法。

她认为,由无数革命战士造就的辉煌不应该由父亲一个人的错误被埋没和遗忘。

痛定思痛,她为曾是中央顾问委员会的主任陈云写一封求助信。

给陈云写信的原因和信的内容

之所以会选择给陈云写信,林晓霖也有着自己的考量,总的来说,有以下两点:

第一,林晓霖对陈云非常熟悉,了解陈云是一个工作严谨的人。

而陈云的确是这样的人。

为了严守纪律、不搞特殊,他甚至给家人定下了“三不准”政策,即不准家人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不准搭他的车;不准看他的工作文件。

这个政策也得到了陈云子女的证实:“父亲非常自律,纪律性特别高,从来不和家人谈任何关于国家机密性的问题。”

19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的求助信,信中提了两个请求 - 天天要闻

第二,陈云资历深厚,从红军时期就一起革命,走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对战争情况了解颇深。

而且,虽然彼时的陈云不再管理中央领导工作,但作为一名老革命者,他曾被选为仅次于“毛、刘、周、朱、任”五大书记之外的中央候补书记,影响力不容小觑。

那么,林晓霖在信中提出了哪两件事呢?

第一件事,她请求陈云能助推四野战史的编撰事宜。

第二件事,她请求陈云能帮助修建平津战役纪念馆

信的最后,林晓霖还说出了她之所以提出这两个请求的最终原因。

一直以来,各大野战军的战史都已相继编撰完成,只有四野战史没有启动。

林晓霖表示,她深刻了解四野战史没得到重视的原因,但她不希望因为父亲林彪一个人的过错影响到四野其他战士。

1949年,中央军委将全国部队进行整编,分为华北军区和四大野战军。

19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的求助信,信中提了两个请求 - 天天要闻

第一野战军由彭德怀领导;

第二野战军由刘伯承、邓小平管辖;

三野负责人是陈毅和粟裕;

四野则是林彪和罗荣桓。

在林彪和罗荣桓二人的带领下,四野美名在外,战功赫赫,林彪更是被人称为“常胜将军”。他们带领四野,先是解放了东北,然后一路南下,在平津战役时又解放了北平和天津。后来又在渡江战役时解放路广西、广东、湖南、海南等地。

只要四野所到之处,无不令敌人闻风丧胆,而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革命战士,如董存瑞、邓华、梁兴初等,他们都是四野中的一员。

当时,林晓霖从苏联回国后,虽然见到了父亲林彪,但由于战事频发,林彪大多数时候都在前线征战。

即使聚少离多,林晓霖总是能从各方听到父亲的消息。

“你父亲又打胜仗了!”

“他指导的战争,是军事课程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啊!”

“四野真是我军最勇猛的部队!”

……

19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的求助信,信中提了两个请求 - 天天要闻

四野的每场胜仗,是每个和敌人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的付出。

如果因为林彪一人,而无视了对四野所有英雄,确实不公平。

如今,20多年过去了,53岁的林晓霖对父亲林彪的感情也从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发生了转变。

她认为,无论如何,不能因为林彪一个人的错误而影响四野所有人的功绩。眼看二野战史已经出版,一野、三野也进入筹备工作中,林晓霖觉得她应该做这个推动者,所以给陈云去了书信。

那么,接到信的陈云,又会如何处理此事呢?

陈云的做法

1997年,平津战役纪念馆也在天津红桥区建成。

200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正式出版成书。

这两件事的圆满完成,正是得益于陈云的助力。

当时,陈云读完林晓霖的来信后,只是沉思了一会儿,就给一个人打了电话。

这个人就是洪学智。

19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的求助信,信中提了两个请求 - 天天要闻

之所以找上洪学智,陈云也有自己的考虑。

洪学智也是四野出身,他曾是四野一个纵队的司令。如今陈云找他助推四野战史和平津战役纪念馆的修建事宜,想必事半功倍。

然而,洪学智得知陈云的来意后,却显得有些犹豫。

除了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洪学智更担心自己胜任不了这样的重任。

而陈云作为他的老上级,被下属拒绝,却没有生气。

他劝说道:“其实这件事是林彪女儿林晓霖拜托我的,她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言辞恳切,希望自己的一己之力可以给四野战士们一个公正的交待,我也是这样想。”

末了,陈云直截了当地问道:“你就说这个忙,你帮是不帮?”

被老上级这样问,洪学智最终还是答应了。

后来,洪学智将这两个请求进行整理,写成一份正式的申请,递到了中央军委。

19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的求助信,信中提了两个请求 - 天天要闻

这份申请引起了热议,大家各抒己见,有人认为可以实施,但要保证其公正性。也有人认为有些不妥。

最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编写四野战史的领导小组,洪学智人小组组长,务必把握好内容,保证不偏不倚撰写四野战史。

与此同时,平津战役纪念馆也被提上议程。

在选择纪念馆地址时,众人又有了不同意见。

后来,还是洪学智拍板决定,将地址选择天津。

因为在平津战役时,天津那场战争可谓是场恶战,敌我双方伤亡都很大。洪学智认为将纪念馆建在这里,正好体现了我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及和平的来之不易。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出版时,林晓霖成了第一批读者。

她读的心潮澎湃,读的热泪盈眶,读的肝肠寸断。

战士们用他们的爱国热忱,筑起一道无惧无畏的城墙,任是敌人再先进的炮火,也攻克不下。

19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的求助信,信中提了两个请求 - 天天要闻

而这样的精神,正是中国人民及其千千万万后代所需要的,更是陈云、洪学智、林晓霖及无数为编纂野史的工作人员所期待的。

至于林彪和四野,笔者认为陈云曾说过的一句话可以很好的概述:

“四野是四野,林彪是林彪,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在盐城举行 - 天天要闻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在盐城举行

中国日报7月7日电,以"本土根基与人类情怀"为主题的"水乡生态 文学点亮"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近日在盐城草房子文学馆举行,标志着"我心中的乐园——世界儿童文学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由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中共盐城市盐都区委宣传部主办,江苏大纵湖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盐都,这片位于长三...
明明黄河比长江短,为何却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天天要闻

明明黄河比长江短,为何却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明明比长江短,为何被称为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像中国一样,独占两条河流究竟有多难?黄河vs长江数据显示,黄河全长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长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长江年径流量9600亿立方米,是黄河574亿立方米的16.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天天要闻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不可一世的日军进逼山西“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义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军指挥部向115师下达了作战命令。于是,朱德电令第115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八路军第115师主力由红一军改编,在平型关战斗中投入...
“80后”县长戴吉国,主动投案!他曾要求下属不当反面案例“主角” - 天天要闻

“80后”县长戴吉国,主动投案!他曾要求下属不当反面案例“主角”

据云南玉溪市纪委监委7月7日消息:玉溪市华宁县委副书记、县长戴吉国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玉溪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戴吉国(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戴吉国,男,汉族,1982年8月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戴吉国历任江川县委政研室主任,共青团江川县委副书记、书记、青联主席,共青...
第三次世界大战?《红色警戒:世界战火》震撼登场,32个国家开战 - 天天要闻

第三次世界大战?《红色警戒:世界战火》震撼登场,32个国家开战

大家好,我在游戏荒的时候,经常会打开那些经典游戏,玩上一局感觉非常爽。尤其是《红色警戒2》,即时战略玩法紧张激烈,多人战斗和战役都十分出色,现代战争手段也相当丰富。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玩法已经烂熟于心了,打来打去没有新鲜感。最近,有网络大佬基于《红色警戒2》开发了全新的PC版《红色警戒:世界战火》MOD,...
国手+2!贵州两名文物匠人摘全国文物技能奖 - 天天要闻

国手+2!贵州两名文物匠人摘全国文物技能奖

全国文物职业技能最高奖颁奖了!贵州两名“手艺人”凭实力当“国手”!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7月6日,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结果揭晓。来自贵州的选手吴胜成获木作文物修复师一等奖,滕昭玉获金属文物修复师三等奖,这也是...
死亡失踪超百人:美国得州洪灾是天灾还是人祸? - 天天要闻

死亡失踪超百人:美国得州洪灾是天灾还是人祸?

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因暴雨引发洪灾,截至当地时间6日,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约40人失踪。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表示,得州洪灾是“百年一遇”“没人预见到”。得州向来洪水多发,然而为何这次灾情如此严重、伤亡如此巨大?在这场悲剧后,美国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这次洪水造成如此大伤亡,有天灾更有人祸。特朗普签署“重大灾...
日本天皇首访蒙古国,专程祭奠日军亡灵,这让中国人很不舒服 - 天天要闻

日本天皇首访蒙古国,专程祭奠日军亡灵,这让中国人很不舒服

前言正值二战结束后80周年,应蒙古国邀请,日本天皇德仁首次对蒙古国进行访问,蒙古国对此给予高规格接待,邀请日本天皇夫妇出席“那达慕大会”的开幕仪式,并参观多个景点和日本投资项目。祭奠亡灵背后7 月 9 日清晨,天皇夫妇的车队悄然驶入乌兰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