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丐帮有多可怕?别被武侠小说骗了,来看看真实的丐帮是啥样

2022年10月09日22:10:30 历史 1775

丐帮这个在金老小说里边描述的天下第一大帮,伸张正义,救民于水火,勇于同不公世道作斗争。

古代丐帮有多可怕?别被武侠小说骗了,来看看真实的丐帮是啥样 - 天天要闻

但是真实的丐帮并不是小说里边描写的故事情节,在古代的丐帮里边,充斥着很多的污点和黑点。

丐帮里边的人并没有小说里边描写的那般伟大,他们为了活下去这一个目标,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出现了打家劫舍,抢劫财物的不耻行为。

但是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也是个真理,如果普通人沦落到了快要饿死的乞丐份上,会不会是更为残忍的恶徒呢?

古代丐帮有多可怕?别被武侠小说骗了,来看看真实的丐帮是啥样 - 天天要闻

抛开现实的分析和小说的描述,古代乞丐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有组织和规模的丐帮真的是替天行道的第一大帮会吗?

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丐帮

历史曾记载孔圣人曾经携弟子云游时因大雨无法赶路,造成一行人慌不择时,只能四处乞讨。然而让圣人尴尬的是他们一直没有乞讨到填饱肚子的食物,众人回来告诉孔子后,孔子也是非常的着急。

古代丐帮有多可怕?别被武侠小说骗了,来看看真实的丐帮是啥样 - 天天要闻

虽然情况非常的糟糕,但是让一群人吃上饭这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战事频频发生,普通的百姓也是难有余粮。

在圣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徒弟告诉他,他听说不远处有一个小乞丐,他有积攒的食物。为了让大家填饱肚子,孔子硬着头皮来到了小乞丐的居所。

一顿儒家大礼之后,范丹觉得这个其貌不扬的孔子说话本事的能力非常强,就把自己乞讨的口粮全部赠予了孔子和他的徒弟们。

古代丐帮有多可怕?别被武侠小说骗了,来看看真实的丐帮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孔子一行人吃饱之后,接着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教育,一饭之恩的恩情让弟子们一定要记下。

后来范丹成了要饭人群中的名人,毕竟是救过圣人的乞丐,于是很多人为了便于行乞都称自己是范丹的弟子。随着弟子的越来越多,这个曾经救过圣人及其弟子的范家门就成了一个有规模的丐帮组织。

还有统一的行乞的歌谣,要饭的门槛也是非常高,只去那些家门前贴着对联的家里行乞。因为圣人桃李满天下,贴着对子的人家一般都是有文化的人,当然家里贴不上对联,就是没有门楣的,家境通常也不是很富裕,这也是个事实。

古代丐帮有多可怕?别被武侠小说骗了,来看看真实的丐帮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在范家门之后,也曾经出现过高家门、李家门、康家门这些有来头的丐帮的门派,也都是有着很多的帮众。

但是这些曾经出现过的丐帮并没有统一的纲领,统一的行动目标什么的口号,有的只是活下去的理想和信念。

被抛弃的子民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很难去想象在曾经战火纷飞的古代社会,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百姓,为了活下去甚至易子而食。这些蚕食过世人灵魂的时代虽然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这些曾经的苦难是不应该忘记的。

古代丐帮有多可怕?别被武侠小说骗了,来看看真实的丐帮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封建帝制下的种种弊端导致很多行乞流民的出现,从商破产的小商小贩,被豪强地主霸占完土地的百姓,好逸恶劳的散民等等情况导致了出现专业乞讨的职业乞丐。

他们没有了一切,心境和心智也被消耗殆尽,有时候为了活着想办法装扮一下,去吃个霸王餐。如果抗击打能力不行,还经常吃霸王餐,基本上来上个几回就被打死在最后一次饱饭上。

还有的乞丐为了长期稳定的行乞,还做了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把偷来的孩子割断手脚,甚至斩断四肢,装扮成可怜人,作为行乞的砝码。

古代丐帮有多可怕?别被武侠小说骗了,来看看真实的丐帮是啥样 - 天天要闻

以此来行乞赚钱,这一残忍的动机在古代存在过,但是一旦东窗事发,被官家发现那也是砍头的罪名。

因此大部分乞丐,就算是到了食不果腹,走投无路的情况,抢劫食物和吃霸王餐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

吃不上饭的冬季是乞丐难以逾越的生命极限,冬天是很多乞丐的末日,没有填饱肚子的食物和御寒的衣物,很多乞丐到了冬天,只能等待着寒冷的审判。

古代丐帮有多可怕?别被武侠小说骗了,来看看真实的丐帮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封建帝制下的乞丐在种种原因下为了生存,有一些乞丐做了一些天理难容的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事情。

但大部分乞丐还是安于生存,不与人争的日复一日地为了填饱肚皮活下去,并非全为大恶之人。

光绪年间的义丐

金庸笔下的洪七公集功夫智慧于一身,天下无敌,统领江湖,替天行道。作为小说人物的塑造,洪七公无疑是塑造得非常完美的一个小说人物角色。但是在现实社会的历史上,有没有被世人认可的一名乞丐呢?

古代丐帮有多可怕?别被武侠小说骗了,来看看真实的丐帮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其实在光绪年间的时候就出现过一名叫武七的乞丐,武七不仅仅是一名乞丐,而且是一名义丐。

他的壮举不仅被清廷认可,还被后世所敬仰。他出生于一个穷苦人家,父母早亡后,不识字的武七开始出去干活混口饭吃。

然而,年轻不识字的武七干了三年的活,竟然没有分得一分钱。最后被雇主一顿毒打,差点丢了性命。

古代丐帮有多可怕?别被武侠小说骗了,来看看真实的丐帮是啥样 - 天天要闻

醒来以后的武七觉得自己没有本事的根本原因是自己不认识字,没有文化。从此他开始走上了行乞之路,但是虽然成了一名乞丐,但是他这个时候是有目标的,他想通过行乞来建立一所学校,让像自己一样的人获得教育。

为了这个目标他行乞三十八年,最终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建立起了多所学堂。一个乞丐靠着行乞和下跪办了义学堂,帮助了众多的无法上学的孩子。

古代丐帮有多可怕?别被武侠小说骗了,来看看真实的丐帮是啥样 - 天天要闻

这件事传到朝廷之后,朝廷非常的认可他,还赏赐了他黄马褂,武七也成了清朝末期的平民教育家,他的壮举直到今天都被后人铭记。

总结

古代的乞丐并没有小说里边说的那般光鲜,他们为了活下去,每天想的是下一顿饭怎么办的问题,既没有高能的帮主带他们打天下,也没有旷世神功供他们学习。

他们有的只是在寒冷的冬天来领之前储备好过冬的衣物和必备的粮食,别冻死在难以预料的寒冬之中。

身为乞丐已经是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做一些罪大恶极的事情,杀人越货,坑蒙拐骗这一些是极小的个体。

而且这些个体,基本也都是借了乞丐这个身份,刀都拿不动的乞丐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是非常难的,武七这样的义丐也是千年不遇的大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 天天要闻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5月8日哈耶克诞辰126周年纪念日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观点一文整理·深度阅读第一,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所能发现的最有效率且较为理想的一种资源配置体制。
黄裕生:天空下,每一个人的苦难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 天天要闻

黄裕生:天空下,每一个人的苦难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黄裕生,哲学家,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1愚蠢的人在苦难降临自己头上之前,永远都认为那是不幸者自己的问题,而永远看不到苦难的制造者,甚至还站在制造苦难的人一边,对那些批评苦难的制造者的人冷嘲热讽,恶语相加。
哀悼!她走了,幸存者仅剩7人 - 天天要闻

哀悼!她走了,幸存者仅剩7人

5月7日记者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获悉5月7日凌晨1时许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华容县去世享年96岁小瑞奶奶1930年生于湖南华容1943年春夏之交13岁的她不幸被进村日军抓获日军将掳掠而来的女性
陵水文罗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陵水文罗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

5月7日,陵水文罗加工物流产业园一、二期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完成项目整体的85%。记者在一、二期项目现场看到,工地上机器轰鸣,车辆穿梭,施工团队正紧锣密鼓推进后续建设工作,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据介绍,该产业园一期项目为文罗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商业配套项目、热带果蔬深加工中心、农副...
一见·历史与未来,一对跨越十年的关键词 - 天天要闻

一见·历史与未来,一对跨越十年的关键词

循着习近平主席的足迹,感悟文以载道。 5月7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之际,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报》发表署名文章《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10年前的同一天,那次赴俄之际发表的署名文章题目是《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历史”与“未来”,一对关键词,跨越十年,昭示...
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让世界为羌族文化停留 - 天天要闻

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让世界为羌族文化停留

中新网成都5月8日电 (贺劭清 杨勇)羌绣亮相意大利米兰设计周、歌舞剧《风从羌山来》赴柏林艺术节演出……记者8日从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近年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大力保护传承羌族文化,推动羌族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为羌族文化停留。北川绣娘绣羌绣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