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2025年05月04日21:40:16 历史 1657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 题: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新华社记者郑冬睿、张晨光、陆华东

摇开档案柜,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册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资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缪磊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座纪念馆即将公布新版勘误完善后的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镌刻有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的纪念碑前,摆放着人们献上的鲜花(2024年1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邱冰清 摄

为了历史的记忆

建成于2009年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位于南京紫金山北麓,是国内首座国际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珍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苏、美等国空军在中国联合抗击侵华日军的丰富史料。

2024年以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先后公布了1470名中国籍、2591名美国籍、236名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的名录。其中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为首次对外完整公布。

15米高的纪念碑巍然耸立,30座黑色大理石质地的英烈碑呈弧形排列。在缪磊看来,英烈碑上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关系着一个具体的家庭和一段值得永远铭记的伟大历史。

“大部分英烈只有身份和生卒信息,但缺少照片、援华作战情况、牺牲安葬地等信息。我们有责任搜集、整理、保存、发布更多相关的烈士信息,让人们看到,从而永久留下关于那段历史的珍贵记忆。”缪磊说。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新征集到的苏联援华航空队员斯米尔诺夫·谢尔盖·德米特里耶维奇的照片(2024年1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邱冰清 摄

为了生命的尊严

由于缺乏资料和专业语言人才等原因,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苏联籍英烈信息征集工作一度进展缓慢。

“由于空军作战在地理上的不确定性,往往很难找到他们牺牲在哪里,更无从寻找他们的下落。此外,一些苏联志愿航空队队员使用化名参战,更增加了我们寻找他们真实身份信息的难度。”缪磊说。

2024年,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飞鹰·航线”寻访团队前往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搜集史料,同时还向文史专家寻求支持,委托包括南京大学师生团队在内的高校研究人员开展史料征集工作。

2024年11月,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了苏联援华航空队员斯米尔诺夫·谢尔盖·德米特里耶维奇上尉的照片。1938年,他在南昌空战中牺牲。这是该馆启动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征集工作以来取得的首项成果。

“斯米尔诺夫·谢尔盖·德米特里耶维奇是我祖母的兄弟。虽然我并没有见过他,但当我在照片上看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英烈碑上他的姓名时,我流泪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把我和他联系在一起。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这些烈士的尊重和关注令我深受感动。”向纪念馆提供斯米尔诺夫照片的德米特里·普加乔夫在给新华社记者的回信中这样写道。

“对于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来说,这些英烈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与他们素未谋面,却日复一日在讲解中提及他们的名字。”缪磊说。

他介绍,即将公布的英烈信息包括钣金工等航空技术人员的具体职务和经过多方论证确认的烈士牺牲日期等。“今后我们还将不断发布更多的名录勘误和增补信息。尽最大努力去还原每一位英烈作为鲜活生命的真实模样,这是对他们最基本的尊重。”缪磊说。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4月18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嘉宾参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为了正义与和平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的努力引起了俄罗斯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4年9月,莫斯科州州长顾问,俄罗斯联邦独联体事务、俄侨和国际人文合作署公共委员会委员阿尔乔姆·谢苗诺夫,看到相关报道后专程来到纪念馆,并主动提出捐赠一批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珍贵影像资料。

“这批史料包括侵华战争期间日军无差别轰炸中国城镇的真实画面。美国、苏联等各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代表人类正义的一方共同抗击邪恶侵略行径的写照。”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馆长薛莲说。

纪念馆内,除了那些已经刻上姓名的英烈碑,还矗立着一些无字的空白碑体,掩映在葱茏的草木之间。“感谢馆方为守护关于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的历史记忆付出的巨大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暂时还不为人知的英烈姓名将被镌刻在这些空碑上,被人们永远铭记。”谢苗诺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如今,由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与俄罗斯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英雄并肩 共铸不朽——苏联援华抗日航空历史专题展”已经成为这里常设展览的一部分。

“80多年过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亲历者正在不断凋零,知晓他们事迹的人也在不断老去,能够提供清晰、可靠资料的人越来越少。我们期待与俄方相关部门、机构和民间组织一道,寻找更多的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史料,让这些为了正义与和平而牺牲的年轻人的事迹,永远记载在历史的丰碑上。”薛莲说。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闻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蒋志格 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寻崩,葬祭如亲王礼。免襄王亲来朝贺。 按《明大政纪》: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诰谕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归西宫。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吴氏复为宣庙贤妃,废皇后汪氏复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 天天要闻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5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现场看到,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门口还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铭记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在雨中排起长队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入口处,有市民携带电影《731》海报进行自发宣传。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龚...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 天天要闻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考古实证,秦始皇帝陵根据“若都邑”的理念来营建,都邑里有政治、军事,也有宫廷生活、文化娱乐。秦朝的休闲生活会是怎样的景象?5月4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戏水禽》带你通过考古研究新成果,对秦朝文化娱乐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么人?秦始皇帝陵东南部...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 天天要闻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如果说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是谁?李嘉诚绝对排得上号。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前阵子那桩港口交易闹得人尽皆知,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家族资产,李嘉诚站哪边,大家其实心里都有点数。港口本来要卖给美国财团,还好有关部门及时叫停。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 天天要闻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房山区琉璃河镇,开满野花的草丛上,挖开了深浅不一的坑,每个都有专属的数字加字母编号。这处小型发掘现场,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东段一部分。五四青年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后”考古人员面朝黄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刮去层层覆土,专心致志地在“护城河”底搜寻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安妮娜在发掘现场复核...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 题: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郑冬睿、张晨光、陆华东摇开档案柜,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册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资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缪磊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闻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为美国这个超级霸主来说,为何总是喜欢将苦难和威胁强加于其他国家。所以动不动就是开两艘航母战斗群过去威胁,或者极限施压,或者就是直接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