岢岚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组织编撰的《荣光—岢岚离休干部风采录》即将付印

2022年10月05日21:15:28 历史 1307

本报讯 “国庆”前夕,忻州市岢岚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组织编撰的《荣光—岢岚离休干部风采录》即将付印。全书826千字,收录289篇文章和500余幅珍贵的活动照、会议照、工作照和证件照,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近400名岢岚县离休干部的风采,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上一份厚礼。

倾听呼声 高位推进

2021年春节走访慰问过程中,众多老干部提出为离休干部编撰回忆文章的想法。很快,该想法便得到了县委组织部和县委老干部局的热切回应:4月28日,编撰工作第一次征集意见会在老年大学召开。忻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原老干部局局长王志荣听取了原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编撰工作发起人之一张艾平同志对工作的简要介绍后,赞许地说:”定格革命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想法很好,意义重大!”岢岚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贾建宁也指出:“抢救红色资源,恰逢其时、刻不容缓。”

岢岚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组织编撰的《荣光—岢岚离休干部风采录》即将付印 - 天天要闻

精心组织 广泛发动

编撰工作全面启动后,县委老干部局迅速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各工作组职责和录入人员条件、时间步骤、工作任务等,并以离休干部原工作单位归口和居住地成立了16个联络组。同时,根据编撰工作推进需要,又细化成立档案查阅整理组、文章资料征集组、编辑审阅组和印制发行等四个小组,形成有分工、有合作的工作机制,为编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身为离休干部后代的老领导、原忻州市水利局局长杨荣旺,原忻州开发区工委书记邸建华,原岢岚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川中等老领导对此项活动提出好的建议并热忱参与其中。谈到参与原因,老领导们表示,八十年代初期,岢岚县离休干部有200余人,后增到近400人,现健在的仅17人,整理、保护、传承好离休干部红色资源,我们责无旁贷。

岢岚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组织编撰的《荣光—岢岚离休干部风采录》即将付印 - 天天要闻

强化指导 夯实基础

2021年11月24日,《荣光—岢岚县离休干部风采录》编委会办公室召开编写工作动员暨志愿者培训会,贾建宁部长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指导。他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展开编撰工作,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收录范围和文章编辑、文体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委会各工作机构负责人分别对档案查阅、联络收集、编辑审阅等工作进行了现场培训。

会后,各工作组有的建立了离休干部子女微信群,有的建立了编辑工作室,有的编辑主动承担了执笔任务,为有力推进工作夯实了基础。在县外工作的离休干部家属贾晓光、刘丽丽、王爱萍、任建华等同志积极报名加入志愿者,主动承担了太原和忻州地区离休干部及子女的联络任务;县内长期从事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苏安泽、张乃成、徐剑鸣、高翠娥等退休干部主动承担档案的整理、归档和联络工作。仅一个月的时间,就确认了389名离休干部,为编撰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此期间,贾建宁部长多次深入办公室现场解决编撰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极大地鼓舞了编撰工作者的热情。

岢岚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组织编撰的《荣光—岢岚离休干部风采录》即将付印 - 天天要闻

热情引导 密切配合

为便于与离休干部子女联络沟通,编撰办公室建立了志愿者工作交流微信群,每天及时发布联络和收稿信息,每隔10天组织召集各工作组进展汇报,搜集志愿者在工作中存在困难和意见建议。针对编撰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现场研究,加以改进。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组织离休干部后代通过查阅先辈留存资料、走访先辈同事、召开家庭会,追思先辈的过往,以真情实感撰写回忆文章,使得收稿工作进展顺利。在搜集整理文章、证照等资料的同时,同步启动了文章编审工作。

编审中,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工作原则,重大历史事件必须与岢岚有记载的事件相印证;工作经历,必须以人事档案记载为依据;所有文章都要经过多次审阅和反复校对。在成书过程中,办公室多次上门求教健在离休干部。他们平均92岁高龄,不仅用真情实感或忆或写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回忆文章,而且集体给年轻一代写了寄语——《我们的希望》,勉励年轻一代要世世代代不忘本不忘根,让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传承。在此期间,“岢岚县老干部之家”微信公众平台充分发挥宣传优势,为编撰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岢岚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组织编撰的《荣光—岢岚离休干部风采录》即将付印 - 天天要闻

大爱无疆 倾情奉献

编撰工作中,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热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本次参与编撰工作的77名志愿者中,离休干部子女38名,占比49.4%; 退休人员49人,占比63.6%。 他们中有77岁高龄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赵德荣、侯文效;有年龄最小的公益岗大学生,他们兢兢业业、严谨细致的作风令人敬佩,字斟句酌、认真负责的态度令人感叹!所有人员群策群力、通力协作,形成了多方积极参与、齐头并进的局面。志愿者们凭着对离休老干部的深深敬意,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贯穿始终,圆满完成了编撰任务。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本书展示了革命老前辈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为我们学习、宣传、研究和传承党的历史和岢岚社会发展史,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也为我县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部活生生的教材。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奋力书写岢岚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田利新 马卫)

岢岚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组织编撰的《荣光—岢岚离休干部风采录》即将付印 - 天天要闻

(编委和编辑部成员合影)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极目新闻记者 李迎 曹雪娇7月7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8日,该展览面向公众对外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赵一曼牺牲前给儿子的遗书(图源:记者拍摄)据了解,本次展览面积1.22万平方米,将展出照...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天天要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 天天要闻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立狮脑山巅,望太行云烟。那座座峰峦如同无言的丰碑,铭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峥嵘岁月、不朽功勋。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正在山西阳泉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为粉碎...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 天天要闻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阳泉狮脑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 不远处,...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 天天要闻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焚烧秸秆,常被误认为是千年传统,实则是现代农业的“时代病”。古人用秸秆,少有“一烧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万种智慧。 从《齐民要术》到《陈旉农书》,从堆肥还田到修筑屋舍,秸秆在古人的手中,是滋养农田的肥料,是遮风挡雨的材料,是饲养牲畜的食粮。焚烧秸秆,绝非古人首要的选择,而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人们...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 天天要闻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血与火的14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数国人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奉献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当时全省人口3000万,征募的兵...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高志凯和他那句“在恒河画一条线”的说法都火了。有网友还提议,这条线未来就应该叫“高志凯线”。印度人听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条线的由来高志凯是一位智库学者,他所说的画一条线,实际上是针对臭名昭著的麦克马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 天天要闻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公元 105 年,东汉宫廷宦官蔡伦将一批质地轻薄的 “新纸” 呈给汉和帝。谁也未曾料到,这看似寻常的发明,会成为撬动中华文明进程的杠杆。在此之前,竹简笨重如石,绢帛贵比黄金,知识的传播被牢牢锁在少数人的书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