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底是“穿越者”还是“外星人”——王莽

2022年07月14日09:23:32 历史 1122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的终结都是伴随着腥风血雨,而在西汉末年,却出现了一个奇葩人物,做了一些时空错乱的事情,也无比风骚的操作,兵不血刃就终结了强大的西汉王朝。这个人提出的思想观念超前,设计出了一些和现代物品很相像的工具,甚至还想要研究“飞机”。以至于有很多网友惊叹,莫非这个人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这个人便是——王莽

他到底是“穿越者”还是“外星人”——王莽 - 天天要闻

落魄的贵族公子

那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我们先从他出生时候的大环境说起。公元前45年,西汉王朝社会动荡不安,王孙贵族沉迷于酒池肉林,广收奴隶,肆意享受。而汉家大权逐渐被汉成帝的娘亲——皇太后王政君把持,外戚王氏一族得势,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权倾朝野,显贵至极,而王莽正是出生于这么一个大家族,根正苗红,标准的官二代

但这王莽和其他富二代又有点区别,为啥呢?因为王莽没有一个可以坑的爹,造化弄人,王莽的父亲和大哥很早就去世了,没赶上封官进爵的好时候,王莽从小是靠吃叔伯家的蹭饭熬过来的,遭受了堂兄弟们白眼,见人就矮一截。“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莽虽然也是贵族出身,但过得日子却像是“寄人篱下”,所以叔伯家的堂兄弟们整天沉迷酒色之时,王莽便暗下决心,刻苦用功,发誓要出人头地。

叔伯家的子弟喝好酒,开豪车,王莽看书;叔伯家的子弟下馆子,斗蛐蛐,王莽还是看书,最后熟读儒礼经典,孔孟之道,对于“发狂式”学习的王莽来说学到的这些东西,已经不再是学问,而是一种信仰,所以王莽立下大志,要把孔子未竟的大业克己复礼进行到底。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的私欲,修正自己习性上的缺点,是行为达到礼的标准,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他到底是“穿越者”还是“外星人”——王莽 - 天天要闻

但王莽深知自己目前只是一个蹭饭的,下一顿去哪蹭都还没个着落,连个芝麻大的官儿都没捞着,还提什么克己复礼大业,老是这么蹭饭也不是个事儿啊,得想法子改变现状。于是,王莽瞄上了叔叔王凤。王凤可是当朝重量级的大佬啊,不仅是皇太后王政君的哥哥,还身兼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权势滔天,威风无比。

“做题家”出人头地

那怎样才能攀上王凤呢?这时王莽做了一件令人咂舌的事情,他直接放下仅有的一点点自尊去给王凤当奴仆,打感情牌,从孝入手。孝到了什么程度呢?据说对王凤比王凤自己的亲儿子还孝顺,比亲仆人还忠诚,比亲管家还能干,比亲下属还尽心。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王凤爽歪歪。别看这招被我们现代人都用烂了,比如我们经常听到或者看到新闻哪个地方的老人被以“推销”产品为名的诈骗团伙骗取了几万几十万的财物,这些骗子是如何行骗的呢?就是打感情牌,为老人洗澡洗脚洗衣服,为老人做饭做菜搞卫生,比亲子女还亲。现在,我们回头想想在距今两千年之前的汉朝,谁能做到这一点?

再者说这王凤虽然儿女成群,但他们自己本身就是大少爷大小姐,自己都还要下人伺候,哪里会去照顾自己的老爹?所以在“孝”这方面,王凤有这个心结,也是刚需。正好这时候王莽出现了,把叔叔伺候得无微不至,简直是“二十四孝”标准模板,王凤生病时往往就二十四小时衣不解带,守在病床前,自己都顾不上洗脸梳头,喂叔叔吃药吃饭,端屎端尿,眉头都不带皱一下。久未感受到子女孝道的王凤深受感动,对王莽无比的喜爱,于是临死前向妹妹皇太后王政君隆重推荐了王莽,把他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他到底是“穿越者”还是“外星人”——王莽 - 天天要闻

王莽时期的货币

就这样,王莽终于如愿,一步跨进了体制内,做了个黄门侍郎。既然叔叔已经挂了,那就继续孝敬姑姑王政君呗。于是王莽变本加厉,使出浑身解数。把用在王凤身上的招数全部改良换代,打造成plus版本,又用在了王政君身上,并且他还非常注重打造人设,从来不穿品牌,不浪费粮食,不抽烟,不喝酒,不摆架子,礼贤下士,没事儿的时候就看孔孟经典,把自己打造成为了一个道德模范的标兵,舆论一片好评。所有人一提起王莽,就会竖起大拇指夸他是小圣人。果然,王莽很快就赢得了皇太后的喜爱,觉得王莽这大侄子比起其他那些只知道声色犬马、炫富攀比的王室子弟优秀了不知道多少倍,真是特别给我们老王家长脸,真是越看越喜欢。

于是皇太后有事儿就放手交给王莽去做,遇到什么问题也喜欢找他商量。就这样,王莽的仕途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路奔驰,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38岁就坐上了大司马的高位。王莽仅凭一招“孝”一下子就跨进了大汉帝国的权力核心。现在的人都知道,老人和孩子的钱是最好赚的,潜台词是什么呢,老人和孩子最好忽悠。当然,王莽也知道这一点,在搞定了姑姑王政君之后,他又打起了当时的小皇帝汉平帝的主意。

汉平帝当时才九岁,脑子里大概也只有今天哪个台放什么动画片,所以王政君垂帘听政,大司马王莽,操持国政。这个时候王莽的运作手段又来了,他在极力发展自己党羽的同时,还组建了“王莽拼多多帮忙砍一刀群”,让所有朝中大臣轮番上书赞扬自己。就这样,垂帘听政的王政君每天在朝堂之上都能听到对王莽夸赞,今天说他是安定汉家的天下第一功臣,于是王莽就被封为了安汉公;明天又说天子还未成年,应当让王莽代行,天子是效仿周公。就这样,王莽的头衔越来越多,权力越来越大。

不得不说,王莽这一手,玩的真是溜。他骗过了王凤、王政君这两位“可怜”老人,不知不觉又架空了汉平帝,满朝文武百官也被他拿捏的死死的,等于整个大汉,都被他攥在了自己的手掌心。不久之后,汉平帝驾崩,王莽又暗箱操作,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帝,“拼多多砍一刀”群里的大臣们再次发挥作用,联名推选王莽做摄政皇,刘婴反而成了太子。

他到底是“穿越者”还是“外星人”——王莽 - 天天要闻

王莽时期的“青铜卡尺”

公元九年,认为时机成熟的王莽终于一脚踢开了刘氏汉朝,自封为皇帝,建立了新朝,年号“始建国”。直到这时,王政君才意识到自己被这个“大孝子”忽悠了,气得她把秦始皇传下来的传国玉玺摔到了地上,崩坏了一个角。就这样,北击匈奴,南通西域的210年西汉王朝在王莽的一通风骚的操作之下,风平浪静的走向了终结。至此,王莽从一个四处以蹭饭为生的落魄贵族少年,一跃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手段改朝换代的皇帝。

不切实际的“克己复礼”

按理说,此时的王莽已经贵为九五之尊,年轻时饱读诗书,又经历了一步步打拼,权利更替的洗礼,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具备,应该能把天下治理成盛世吧,结果恰恰相反,前半生好像开了外挂的王莽,位及九五之后昏招百出。第一,均贫富,第二,废奴,第三,升级金融制度,以上三项举措,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推行王田制,什么叫王田制?就是说所有的土地全部都国有化,禁止私人买卖,然后按人均分配。比如说对于耕地来讲吧,一对夫妻,可以分到大概100亩的耕地,如果你手上现在不足100亩的耕地的话,国家会给予补给,那如果是一个大家庭,比如是八口之家,最多可以分到900亩的地,如果说你现在八口之家超过了900亩的地,就要通通上交,不管你是富豪还是地主,这像不像现在社会主义土地国有化吗?但是截止到西汉为止,土地私有制已经实施了近千年,这一下子把土地国有,实际上在当时激怒了很多大地主。

这里我还必须说一下,王莽的废奴,并不是立马废除,他所做的举措就是禁止奴隶交易,就是说你家里现在有多少奴隶我不管,你可以继续持有,但是我不允许你再卖给别人,也不允许再去买新的奴隶。要知道,历史上下一次提出类似举措,已经过了1500年,康熙22年规定:“旗下官兵,须用奴仆,除直隶各省大小文武官员及驻防将军、副都统,不准买所属之民外,其余仍照旧买人”!一直到清朝,才有了类似王莽当时提出的政策,所以,现在再回头看王莽当时的举措是不是特别有现代感,穿越味十足啊。

还记得他克己复礼的抱负吗?王莽极力推行恢复周礼,所以他的一些理论更像是套用周朝的,他想要强行复古,生搬硬套1000年前西周的管理制度,可西周那会儿,才多少人口,更别提周天子管理的国境只有汉朝的一个郡大小,想复刻青铜时代的管理手段来治理铁器时代的天下大国,这肯定是玩不来的。

他到底是“穿越者”还是“外星人”——王莽 - 天天要闻

讲述“王莽篡汉”的小人书

推行了一阵子,发现实在是推行不下去了,于是王莽就退而求其次,开始搞一些虚头巴脑的文章,就比如说改名字,他把全国上百个郡的名字改了,给朝政和百姓生活造成极大不便。比如当年卫青霍去病打下的河西四郡武威张掖敦煌酒泉,就被王莽改得一塌糊涂,他把武威改成了张掖,张掖改成了设屏,敦煌改叫敦德,就连酒泉这样富有诗意而又浪漫的地名也没放过,改叫辅平

改完地名,王莽又对藩属国下黑手,他把南匈奴高句丽西域诸国的各位藩王连降两级,从王爵降为侯爵,还给人家改了特别难听的名字,比如匈奴改叫降奴单于改为服于,高句丽改叫下句丽,这等于是莫名其妙的在侮辱别人,各藩王极为不满,纷纷炸了营,不再臣服新朝,一个改名引发了民族战争,自汉武帝以来,几代汉朝君主开拓的疆域全被王莽折腾没了。

最离谱的是改革货币,七年之内四次改变币制,连龟甲贝壳都成了钱,推行五物六名二十八品极为复杂的货币系统(五物是金、银、铜、龟、贝五种币材,六名为金货、银货、龟货、贝货、泉化、布化六大钱币类型,二十八品是指不同质地、不同形态、不同单位的二十八品钱币。),比如老百姓上街买猪肉,付钱付了一块银子外加十个铜板外加三个龟壳,老板找零找了一小块银子外加两个铜板外加四个贝壳,买个东西手指脚趾全算上都算不过来。

王莽把治国当成了拍真人秀,一心想着造热搜,想要当网红,裹挟着天下跟他一起胡折腾。上到贵族百官,下到士绅平民,没人落着好,所有人的利益都遭到严重损失,可谓人神共愤,失尽人心。王莽的人设再也立不住了,它的新朝也走到了终点。

从公元17年开始,反对王莽的大小起义迅速席卷全国,其中以绿林军、赤眉军的规模最大。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义军斩杀。王莽的一生,靠着精妙的规划和运作当上了皇帝,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却又为了虚无的个人理想给天下带来苦难,仅延续了15年就迅速败亡。圣人没做成,只留下了一个飘渺虚幻的背影。


PS:有一些说法称王莽发明了“飞行器”,王莽的家属穿着短裙等,笔者这边通过查阅资料,王莽在位期间,曾下令搜罗天下的奇人异士,能工巧匠,皇帝往往都有这些爱好,加之手下的人也都愿意拿这些新奇的东西进献给皇帝,所以这些东西似乎就没那么神奇了,至于最出名的青铜卡尺,也是那个时期的产物,史书并无明确记载称是王莽发明的。

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有想了解的历史人物都可以留言哦~谢谢大家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 天天要闻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在某乎上看到一个答案,说的是为什么多尔衮被后人捧得那么高?这答案给我看乐了!说多尔衮有一项功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做了一个伟大的实验。他以开国皇帝之实力,挫骨扬灰的悲惨结果,告诉了后世:带着孩子的盘不能接,别人的儿子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施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旧文《施平:一只理想主义的“土拨鼠”》(原载于2015年4月11日《文汇报》),以飨读者。百岁施平,摄于2010年9月。“我是一只土拨鼠。”施平在自传里这样写...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 天天要闻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这些罕见留影,平时很难见到,极其珍贵!

一张老照片,珍贵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拍摄于1947年,拍摄地点在陕北小河村,这是毛主席与机要科人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合影和罕见的镜头,温馨的画面,永恒的记忆,此时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样蹲在地上,也没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影响他的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 天天要闻

遭遇地头蛇,凶悍的土司、拼命的阻击,彻底断了石达开的生门!

哥走的是怀念,还有伤感兵驻庆远期间爆发的“万里回朝”事件,对石达开的打击是致命的,除了太平军精锐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此事带来的感情伤害。石达开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会落得个众叛亲离下场,那些曾经无限拥戴自己的兄弟们,为什么都会选择离我而去,难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