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首辅张居正:他曾辅佐皇帝开创“万历新政”,难得的治世之才

2022年07月07日20:17:35 历史 1533

一代首辅张居正:他曾辅佐皇帝开创“万历新政”,难得的治世之才 - 天天要闻

大家好,我是小编芝士,带你了解世界上各种奇妙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代首辅张居正的故事。

一代首辅张居正:他曾辅佐皇帝开创“万历新政”,难得的治世之才 - 天天要闻

你出生在荆州府江陵县的一位秀才家里,在你出生时,你曾祖父曾做了个梦,月亮照影在水中,一只白龟从水中浮起。于是,他为你取了个乳名“白圭”,取白龟的谐音,希望你来日能够光宗耀祖。

一代首辅张居正:他曾辅佐皇帝开创“万历新政”,难得的治世之才 - 天天要闻

你从小便聪颖过人,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很小就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12岁时,你去参加童试,聪明伶俐的你一下子就获得了荆州知府李士翱的喜爱,他希望你能成为国家栋梁,给你改名为居正。

一代首辅张居正:他曾辅佐皇帝开创“万历新政”,难得的治世之才 - 天天要闻

一年之后,你去参加乡试,本以为能一举夺魁,没想到湖广巡抚顾璘认为你年纪太小,应该多加磨砺。你落榜了,但是你丝毫不气馁,三年后你再次参加乡试,顺利成为了一名少年举人。

一代首辅张居正:他曾辅佐皇帝开创“万历新政”,难得的治世之才 - 天天要闻

正所谓“少年得意须尽欢”,23岁时,你中了二甲第九名进士,当上了庶吉士。庶吉士是皇帝近臣,也是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内阁重臣徐阶的教导下,你日复一日地学习国家的规章制度,见识到了内阁的斗争,对朝廷的政治以及边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代首辅张居正:他曾辅佐皇帝开创“万历新政”,难得的治世之才 - 天天要闻

在你发现朝廷的弊病之后,你写下了一篇《论时政疏》,陈述了你想要改革政治的一些想法,但是明世宗根本不理你。你心灰意冷,身子也不太好,请病假去了故乡江陵,你花了三年时间,到处游山玩水。

一代首辅张居正:他曾辅佐皇帝开创“万历新政”,难得的治世之才 - 天天要闻

这个期间,你又看到了更多的民间问题,写下了《荆州府题名记》,说道“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看到民生疾苦,你于心不忍,又返回翰林院任职,为百姓发声。

一代首辅张居正:他曾辅佐皇帝开创“万历新政”,难得的治世之才 - 天天要闻

光在翰林院任职不够,你一个人的势力不足以完成改革的大事。于是你去兼任国子监司业,当了老师之后,你有了很多人脉,他们未来都有很大可能进入官场为官。慢慢的,你的官越做越大,做到了首辅的位子上,你提出了改革政治的方案,坚持“整饬吏治,富国强兵”,为老百姓、国家考虑。

一代首辅张居正:他曾辅佐皇帝开创“万历新政”,难得的治世之才 - 天天要闻

为了实现改革政治的方案,你打算从国防入手,巩固国防。你为皇帝出谋划,解决了鞑靼首领俺答进攻的威胁,与鞑靼达成了友好的国家关系,在沿边三镇开设马市,使得两个国家可以进行贸易往来。解决完国防问题,你就把矛头对准国内吏治问题。

一代首辅张居正:他曾辅佐皇帝开创“万历新政”,难得的治世之才 - 天天要闻

对于吏治问题,你想了一个办法—“考成法”,就是从内阁到六科,从六科都到衙门,层层考试,一层管着一层,责任明确。这个办法对整顿田赋、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了很大作用。

一代首辅张居正:他曾辅佐皇帝开创“万历新政”,难得的治世之才 - 天天要闻

在面对明神宗时,你也据理力争,要求明神宗节省“一切无益之费”,最终你赢了,皇帝停止了重修慈庆、慈宁二宫及武英殿等耗费钱财的事情,官员们受到影响,也纷纷开始节俭。

一代首辅张居正:他曾辅佐皇帝开创“万历新政”,难得的治世之才 - 天天要闻

“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你的一生,忠于国家,始终为百姓服务,为了完成改革,你甚至放弃了回家为父亲守孝,纵使被人们诸多误会,也坚持完成改革的使命。1582年,你病逝了,但是你为国事夜以继日地操劳始终被人们铭记,神宗为你取下谥号“文忠”。

一代首辅张居正:他曾辅佐皇帝开创“万历新政”,难得的治世之才 - 天天要闻

这就是一代首辅张居正的故事,感谢您的观看!如您有其他看法,可以在文章下方评论出您的看法,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评论收藏,一起讨论最有趣的故事~

一代首辅张居正:他曾辅佐皇帝开创“万历新政”,难得的治世之才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 天天要闻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我对小鹏的智驾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国一,行业最强!”7月3日,何小鹏在G7发布会上语惊四座,直接摊牌了。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何小鹏又定了一个“规矩”——2000TOPS算力,以后就是20万车的标配。通俗一点说,就是以后友商如果没有2000TOPS,就别再腆着脸吹智驾了。所以G7发布会主题被命名为“跨时代”,而且几乎全程对标...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