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阶的时代过去了,高拱的时代到来,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个太监(陈洪)的帮助,重新回到内阁,却因为得罪另一个太监,被再次赶回老家,若给中间加个期限,则只有区区三年。
虽然时间有点短暂,但并不影响高拱撸起袖子加油干,于是历时三年闻名于世的“隆庆新政”就此展开。
要知道,若不是徐阶主动致仕,高拱不一定能战胜徐阶,主要原因是,高拱在很多方面(谋断,论能等)都不如徐阶,但是有一点,高拱绝对远超徐阶,那便是他看人的眼光。
想当年,徐阶推荐自己的门生袁炜入阁,结果人家根本没把他这个老师放在眼里,时不时还要跟他吵上一架,后来他又推荐高拱和郭朴入阁,结果人家两个人联合起来孤立他,并且处处跟他作对。即便是自己隐藏多年的王牌张居正也差点被高拱撬走,而自己不仅救了他的命,还对他再三提拔的海瑞,到头来,只差没要了他的老命——两个儿子被抓去充公,所有田产被没收,房子被烧毁,一把年纪的他只好连夜逃往外地。
高拱不同于徐阶,他眼光独到,知人善用,在他的英明指导下,泛滥多年的黄河得到了平息,永不落幕的两广叛乱也得到了平息,封贡互市,边境市场开放,自朱元璋起,折腾了明朝两百多年的明蒙战争也终于落下了帷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高拱造就的不朽功勋。也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大明王朝开始重新焕发生机,高拱的名声一度达到了顶峰。
照这样发展下去,六十岁的高拱,再干个十年八年的肯定不成问题,但问题还是出现了,高拱专权,在内阁容不下别的声音,在相继赶走了陈以勤、赵贞吉、李春芳、殷士儋之后,他的权力欲彻底唤醒了沉默的张居正:既然高拱可以赶走陈大人、赵大人、李大人,殷大人,那么也可能随时赶走他这个张大人,况且首辅这个位置,他也喜欢。说什么匡扶社稷,共建不朽之功业,他们两个人之间,注定只能留下一个,而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高拱,你必须被毁灭。
张居正想得没错,只是还不待他出手,高拱先出招了。
一天,高拱在和张居正的闲谈之间,突然仰天长叹:“老天爷真是不公啊!”
张居正还没反应过来,高拱继续说道:“为什么你有那么多儿子,而我一个也没有!”
张居正松了一口气,说道:“儿子多,也不好养啊!”
“你有徐阶送你的三百万两白银,养几个儿子应该没有问题吧?”
原来在这里等着我的话啊,张居正立刻紧张起来,为表示绝对没有收过徐阶的钱,这事纯属造谣,张居正声泪俱下,只差没有对着如来佛祖发誓了。
好了,我相信你。高拱的目的已经达到,给张居正一个教训,他以后自然会乖乖听话了。但是,这只是他的想法,在他得意之时,张居正也下定了决心:必须尽快解决他!
高拱身体好,精神足,既不可能自动致仕,也不可能自然死亡,就在张居正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太监进入了他的视野。
此太监名叫冯保,是东厂提督太监兼御马监管事太监,相当于既管特务,又管军事,作为太监,已经算混得相当不错了,而且不同于一般太监,他琴棋书画,经史子集样样精通,但是让张居正喜出望外的是,冯保最恨的人是高拱。
话说高拱当年得益于御用监管事太监陈洪的扶持,最后坐上了内阁首辅的宝座,为表礼尚往来,他决定也拉陈洪一把,助他坐上司礼监掌印太监。恰逢前任掌印太监下课,本来论资排辈、志在必得的冯保被高拱这么横插一手,得了,快到嘴巴的鸭子,飞到别人碗里去了。
冯保自此记住了高拱,可恨的是,陈洪没干多久下台了,冯保觉得这回该轮到自己了吧,结果,高拱又出手了,这一次他推荐了孟冲。孟冲是什么人,尚膳监的太监!冯保彻底不忍了,上次你推荐一个管仓库的,我也就忍了,这次你又推荐一个做饭的,那下一次是不是要找来一个倒马桶的?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张居正和冯保一拍即合,就此结成最亲密的盟友。但为了保存实力,张居正和冯保商定,遇事由冯保出面,张居正躲在暗处放冷箭,两人不公开联系,暗底下联络感情。可即便如此,面对如日中天的高拱,他俩依旧无计可施。等了又等后,隆庆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机会终于来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