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封建社会权力的掌握者,他可以随意定下人的生死,也许只是无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祸端。
天高皇帝远也就罢了,但对于宝贵险中求得皇帝身边之人来说,伴君如同伴虎,随时都害怕掉脑袋。
那么皇帝为何如此的多疑呢?
皇帝之所以会这样多疑,跟他一步步爬上那个万人之上的位置脱不了关系。
因为经历过血雨腥风,所以就很害怕失去来之不易的东西,尤其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就会更加地敏感和谨慎。
所谓高处不胜寒,皇帝也就很害怕有人会觊觎这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在这样的心态下,多疑就成了皇帝能坐稳宝座的必备品,也因此会有人无缘无故被这样的多疑而丢失了性命。
明太祖朱元璋从小过着贫苦的生活,为了摆脱自己的命运,就跟着一起反抗元朝,一路拼杀才一统天下,建立了明朝。得到权力后的朱元障也同其他的皇帝一样,开始了多疑。尤其对于草根出身的他来说,这点更是严重,因为身份低微,相对地就会很自卑,他最怕的就是跟着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背叛他,进而夺了他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朱氏江山。
所以,在权力稳固后,他就趁机削弱了功臣们的权力,集中在了自己的手中。为此,他还“大杀功臣”,以此来稳固自己的位置。
权力是集中了,相应地朱元璋就会比别的皇帝要忙碌很多,常常是批阅奏折到深夜。这样多疑的性格也给朱元璋明君的后面加上一个残暴的名头,有一次就因为心里产生了疑问,在深夜批阅奏折时,亲手缔造了一桩“因粥而杖毙宫女”的事件。
调查
当时,朱元璋批阅奏折正有些疲乏时,突然一个宫女未经通传直接闯进了寝殿中,朱元璋呵斥了宫女了,随后就拿出了银针对粥进行的试毒,结果银针当场变成了黑色,盛怒之下就下令:拖下去杖毙!
宫女被杖毙后,但对事件的调查却没有结束。
朱元璋很是愤怒,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宫女也能悄无声息地进入自己的寝殿,值夜的太监就是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
很快,当晚值夜的太监就被带到了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询问太监当晚去了哪里?为何宫女进来也不通传?
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太监,迷迷糊糊地被扣了起来,正在疑惑自己犯了什么事时,就听到朱元璋的问话,他只得战战兢兢地把自己的行程交代了一遍。
原来,当晚太监也不知道是不是吃坏了肚子,从晚上值夜开始,肚子就隐隐地有些不舒服。
但为了不耽误自己的差事,就一直忍了下来。但这样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到终于无法忍受时,已经来不及让别的太监来替自己值守,就匆匆地跑去了茅房,谁知等自己刚刚解决了问题出来就被抓了起来。
但这个理由并没有得到朱元璋的认可,因为他觉得怎么会无缘无故肚子疼,一定是幕后之人设计好的剧情,就是为了方便宫女无声无息地进来寝殿。但无论怎么审问太监,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这样看来太监并没有说谎,那问题出在哪里?难道是御膳房的御厨才是帮凶?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命人将御膳房里当晚值守的人全部叫了过来。一通审问下来发现,那碗粥除了那个宫女和负责熬粥的厨师外,没有人靠近过。于是,有些微胖的厨师就成了下一个被拷打的对象。
厨师也很是不解,自己就熬了个粥,怎么就变成有毒了呢?但他还是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当晚是如何熬粥的顺序说了一遍,并再三保证自己一直都没有离开粥锅,直到宫女把粥端走,而且御膳房的人都给他作证说确实没有任何不妥之处。
原因
朱元璋为了验证厨师没有撒谎,当场就让厨师把那碗有问题的粥喝了下去。过了很久,厨师也没有其他的反应,也没有被毒死。
这样看来厨师熬粥没有问题,也没有下药的时机。那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银针为什么会变黑呢?
为了进一步证实,朱元璋让御医做实验,亲自看着厨师又熬了一碗一模一样的粥,拿出银针一试,结果还是变成了黑色。这就奇怪了,食材没有问题,厨师也没有问题,那银针怎么会变成黑色呢?
这时,一位御医站了出来,分别对熬粥用的水、米、白萝卜和锅子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只有白萝卜会让银针变成黑色,好好的白萝卜为什么会让银针变成黑色呢?御医也对白萝卜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如同砒霜一样的毒物。
这时大家才意识到这次可能错怪宫女了,朱元璋为此也有些脸色不好看,但对杖毙宫女之事却没有后悔,因为他要以此来震慑那些心怀鬼胎的人。
既然粥没有毒,那为什么银针插进去后会变成黑色呢?
其实,在比较落后的古代,银针是用来检测一切有毒物质的唯一手段,但它却并不能检测出所有的有毒物资,而且银针只要遇到“硫化物”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黑色。
而白萝卜中就含有少量的硫化物,如果很多的白萝卜放在一起就会让银针变成黑色,这样就会让人误以为粥里有毒。
当晚已经是深夜,厨师看着天气太晚,想着朱元璋这么晚没有休息,身体已经很疲累了,加上还是深夜,湿气比较重,所以熬粥的时候就多放了些白萝卜,既能排毒又能驱散些寒气,没有想到本来是好事一桩,结果却让宫女无辜枉死。
真相
但宫女真的是枉死的吗?其实不然,当晚朱元璋之所以要立即下令把宫女杖毙,并不是因为一碗粥,而是另有原因。
宫女是个末等宫女,也确实在马皇后宫中当差,但并不常在马皇后身边侍候。她很想要成为上等宫女,但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当天夜里,马皇后在听说朱元璋深夜还在批阅奏折,就命令御膳房给熬了一锅粥,准备等到朱元璋奏折批阅完时可以喝一碗暖暖身子。
当时身边的宫女都有别的安排,马皇后就随便叫了一个宫女。而这个宫女就是这位已经想上位却不得法的,这是一次露脸的大好机会,于是就乐颠颠地跑去御膳房端粥了。
在路上,得意忘形的宫女心里就冒出了其他的想法,现在正是深夜,如果侍候完朱元璋喝粥,是不是就需要人侍候着就寝呢?那自己是不是就有机会更上一层楼,皇后身边的大宫女又算得了什么呢?
心里有了计较的宫女一边盘算着接下来的动作,一边朝着朱元璋的寝殿走去。也不知道是她的运气好呢,还是真的比较倒霉,本来随时都不离人的寝殿外,竟然一个值守的太监也没有。她还以为自己会很难进入寝殿,还在心里合计着怎么进去,结果就如天助,竟然没有人拦着她。
宫女心里一阵窃喜,慢慢地走进了寝殿。看着正在埋头批阅奏折的朱元璋,她的一颗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心里是既害怕又紧张,但一想到如果自己成功了就会不一样,就把害怕狠狠地压在了心底。
她来到朱元璋的桌案前,轻轻地放下粥碗,抬头含情脉脉地看了朱元璋一眼,结果就对上了朱元璋冷冷地眸子,吓得她顿时不敢再出声,并迅速低下了头。
朱元璋在她进来之后就已经抬起了头,心想这个宫女是怎么进来的,怎么都没有人进来通传?正要呵斥,就看到宫女那不一样的眼神,顿时明白了过来。
冷眼瞪着宫女,问她是谁让她来的,宫女吓得立马跪在地上说自己是奉皇后的命令给他送粥的。朱元璋并不认识这个宫女,再说皇后宫中的宫女他多多少少都面熟,而这位宫女瞧着这样面生,再加上之前看自己的眼神,心里顿时起了厌恶。
大声呵斥宫女不经通传擅自进入寝殿,宫女解释外面没有值守的太监。朱元障根本不听她说什么,从一旁的盒子里拿出一支银针,当着宫女的面就检验起这碗白萝卜粥来,结果银针变成了黑色。这就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这个宫女对自己图谋不轨,于是就下令把宫女拉出去杖毙了。
结语
虽然证实了粥里没有毒,但宫女确实存在了想要借机上位的心思,即使还没来得及实施。但多疑的朱元璋却并不会这样认为,如果只是单纯想借机上位,那他也不至于会直接把宫女杖毙,正好银针又变成了黑色,这就会让他认为宫女是以上位为借口,以便来谋害自己。
为了自己的生命着想,他怎么会放心这样的隐患存在,而且也可以借宫女来震慑想要对自己图谋不轨的人,这样就达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
在那个封建社会里,宫女只是端了一碗粥,御厨只是为皇帝熬了一锅药膳粥,而太监只是因为肚子疼上了趟茅房,结果宫女丢了性命,御厨和太监挨了打。
这样的结果并不是某一个人导致的,而是那个社会环境造就的。皇帝的多疑,验毒技术的落后,人命如草芥的年代,皇帝的一句话就能让你生,让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