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贼不仅会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还会对墓中的尸骨动手

2022年06月30日03:32:02 历史 1403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之后,盗墓之风盛行。通常来讲,盗墓贼的目标主要是墓中那些价值高昂的陪葬品,然而,也有一些在盗墓过程中行奸事的小人,肆意玷污死者的尸体。当然,在这些惨遭奇耻大辱的尸体之中,不乏一些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譬如妖后慈禧的尸身,就惨遭孙殿英那伙盗墓贼的玷污,“卸去龙袍,将贴身珠宝搜索一空”,重敛其尸时更是“遍体长满白毛,口角处有残破痕。”除了慈禧太后,历史上同样著名的吕后,其尸身死后两百年,竟也惨遭凌辱奸尸,惨绝人寰。

盗墓贼不仅会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还会对墓中的尸骨动手 - 天天要闻

孙殿英盗墓案

盗墓之兴起

正所谓“自古及今,未有不死之人,又无不发之墓也。”,盗墓,是指进入陵墓或地下遗迹盗取陪葬物品的行为。因为我国古代厚葬之风盛行,这就吸引了大批的盗墓行为。当然,盗墓也有可能是为了泄恨报复,据说唐朝郭子仪大破吐蕃之后,其父子墓惨遭掘,据说是鱼朝恩谴人所为,就是为了报复郭子仪大破吐蕃。

盗墓贼不仅会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还会对墓中的尸骨动手 - 天天要闻

秦始皇陵之中的兵马俑陪葬品

就连大名鼎鼎的秦始皇陵,也曾惨遭盗墓贼的挖掘破坏。许多兵马俑手上的武器都被拿走,陵墓内也有放火烧毁的迹象。据考古学家推测,这极有可能是项羽所为。通常来讲,盗墓不盗尸体,因为尸体是无法交换金钱的物质。就算是盗尸,历史上也大多是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一些人为了学习医术美术,透过解剖认识人体而盗尸。

然而,据史料记载,在中国古代盗墓历史上却发生了几起让人匪夷所思的奸尸案......

盗墓贼不仅会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还会对墓中的尸骨动手 - 天天要闻

达芬奇手稿之中对于人体结构的剖析

赤眉军吕雉

在《中国盗墓史上六宗罕见“辱尸”事件》一文中,赤眉军奸吕雉尸这一历史记载是确确实实地出现在《后汉书》中,书中详细描写了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之一的赤眉军的作战行为:“赤眉贪财物,复出大掠。城中彻食尽,遂收载珍宝,因大纵火烧宫室,引兵而西......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盗墓贼不仅会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还会对墓中的尸骨动手 - 天天要闻

赤眉军的战斗场面

意思是说,赤眉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对西汉帝王陵寝采用了无所不用其极的掘墓手段。据说当时的赤眉军看见陵寝中的吕后身穿金缕玉衣,死了多年依旧栩栩如生,于是顿时色胆大起,对吕雉的尸体进行奸淫。

据说,吕雉并不是唯一一位“受害者”,其它帝王陵内的宠妃们的尸体,赤眉军也一具都没有放过,其禽兽行为令人发指。可是,吕雉死时已经是61岁高龄,活着时的身体已经老态龙钟,更何况距离赤眉军盗墓已经过了两百年的光阴,尸体早已干瘪,又何来“色心大起”之说?

盗墓贼不仅会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还会对墓中的尸骨动手 - 天天要闻

吕雉的画像

事实上,这群赤眉军的辱尸心理是极为复杂的。与其说是色心包天的生理动机,不如说是泄恨。赤眉军主要由平民组成,大多不识字,文化素质较低,因常年以来饱受封建帝制的压迫和毒害,与皇帝结下了很深的仇怨。所以,这些盗墓者们便想着侵犯这些当年只有帝王一人能“幸”的后宫女人,用这种病态的征服欲来完成对于这些压迫他们的帝王的报复。

盗墓贼不仅会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还会对墓中的尸骨动手 - 天天要闻

古代农民起义

当然,也有人说,《后汉书》所记未必真实,因为《后汉书》是一部被列入正史的“私家修史”,其史书编纂方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再是像以往那样对史料述而不论,而是转变为了述以致论,这就使得这些史料记载会不可避免地带上一些作者个人的主观色彩,从而影响后人对于这段历史的判断。

再说回吕雉个人,比起武则天,其实吕后才是开创中国古代女性临朝称制先河之人。刘邦死后,大权实际上是掌握在吕后手中的。所以,后世通常将她与唐朝武则天并称为“吕武”,可见她在历史当中的地位。

盗墓贼不仅会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还会对墓中的尸骨动手 - 天天要闻

吕雉弄权画像

吕雉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休养生息之策的无为而治,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很好的基础。“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稿,衣食滋殖。”就是对吕后政绩的一大好评。可是,施政手段如此仁德的她,却也发明出中国历史上最惨无人道的刑罚:人彘。

所谓人彘,就是将人的手足剁掉,挖出眼睛,用铜灌入耳朵使其失聪,用暗药灌进喉咙割去舌头使其不能发出声音,然后将其扔进厕所里。刘邦的小妾戚夫人,据悉就是“人彘”的典型受害者。这一事件也就使得吕后遭致了许多骂名,史书对于她的评价常常就是一副蛇蝎毒妇的模样,称她是开国母后之中唯一一个妒悍之妇

盗墓贼不仅会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还会对墓中的尸骨动手 - 天天要闻

影视剧中的吕雉

冯贵人尸体受辱

除了吕后尸身惨遭奸污,东汉末年汉桓帝的妃子冯贵人之墓,也惨遭汉灵帝时期的盗墓贼掘墓。死后七十年,尸身遭奸辱。据《搜神记》记载:七十余年,颜色如故,但肉小冷;群贼共奸通之,至斗争相杀,然后事觉。”

盗墓贼不仅会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还会对墓中的尸骨动手 - 天天要闻

盗墓贼盗墓现场

意思是,冯贵人死后70年不但尸体颜色依旧,跟活着时别无二致,就连体温都还略带一气。盗墓贼便见色起意,轮奸了她的尸体。在讨论轮奸顺序时,这群盗墓贼还大打出手,引发一场流血冲突,才导致盗墓一事被公之于众,其行为实在是令人发指。

盗墓贼不仅会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还会对墓中的尸骨动手 - 天天要闻

窦皇后画像

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桓帝“垂帘听政”的皇后窦氏因病去世,窦氏家族也因“外戚专政”的罪名随之被拉下了马。随后,她的族人全遭牵连,被关在牢房之中。大臣们便商量着还要不要举办窦氏的葬礼。最终,念在她太后的名分,大臣们便决定以贵人规格下葬窦太后,将她与冯贵人葬在同一陵区,不宜以太后身份与汉桓帝刘志葬在一起,以示对于外戚专政的惩处。

盗墓贼不仅会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还会对墓中的尸骨动手 - 天天要闻

窦皇后画像

当然,这一安葬方案一出就立马遭到了廷尉陈球的强烈反对,其中一个反对理由就是因为冯贵人的墓葬被盗,其尸体也被奸污,如果将窦皇后的尸体与冯贵人的尸体葬在一起,就会导致“魂灵污染”。所以,最终窦太后还是如愿以偿地与汉桓帝合葬在宣陵。

当然,历史上关于“掘坟辱尸”的手段也是越发残忍,在唐朝民间志怪集《广异记》之中,也详细描写了杨玄宗妃子刘华妃死后陵寝被盗尸首被污的事件。

盗墓贼不仅会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还会对墓中的尸骨动手 - 天天要闻

唐玄宗画像

刘华妃尸首被辱

据说,在唐开元二十八年,一位盗墓贼在打开刘华妃的棺木之后,发现刘华妃的尸身不仅没有任何的腐烂,其面貌还如同活人一般栩栩如生,就连四肢也还十分柔软灵活。所以,这盗墓贼顿时起了邪念,对刘华妃的尸体进行奸污。

更加惨绝人寰的是,这盗墓贼在奸尸之后们竟然还将刘华妃的手臂砍下,以取下她手臂上的金钏。为了防止刘华妃托梦给亲人来寻仇,他竟然拔去刘华妃的舌头,又将刘华妃的尸体侧立,将蜡烛插入其私密部位当做烛台,手段可谓是残忍至极。

盗墓贼不仅会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还会对墓中的尸骨动手 - 天天要闻

唐宫影视剧中的后妃

事实上,“掘坟辱尸”的行为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中都存在过。除了因色起疑的奸淫,或病态的“恋尸癖”以外,还有一些盗尸辱尸行为,竟然是为了盗取女尸配冥婚。在饥荒时期,甚至还有“扒开新坟吃尸体”的行为,实在是令人震惊。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破除封建迷信,提倡火化简葬,这些“掘坟辱尸”的行为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 天天要闻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迎来开通50周年。这条穿越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关于父女与宝成线的故事,也在这蜿蜒的铁轨上,清晰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