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对外开放是啥?不是让老外当贵宾 而是打出遍地打工人

2022年06月25日20:33:02 历史 1136


唐朝的对外开放是啥?不是让老外当贵宾 而是打出遍地打工人 - 天天要闻

唐朝是对外开放的国度,但唐朝的开放可不是让无缘无故让老外当贵宾,而是让周边的民族都服气,心甘情愿的给自己当打工人。

唐朝的对外开放是啥?不是让老外当贵宾 而是打出遍地打工人 - 天天要闻

高句丽王子是吧?唐朝的优惠不过是让他们当仪仗队领班,突厥王子也不过是给唐朝皇帝站岗放哨的保安。因为唐朝外族王子啥的真不稀罕,外族的真王子没有本钱也得不到优待。李世民就让26个异族君王下跪,给他打工的外族王子更是不计其数,给李世民在九成宫当保安的就是地道的突厥王子。

唐朝的对外开放是啥?不是让老外当贵宾 而是打出遍地打工人 - 天天要闻

他们分别是阿史那结社率、阿史那贺逻鹘,阿史那结社是突利王子的亲弟弟,贺逻鹘则是突利王子的儿子。突利王子又被叫做突利可汗,他的亲爹是围困过隋炀帝、投资过李渊始毕可汗,所以阿史那结社率、阿史那贺逻鹘可是24K的突厥王子。突厥人被唐军打败后,李世民也不客气,直接让他们当自己保安头目,阿史那结社率只混了个中郎将的官衔,心里很不服气,于是发动了对李世民的刺杀。

唐朝的对外开放是啥?不是让老外当贵宾 而是打出遍地打工人 - 天天要闻

这次行动失败并没有改变突厥王子们的命运,唐朝的政策依旧是谁有现成的骑兵可用,谁能和唐军打出高质量的配合,谁就能在唐朝得到重用,没有兵马没有军事才能,那就一边凉快去。阿史那杜尔、史大奈等突厥贵族都因此得到了重用,沦为唐朝牧马人的突厥人也不少。

唐朝的对外开放是啥?不是让老外当贵宾 而是打出遍地打工人 - 天天要闻

唐朝最顽强的敌人之一是高句丽,唐朝先后斩杀了先后斩杀了二十多万高句丽士兵,让高句丽三分之一的家庭失去了青壮年,还把近30万人高句丽人强行迁居到唐朝。高句丽的上层泉男生也被迫成了唐朝的打工皇帝,在高句丽境内有国内城等6城和人口十余万户,占了高句丽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看在他家族势力的份上,唐高宗才重用他们父子。泉男生的儿子泉献诚给唐军带路,帮助唐军击败了自己叔叔。泉献诚的武艺也超强,是唐军全军射箭第一名,因此唐朝皇帝举办封禅大典、阅兵时总喜欢让他们父子参加。

唐朝的对外开放是啥?不是让老外当贵宾 而是打出遍地打工人 - 天天要闻

高句丽平民大量加入唐军,影响了唐朝的历史。李隆基两次发动政变,参与政变的就是王毛仲、高德等高句丽遗民后代。王毛仲在两次政变后当上了辅国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内外闲厩兼知监牧使,是唐朝养马事务的总负责人,“北门奴官”势力都以他为核心。高句丽平民参军多,出的将军、军阀也多,除了高仙芝外,安史之乱前的幽州副节度使高钦德也是高句丽人后代,侯希逸、李正已这两个平卢藩镇军头也是高句丽人的后代。高句丽人加入唐军虽然也有跋扈军头,总的来说评价还不错,比粟特人安禄山要强得多。

唐朝的对外开放是啥?不是让老外当贵宾 而是打出遍地打工人 - 天天要闻

唐朝的对外开放是啥?不是让老外当贵宾 而是打出遍地打工人 - 天天要闻

唐朝对不服自己的吐蕃也不客气,别看两个帝国是亲戚,在200年时间内,唐军和吐蕃进行了91场战役,打得尸山血海,到唐朝打工的吐蕃军人也得到了重用。因为见惯了外族人,唐朝宰相李泌对外宾还不客气,他直接把那些常年滞留长安的外族王子都扔进了军队里。唐朝的尊严和开放是打出来的,而不是无原则讨好老外“惯出来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 天天要闻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迎来开通50周年。这条穿越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关于父女与宝成线的故事,也在这蜿蜒的铁轨上,清晰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