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皆知,下一句才是经典,它是什么?

2021年07月27日22:12:42 历史 1633

小时候我们经常被教育要学会团结,因为人多力量大,而大人们拿来教育我们的话往往是这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以说这句话已经是众人皆知了。不过实际上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那才是经典,你知道是什么吗?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皆知,下一句才是经典,它是什么? - 天天要闻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话的本意就是说虽然诸葛亮非常聪明,但是只要我们人多,一起思考,集思广益,最终就能想出超越诸葛亮的计谋,这话常常被用来告诉人们要团结一致,一起想办法,不要各行其是!

事实上,在这句俗语中,三并不是特指三个,而是泛指很多!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经常是用三来指代更多的意思。俗语中皮匠其实也并非是做皮子的工匠,而是指“裨将”,也就是古代军中的副将!为何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诸葛亮的职业来看。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皆知,下一句才是经典,它是什么? - 天天要闻

诸葛亮虽说是精通天文地理,但是他后期最主要的还是行军打仗,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也是军师,负责战场出谋划策,那么一个战场的谋士又怎么会和臭皮匠扯上关系呢?很明显,这种对应是错误的。而裨将乃是军中的副将,也要负责行军打仗,负责日常军队的指挥,甚至还会负责战略的制定,当主帅拿不定主意时,裨将也可以帮忙出谋划策,所以说才会有三个裨将一同出谋划策,便能顶得上诸葛亮的计谋这个说法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教育我们要团结一致,一起群策群力,那么大家知道这个俗语的后一句是什么吗?

一颗老鼠屎,必坏一锅汤

事实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后一句乃是一颗老鼠屎,必坏一锅汤!而这后面一句其实比前句还要更为经典!

一颗老鼠屎,必坏一锅汤,这句俗语其实也是来源于三国!关于它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马谡,一种说法是黄皓!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皆知,下一句才是经典,它是什么? - 天天要闻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可以说是成功率最高的一次北伐!自刘备打输夷陵之战后,蜀汉国力大减,以至于整个曹魏朝堂对蜀汉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蜀汉短期内根本无法恢复实力,于是他们把魏国的主力都调往了东边,去准备和东吴的作战了。哪知道诸葛亮天纵奇才,竟然短短数年就恢复了蜀汉的实力,并直接出兵进攻了魏国的陇右地区。当时魏国军队防备不足,诸葛亮很轻松就打到了陇右,整个陇右五郡直接投降的三郡,看起来诸葛亮已经是胜算在握了。

眼看诸葛亮来势汹汹,魏国急忙派出援军前来增援,诸葛亮也知道魏国必来援军,他此时需要的只是时间,于是他力排众议,选择让马谡统兵守卫街亭,阻挡魏军的援助步伐。结果马谡不据城力守,也不当道下寨,而是跑到山上去了,被张郃截断水源,打得大败,街亭失守!而街亭一丢失,诸葛亮就面临后路被断的危险,所以他被迫放弃了陇右,只能无奈撤退,原本胜券在握的北伐也宣告失败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皆知,下一句才是经典,它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此战中,最大的责任人便是马谡,要不是他瞎搞,街亭怎么会失守?北伐怎么会失败?于是后人总结出了一颗老鼠屎,必坏一锅汤这句俗语,用来形容团队中的败类,希望团队中尽早踢出这种人!

除了马谡的这种说法,俗语的来源还有可能是黄皓!黄皓是蜀汉的大宦官,深受刘禅的信任与重用,在魏国调兵遣将,准备进攻蜀汉时,姜维原本已经主动告知了刘禅,说出了魏国的异动,想要刘禅增兵,提早做出防备。结果他的请示被黄皓截留了,黄皓直接告诉刘禅不用担心,没啥大事,导致刘禅未能及时增兵防备,整个汉中被迅速攻占,蜀汉军队被死死压制在剑阁。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皆知,下一句才是经典,它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另外由于黄皓专权,搞得蜀汉内部离心离德,所以当邓艾兵临城下时,蜀汉内部竟然没人想要为国家尽忠,大多数人都是想的逃跑或者投降,可以说,完全是黄皓这颗老鼠屎把整个蜀汉朝堂的这锅粥给污染了,搞得大家都不愿意再为蜀汉卖命了!事实上,这句俗语就是意在告诉后人,对于团队中的老鼠屎,一定要及时清理,不然将会污染整个大环境,降低团队的战斗力!

结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意在告诉我们要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共同想办法,这样想出来的办法就有可能超过诸葛亮。而后一句一颗老鼠屎,必坏一锅粥则更为经典,意在告诉我们对于团队中的败类,一定要毫不犹豫清理,不然肯定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和谐与战斗力!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 天天要闻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时许,北京大兴天宫院。尹亚飞/新京报/视觉中国2025年7月,北京仿佛进入广东“回南天”,地铁通道的墙壁上甚至挂上水珠。东北地区也连日阴雨绵绵,仿佛进入江淮“梅雨”季。潮湿、闷热、黏腻的空气,让北方人感到陌生。“我们家现在讲粤语。”有人如是调侃。还有人说:“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乡的感觉。”另...
痛别!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闻

痛别!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时15分,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原院长、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岁。王祖耆1927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45至1948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52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电机系硕士学位后于美国西北大学任助教;1955年9月与钱学森同船回国...
沈从文婚外情长达8年,期间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谈谈 - 天天要闻

沈从文婚外情长达8年,期间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谈谈

1936年北平一个冬夜,大作家沈从文失魂落魄地敲响了总布胡同三号的大门。开门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着门外这位文坛好友,只见他一米六几的个子在寒风中微微发抖,脸上满是泪痕。能让写出《边城》这般纯净文字的男人,哭成这样,一定是天塌下来了。林徽因
外国船只插五星红旗避祸,国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 天天要闻

外国船只插五星红旗避祸,国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最近中东海域上演了一出"换旗求生"的戏码,在霍尔木兹海峡这片火药桶般的水域,外国商船们突然集体玩起了"变装秀"——清一色挂上中国五星红旗。 (在霍尔木兹海峡,大量外国船只悬挂五星红旗以避免....
郭永红任天津市委组织部部长 - 天天要闻

郭永红任天津市委组织部部长

7月9日,天津市委组织部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市委书记陈敏尔主持会议,宣布中央有关任职通知和市委关于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任职的决定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严的标...
以法之名:直到李人骏去救王彧,才知,洪亮被拍视频的真相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直到李人骏去救王彧,才知,洪亮被拍视频的真相

李人骏把万海定为黑社会,是因为王彧的指证。王彧在幕后老板陈胜龙和程子健的一番操作下,对万海做伪证,陈胜龙告诉他说是零成本,只需要诬告万海,就可以把万海手里的万川集散中心搞到手。但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随着姜红军和孙飞被抓,李人骏被约谈,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