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2020年07月22日08:30:36 美食 1027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爱吃面,围绕面及面食展开的烹调技艺也是相当了得。其实,福建人也非常擅长做面,九市一区都有自己拿手的面,最著名的如走向全世界的沙县拌面,还有福州线面、厦门沙茶面等等,可谓是“面面”俱到。

一碗面,不止于果腹,还凝聚着浓浓的乡愁与故乡的美好记忆。当福建的面食随着远逝的风帆,从原乡下南洋,同当地饮食习惯相结合,形成了有别于原乡并融入本土风味特色的美味。

据统计,福建有近1600万华侨华人,其中在东南亚超过1200万人。在东南亚,闽籍华侨华人主要分布在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特别是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都有冠以“福建”的面食,如新加坡“福建炒面”、“福建炒面”,吉隆坡、槟城的“福建面”,印尼棉兰也有“福建面”

那么,这些“福建面”,在风味上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小编就带你去马新印“尝尝”吧!


Hokkein Prawn Mee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Hokkein Prawn Mee

闽南侨乡各地,均购买海虾渗入面条中煮食,谓之‘吃虾(夏与虾闽南语同音)面’。海虾煮熟后变红,与红糟红色同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

——刘浩然《闽南侨乡风情录》


大马:浓淡相宜

大马的“福建面”,以吉隆坡和槟城为代表,尽管名字是一样的,但做法却有很大的差异。

吉隆坡(Kuala Lumpur)福建面是炒的,采用较粗的熟面,北马叫做“大肥面”、“大条面”或“大碌面”。炒时,厨师会加上黑酱油之类调味品,给人浓油赤酱之感,然后再加入如猪肝、猪肉、蔬菜等食材,最重要的是要加入“肉油粕”(猪油渣),它正是这道美食的灵魂所在。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吉隆坡福建面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寻味:金莲记

地址:吉隆坡茨厂街49号


▶ 槟城福建面

槟城(Penang Island)福建面是汤面,汤头以“狗虾”(黑白相间的虾,肉质较Q弹)的虾头及虾壳来炒香,捣碎成泥后,加上猪大骨及猪肉熬成汤,再添冰糖等调味料,煮好过滤掉虾壳杂物。

顾客点餐后,店家烫熟米粉、面、蕹菜(空心菜),倒进碗里,淋上高汤,佐料有赤肉、虾、鸡蛋等,有些会放肉骨,再撒些油葱、辣椒酱。汤面浮着一层红油,味道咸香兼甜又带有辣味。近年来,又衍生出“福建干”及“福建虾面炒”,前者即干拌(黑酱油干捞),后者为炒面。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寻味:三条路888

地址:槟城乔治敦三条路


星岛:清淡鲜香

新加坡的福建虾面,则类似槟城虾面,佐料有虾、肉骨及肉油粕,分干、汤两种,干的会有一碗虾汤来配,汤的如同槟城虾面,却少了浮在汤上的那层红油,也不似槟城的带甜偏辣,总体来说会比较清淡一些。

另有一种“炒虾面”(马来西亚柔佛州也有),也被称为“福建炒虾面”,不放黑酱油,呈白色,佐料有虾及肉等,并配上半粒桔子及叁峇辣椒酱,吃时拧上桔子汁,味道就极富有本地色彩了。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 新加坡福建面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寻味:南星福建炒面

地址:新加坡旧机场小贩中心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寻味:天天来福建炒虾面

地址:新加坡大巴窑西熟食中心(布莱德地铁站附近)


印尼棉兰:不煮虾,放封肉

印尼的福建面以棉兰市(Medan)为代表。棉兰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北部,是苏门答腊第一大城市,也是祖籍闽南的华裔聚居地所在。棉兰的华人占总人口20%,是印尼城市中中国味最浓郁的。

当地福建面,主要有封肉、卤蛋、虾、鱼丸、蔬菜等,面是干拌的,会送一碗清汤配面食。

▶ 棉兰福建面

不像大马、新加坡,棉兰的福建满汤头都没放虾,而是煮福建“封肉”(即豆油肉,当地叫babi hong)。

封肉,源于厦门同安,是当地传统的名菜。此菜将整块的肉装盆,加盖入笼蒸熟之,上桌才掀盖,所以叫作“封肉”。棉兰的福建面,以封肉的卤汁来拌面,做法颇有创意。确切地说,应该叫“福建封肉面”更合适。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同安封肉,色如同古铜,香气四溢。卤汁与肉加入面中,肉的醇香瞬间溢满整个口腔,无需太多的咀嚼,肉仿佛在嘴里“融化”开来。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寻味:棉兰唐人街


不论是星马,还是印尼,有着“福建”之名的面,风味上洋溢着浓郁的南洋风味,在福建原乡反而难找到这种炒法。但是,在福建,有立夏之日吃虾面的传统,本是应节美食,随着福建人下南洋,将其做成小吃售卖,在海外发扬光大成为著名的美食,算是慰藉胸中乡愁的最温情表达吧。

南洋有种“福建面”,在福建本土却找不到 - 天天要闻


来源:闽声传媒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梅子涵:乡下“诗经” - 天天要闻

梅子涵:乡下“诗经”

喝玉米糊糊的样子,我是小时候到乡下去玩,住在一个姨妈的家里见到的。她不是我真正的姨妈,但是我这样喊她,她是外祖母的一个亲戚,人口多,小孩多,我喜欢在她家住,没有跟着外祖母住别处。那是一个年代的食物和情景,我却从那个年代到这个年代记了很多年,
大火一炒,又香又嫩,搭配发面饼,太好吃了 - 天天要闻

大火一炒,又香又嫩,搭配发面饼,太好吃了

都说夏天烧烤和啤酒是绝配,我虽然不喝酒,但是喜欢吃烧烤。所以想吃了就自己在家做点。家庭烧烤做法很灵活,如果室外有地方,可以用烧烤炉。室内的话用烤箱、空气炸锅,平底锅都可以做。我今天用的就是平底锅,做起来简单快速,味道也非常不错。再烙几张无油
仙桃酒席——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真正做到了光盘行动 - 天天要闻

仙桃酒席——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真正做到了光盘行动

早就在网上听闻仙桃酒席的大名,食材简单又上档次,主家挣足了面子,宾客又吃得开心,像这样的省钱办大事的模式值得全国推广。最近有幸去仙桃吃了一顿酒席,酒席上的菜品简直让我大开眼界。第一道菜毫无疑问就是花生米,但在其它地方花生米不能算一道菜,只能
最近很火的梅菜大肉粽,没有想到这么好吃,太香了! - 天天要闻

最近很火的梅菜大肉粽,没有想到这么好吃,太香了!

最近很火的梅菜干肉粽在梅州要卖到十几块钱一个,还是自己在家做,馅多料足还新鲜。我儿子说特别香超好吃。我家那两个小子总说五花肉的肥肉太多了,不喜欢。今天我就用了前腿肉,这里是两斤。·先给它切成厚块,特别长的就给它再打横着切一刀,像这样子,有带
2.74万亿元、25.62万家……数据见证我国“舌尖上的大市场”蓬勃兴旺 - 天天要闻

2.74万亿元、25.62万家……数据见证我国“舌尖上的大市场”蓬勃兴旺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月22日公布一季度食材供应链运行数据。随着经济回升向好,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一季度食材供应链市场规模稳步扩容,实现稳健开局。 今年一季度,食材消费市场规模为2.74万亿元,同比增长2.98%;食材流通规模为1.76万亿元,同比增长3.17%。食材市场活力强、韧性足。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甜咸党都要看!哪些人不宜吃粽子 “食用说明”请查收 - 天天要闻

甜咸党都要看!哪些人不宜吃粽子 “食用说明”请查收

端午节临近又到了一年一度粽子甜咸博弈白热化的时候粽子不仅可咸可甜还可方可尖粽子的“N”种形态你知道几个一起来了解 粽子的奇妙打开方式 天津炉粽子外皮酥脆、内馅软糯香甜内蒙古奶皮子粽子奶香浓郁、酸甜交织星空粽子颜值爆表,让人一眼沦陷……粽子虽然美味但也不能“狂炫”如何健康吃粽子?这些注意事项先提前预习 1...
“蟹”逅初夏,苏州限定美食“六月黄”已上市 - 天天要闻

“蟹”逅初夏,苏州限定美食“六月黄”已上市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邹晔 记者 高达)“忙归忙,勿忘‘六月黄’”。在苏州,吃蟹不一定要等到秋风起。5月22日,现代快报记者获悉,鲜香美味的“六月黄”已经提前悄悄爬上了苏州市民的餐桌,批发价格和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给食客们带来夏日限定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