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人:一个人最后的悲剧,不是没钱,而是家庭出现这三种状况

2023年10月24日21:22:06 情感 1060

人们常说“谁的晚年不是一场血雨腥风”,不管年轻的时候有多么风光,多么地家财万贯,可终究逃不过生老病死,逃不过岁月无情,也逃不过人性。

到了晚年,褪下那些外在的光环后,所有人都要面对同一个问题:养老,而问题的本质是:怎么养老?该靠谁来养老?

有退休金的人可能会说:我有退休金,怕什么,确实,相对于普通老人来说,他们还有更多的选择,即便子女不孝,他们也有退路,可以请保姆来伺候自己,也可以去养老院。

可他们忘了,就算是请保姆或去养老院,就真的可以安享晚年了吗?除此之外,那些没有退休金的老人又该怎么办?

70岁老人吴奶奶一名退休教师,每月有快8000的退休金,对一个老人来说,8000的退休金根本就花不完,可她的晚年依然过得不幸福,从而她得到一个结论:一个人最后的悲剧,不是没钱,而是家庭出现以下这三种状况。

70岁老人:一个人最后的悲剧,不是没钱,而是家庭出现这三种状况 - 天天要闻

吴奶奶是村里唯一的一名老师,作为一名老师的身份来说,吴奶奶无疑是非常优秀的老师,可作为一名母亲来说,她无疑是不合格的。

听说吴奶奶曾经是一名知青,后来恢复高考后,她本来可以考回城里的,但是,大学毕业后,她还是回到村里,继续教村里的孩子读书。

正因为有吴奶奶的付出,村里出了很多大学生,村里人为了表示对吴奶奶的尊敬,无论男女老少都习惯叫吴奶奶“吴老师”。

可能很多人都忘了吴奶奶本来的名字了,可只要提起某某村的吴老师却是无人不知。

很多人都说吴奶奶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学生的身上,从而忽略了家庭和孩子,没有尽到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责任。

她的两个儿子都不太成器,老大整天游手好闲,初中都没读完就辍学了,在各个村里转悠,吴奶奶经常能接到别人的投诉。

老二同样好吃懒做,哪怕有老婆孩子了,却还是向父母伸手,一家三口都在啃老。

很多人都为吴奶奶抱不平,说:那么好的一个老师,怎么就生了这两个不成器的“东西”。

其实,在教育两个儿子上,吴老师没少下功夫,她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对儿子的要求非常严厉。

70岁老人:一个人最后的悲剧,不是没钱,而是家庭出现这三种状况 - 天天要闻

可是,她不但没有把儿子教好,甚至还惹来了儿子的怨恨,老大总说:她除了知道打我骂我,逼着我写作业之外,还知道什么?

老大变得非常叛逆,而老二同样在吴奶奶的“严母”下,变得懦弱,缺乏主见,对生活更缺乏热情,不懂得去思考,一切都以吴奶奶的话为标准。

至于吴奶奶的丈夫,像个隐形人一样,没多少存在感,几乎没有人提起他。

也许正因女强男弱,使得吴奶奶越来越强势,甚至可以说是霸道,在家里绝对是说一不二。

这样要强的一个人,感觉就在儿子身上栽了跟斗,她所有的骄傲在儿子面前都成了笑话。

也许是心里太苦闷了,也许受到的打击太大了,吴奶奶变得越来越不近人情,甚至还把自己的不如意迁怒到丈夫身上,常常把丈夫当出气筒。

而她丈夫刚开始还能理解她,体谅她既要上课,还要兼顾家庭,可时间长了,丈夫也累了,特别是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得不到认同,反而还要被嫌弃时,丈夫的心也冷了,渐渐地,夫妻之间越走越远。

后来,吴奶奶退休后就跟着二儿子住到镇上,而她的老伴却不愿意跟吴奶奶一起,老伴说:你不是一直嫌我丢人吗?嫌我没本事,还要吃你的喝你的,天天数落我,如今,我们都可以耳根清静了,你去享你的福,我种我的地,大家各过各的日子吧。

从那以后,吴奶奶就很少回过,哪怕老伴病了,她也没有回过去,十几年来,夫妻之间虽然只隔着短短的30里路,可两人见面的次数五个手指头都用不完。

其实,吴奶奶一直都在等老伴先向自己服软,可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强势已经严重伤害到夫妻之间的感情,甚至已经让老伴快要喘不过气了。

两人之间的婚姻关系,已经是名存实亡。

除此之外,吴奶奶和娘家的兄弟也几乎断绝了关系,很多人都说吴奶奶年轻的时候爱管事,每次回娘家都喜欢对哥嫂指手画脚,埋怨哥嫂没把父母照顾好。

70岁老人:一个人最后的悲剧,不是没钱,而是家庭出现这三种状况 - 天天要闻

正因为她的“多事”,不仅仅只是哥嫂不欢迎她回娘家,连父母都说:你只是出嫁的女儿,你有你的生活,我们有我们的生活,你为什么总喜欢去指责别人而不懂得反省自己?你越界了!

可吴奶奶并不觉得自己有错,反而认为父母辜负了自己的一番好意,甚至还觉得父母偏心哥嫂。

对如此不讲理的女儿,父母直接说:以后你还是少回来吧,你一回来就让全家都不得安生,我们老了,经不起你这么折腾。

哥嫂也同样说:你要觉得我们没把父母照顾好,不放心的话,你就把他们接走,要么你就给我闭嘴。

那时候的吴奶奶也许是太年轻了,缺乏圆滑,更不懂人情世故,非常的自我,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听不进其他人的声音。

娘家父母去世后,她的哥嫂就对外宣称要和她断绝关系,这些年,吴奶奶和哥嫂之间也真的没有来往过。

本来吴奶奶觉得无所谓,自己哪怕老了,走不动了也会有退休金,这给了她莫大的底气,让她莫明的相信自己的晚年肯定不会差到哪去。

可是,当她孤独地躺在病床上,不但没有照顾她,甚至连住院费都交不起时她才发现,原来自己一无所有,过得这么悲哀。

70岁老人:一个人最后的悲剧,不是没钱,而是家庭出现这三种状况 - 天天要闻

躺在病床上回顾这六七十年所走过的路,她默默地流下了倔强的泪水,同时,也为自己的悲剧总结出以下三点:

一、没有教育好子女。

虽然说“养儿难防老”,但是,对大部分普通的老人来说,养老还是要靠子女,特别是那些没有退休金的老人,除了依靠子女赡养,他们没有其他路可走。

从这一点上,晚年生活的质量离不开子女是否孝顺,而子女是否孝顺,大部分取决于亲子关系是否亲密。

可能有人会觉得“孩子是我生的,他就应该孝顺我”,可事实是:如果父(母)子之间缺乏感情,那么就不可能有孝顺,最多只是义务。

所以,在我们希望儿子成龙成凤的同时,也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多和孩子交流,而不是只看成绩,只懂得和孩子提要求。

文中的吴奶奶就是最好的例子,她觉得自己既然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就不可能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可她忘了对儿子而言,他们更想要的是“母亲”,而不是“老师”。

只是,吴奶奶太骄傲,或者说太固执,不愿意低下头去看看孩子的需求,以至把儿子推得越来越远。

这是她的第一个悲剧的主因。

70岁老人:一个人最后的悲剧,不是没钱,而是家庭出现这三种状况 - 天天要闻

二、没有及时修复和丈夫的关系。

都说“少来夫妻老来伴”,可见到了晚年,身边还有一个老伴的话,绝对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老年朋友,明明都七老八十了,却还不忘给自己找个伴。

如今生活,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子女长大成家后,各有各的工作和生活,能陪在老人身边的可以说是廖廖无几。

而这时候老人往往只能彼此互相作伴,甚至有些老人在经历过身边只能对方后,感情变得更好了,更舍不得对方比自己先走。

而文中的老人却不懂得修复和丈夫之间的关系,明明可以互相搀扶,却过着谁也不理谁,当对方不存在,错过了一起到老的机会。

这是她第二个悲剧的主因。

70岁老人:一个人最后的悲剧,不是没钱,而是家庭出现这三种状况 - 天天要闻

三、没有处理好和娘家哥嫂的关系。

很多人都知道娘家几乎是每个女人最安心的归属,特别是父母不在之后,娘家的兄弟姐妹是我们存在这个社会在最好的见证。

和我们相伴最长的人就是兄弟姐妹,父母会先我们而去,而我们会先子女而去,至于另一伴,也只是人生的下半场,只有我们的兄弟姐妹,不但有血缘关系,在时间的维度上,也是最长情的陪伴。

有时候,并不是遇到困难才需要找兄弟姐妹,而是某个瞬间突然想起儿时的时光,或者已经去的父母时,兄弟姐妹就是我们最好的倾诉对象。

有时候无聊或需要陪伴时,特别是虚弱时,有个人能陪自己说说话或打打气,这就足够了,并不是要得到对方的照顾或物质上的帮助才算关系好。

就像文中的老人,假如在她最孤独无助时,哥嫂能够去看望她,陪她聊聊家常,这何尝不是某种意上的安慰和满足。

可她却和娘家哥嫂都断了关系,在她需要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来看望她,当她醒悟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这是她老三个悲剧主因。

以上是笔者个人观点,不喜请留情,谢谢!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爱上一个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结局,往往指这些 - 天天要闻

爱上一个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结局,往往指这些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在情感的道路上,人们偶尔会误入复杂的境地。爱上有家庭的人,内心纠结与挣扎丛生。不少人在这份特殊的情感中徘徊,以为能坚守出别样美好,却不知这常是布满荆棘的迷途。其实,这份爱看似热烈,却可能不经意间灼伤自己与
因果定律:人生的恶果,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 天天要闻

因果定律:人生的恶果,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老子云:“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人们日常行事时,常因冲动或欲望,做出损人利己之事。可他们没意识到,这背后藏着因果关联。我们总觉得自己行为,不会有严重后果,可事实并非如此。世间万物,都遵循因果定律。种下什么因,就会收获什么果。
与人相处时,在这些情况下,要学会“装傻” - 天天要闻

与人相处时,在这些情况下,要学会“装傻”

人们常说:“难得糊涂。”在人际交往里,不少人一门心思事事精明,处处显摆自己聪明。但其实,真正的智慧,并非锋芒毕露,而是懂得适时“装傻”要是。一门心思追求精明,事事都较真,往往会把自己拖进没必要的纷争和困扰中。“装傻”就像人际交往的润滑剂,能
请记住,以下这些事是躲不过的,要学会勇敢面对 - 天天要闻

请记住,以下这些事是躲不过的,要学会勇敢面对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漫漫人生路上,不少人总想逃避一些事,在逃避中混日子。然而,一味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困境紧紧相随。要是总选择躲避,那些问题就会像雪球,越滚越大,最终将自己吞没。这些躲不过的事,就像横在人生路上的巨石,
关系中如果出现这些冷漠反应,要学会自我保护 - 天天要闻

关系中如果出现这些冷漠反应,要学会自我保护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人与人相处时,一些冷漠反应,正悄悄啃噬着关系的美好。很多人在关系里,面对冷漠行为,选择默默忍受,期望用包容化解。然而,一味忍受,并非总能改善关系。有时,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深困境。
一个男人想你了,可能不会说,而是默默这样做 - 天天要闻

一个男人想你了,可能不会说,而是默默这样做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情感天地里,爱意的表达,并非总是直白倾诉。有一种含蓄深沉的情感,通过无声行动,缓缓流淌。人们常认为,情感传达,需直白言语。却不知,有一种思念,藏在心底,通过行动展现。要是男人只用言语,表达想念,没有实际
人们在关系中较劲,往往绕不开这些心理需求 - 天天要闻

人们在关系中较劲,往往绕不开这些心理需求

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人与人相处构成的关系,恰似这承载万物的水。它看似平常,实则蕴含诸多复杂的心理需求。多数人在关系里频繁互动,却未深入探究背后的心理动机。我们常常匆匆前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渴望。
真正的灵魂伴侣,往往在这些方面有默契表现 - 天天要闻

真正的灵魂伴侣,往往在这些方面有默契表现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情感世界里,人与人相处姿态万千。许多人在寻觅伴侣的路上徘徊,渴望找到契合的灵魂。不过,并非同行之人都能成为灵魂伴侣。真正的灵魂伴侣,会在特定方面展现奇妙默契。要是相处中缺了这种默契,即便朝夕相对,心灵间或
世上最好的男人:我平凡又伟大的父亲 - 天天要闻

世上最好的男人:我平凡又伟大的父亲

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有一个就足够了,而这个人,就是我的父亲。 都说最温暖的是心灵的港湾,最温情的莫过于父母之爱。父亲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写满了真实与深情。悠悠父爱,恩重如山,父亲脸上的一道道皱纹,都是我成长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