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住小旅馆,两儿子争着养老他却有家不能回,邻居一语道出真相

2021年10月12日19:53:03 情感 1070

都说人老了难,难就难在儿女不孝顺,晚年生活犯了难。人老了,身体机能下降了,导致疾病缠身。

老父住小旅馆,两儿子争着养老他却有家不能回,邻居一语道出真相 - 天天要闻

子女们忙于工作,而不能经常来看望老人。此时,老人除了身体上的病痛之外,还要忍受精神上的折磨。

他们往往无法排解的是痛彻心扉的寂寞,渴望儿女能陪伴在身边,可现实往往差强人意。

以下这位老人的经历告诉我们,处于这个时期的老人应该怎么做?

我叫邓太平,今年86岁,孤身一人。一套小居室被大儿子霸占了,我租住在小旅馆里。

大儿子邓先住在家里不想走,我只好投靠小儿子。

小儿子邓飞本来是有妻子的,因为他喜欢赌博,不求上进,妻子一气之下,有一天突然消失不见了。

他到处去寻找也没找到,从那以后,他神经受到了刺激 ,整天疯疯癫癫的。

他没有工作,靠吃低保生活,我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工资,除了房租以外,剩余的都贴补给小儿子了。

那么,大儿子为什么霸占老父的房子不愿意走呢?他说出了理由让人吃惊!

他说,老父亲一辈子结了五次婚,妈妈是老父亲的第二个老婆。老父亲婚后三年就被她生病了。

母亲去世后,老父就把他送给乡下的姑姑抚养,姑姑家条件很差,连饭都吃不饱。

母亲走后三年,他就娶了新老婆,就是邓飞的妈妈,后来,邓飞的妈妈也生病去世了。

老父住小旅馆,两儿子争着养老他却有家不能回,邻居一语道出真相 - 天天要闻

他接着又找了几个老婆,这些老婆大多是他请的保姆,最后,大多数都成了他的老婆了。

邓先说,老父别的本事没有,就有讨女人喜欢的本事。

老父后来还有了一个女儿。长大后嫁到了外地。她似乎对老父有一肚子的意见,从来没回过娘家。

老邓年轻时很风光,考上了中南大学。毕业后一直任教,可谓桃李满天下。然而,他的几个子女却没有一个成才的。

对于他的所作所为,儿女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老夫身上,儿女们能学到什么呢?最后导致亲人之间毫无亲情可言!

对目前的局面,邻居说出真相:老邓不学好,对家庭对子女不负责任,最后就造成这样的后果!

老父住小旅馆,两儿子争着养老他却有家不能回,邻居一语道出真相 - 天天要闻

老郑自己也承认,在邻居心目中他名声不太好,他对自己的所得所为心里也有数,可他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呢?

最后,他在纸上写下“子不教父之过”几个大字,表明自己的悔恨之心。

老父的两条腿走起路来特别疼痛,来回都是靠小儿子背着的。邓飞背着老父亲去找邓先。

邓先说,他想好好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可父亲不愿意跟着他生活。

他说,父亲有些偏心,跟小儿子一起生活,就是想把退休金都贴补给他。

而邓飞则说邓飞想和老父在一起,也是想要他的退休金。两个儿子为了争养老父亲吵了起来,各自说出对方的种种不是。

邓飞气得背起老父亲就走,邓先死死抓住他,不让他走,可他一把把邓先推倒在地。

老父住小旅馆,两儿子争着养老他却有家不能回,邻居一语道出真相 - 天天要闻

这就是两兄弟的做法,都40多岁的年龄了,干什么不能挣钱养活自己?非得要争父亲的那点退休金呢?可悲啊!

回到家,老父亲的腿疼得受不了,准备到医院治疗。他就拿了存折到银行去取钱,结果让人对他吃惊!

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存折里的12万元不翼而飞了。工作人员仔细查验后发现钱都被邓先取走了。

老父住小旅馆,两儿子争着养老他却有家不能回,邻居一语道出真相 - 天天要闻

老父亲随即找到郑先,质问他为何私自取走存款?邓先不承认是他取的,说是保姆取了给他的,保姆还说,老父做的事她都说不出口。

不管怎么说,儿子不经过父亲的同意,私自取走他的存款是不对的,为此,小儿子准备和老父一起把邓先告上法庭,让他把钱退回来。

对于这个大儿子,老父亲彻底失望了,他一气之下要把房子卖掉,小儿子也同意这么做。

邓飞说,卖掉房子给老父6万元,剩下的钱加上邓先花的那12万,两兄弟平分。

最后,为了息事宁人邓先承认自己的错误,愿意从家里搬走,先让老父亲住着。

邓先跪在老父面前请求他的原谅,恳求他今后分配财产时,要考虑到自己唯一的孙子,能够多分一些。

邓飞说他还年轻,还要娶媳妇成家,不能都分给邓先。

老父亲默然地看着两个儿子,不知如何是好。

从老人与两个儿子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两个儿子都和老人在一起,就是想要老人的退休金。

老父住小旅馆,两儿子争着养老他却有家不能回,邻居一语道出真相 - 天天要闻

两个儿子都绞尽了脑汁 ,大儿子干脆就赖在家里不走,还偷偷把老人的存款取走。

邓飞为了得到老人的退休金,不惜和老大闹翻,父子、兄弟之间已经没有了亲情。

老父亲为了自己,一生讨了五个老婆,而对子女缺乏应有的教育,让他们人到中年仍想靠老父的退休金去讨生活。

作父母的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一言一行都感染着自己的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一定要有个标准。

所以,作父母的不光要抚养孩子长大,还要培养他们成才,这样家庭才能和睦。儿女事业有成,老人才能安享晚年啊!

作父母的要提前规划,否则,儿女不孝,晚年凄凉,到时候又找谁说理去?

你们说,老人晚景不好到底是谁的责任呢?家里有不自尊的老人,儿女们应该怎么办呢?

大家好,我是一亩情感园,关注我,让我们了解男人,解读女人,每日有更新。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人生最大的悲剧,是70岁才看懂这4个字 - 天天要闻

人生最大的悲剧,是70岁才看懂这4个字

“晚了”二字,最是诛心七十岁那年,老李躺在病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儿女们轮流守着,孙子孙女偶尔来看一眼,病房里堆满了果篮和补品,可他却突然笑了——笑得苦涩,笑得无奈。
感谢年轻时候疯狂存钱的自己 - 天天要闻

感谢年轻时候疯狂存钱的自己

这是爱吃糖的猫cat第438篇原创文章作者|爱吃糖的猫☻hi,我是你们的猫姐,今天是我不上班的第109天。和我一起失业的,还有前公司的一个小姐妹,她比我早两周离开公司,也就是在今年的一月左右,当时赶上了过年,她就收拾行李提前回家了。
婚姻的扎心真相:谁讲理,谁就输了 - 天天要闻

婚姻的扎心真相:谁讲理,谁就输了

“鱼要讲水,人要讲理。”很早的时候,我们就被这样的心灵鸡汤喂养——“讲理走遍天下,不讲理寸步难行。”于是,与陌生人讲道理,与朋友讲道理。然而,当我们踏入婚姻的殿堂时,却发现,那些条条框框的“道理”似乎失灵了。环视身边,很多失败的婚姻就是败给
大龄单身男女,开始在直播间连麦相亲 - 天天要闻

大龄单身男女,开始在直播间连麦相亲

#头条创作挑战赛#☉作者 | 暮岁十点读书会出品相亲这个标签,曾与奇葩经历、焦虑吐槽等内容紧密绑定。无数年轻的单身男女,或是迫于家里的压力,或是无法拒绝熟人的介绍,纷纷踏上了相亲之路。
年纪越大,桃花运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气” - 天天要闻

年纪越大,桃花运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气”

有人认为,男人的魅力如流星,随着年华老去便会黯淡。我却认为,真正有魅力的男人,越到中年,越显现出独特的吸引力和成熟魅力。他不是靠外表博得好感,而是凭借底气、才气与和气,把岁月沉淀为自己的财富。年纪越大,越像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每翻一页都令
人到中年想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现实吗? - 天天要闻

人到中年想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现实吗?

有位作家曾说过:无论男女如果没有独自生活的能力,没有人会成为你生命中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才是最终的庇护所。女人要明白,真正的幸福是靠自己完成的,与他人无关,有一个爱你的人是福气,能够爱自己则是能力!深以为然,发现了吗?
父母死了不报丧,更不通知亲朋好友,不大操大办,对吗? - 天天要闻

父母死了不报丧,更不通知亲朋好友,不大操大办,对吗?

家中长辈死了不报丧,更不通知亲朋好友,不大操大办,这做法对吗?生活往往充满了无法预料的复杂与冲突,尤其是家中长辈离世,亲情,责任,习惯和现实之间的拉锯,往往让人无法喘息。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无情无义,太可怕了,父母死了也不报丧,不通知亲朋好友,
带外孙10年,女婿说养老不关我事,我收回房,让女婿全家睡大街 - 天天要闻

带外孙10年,女婿说养老不关我事,我收回房,让女婿全家睡大街

十年辛劳换寒心晨光透过纱窗洒进厨房,陈玉兰揉了揉发酸的肩膀,将刚蒸好的小笼包端上餐桌。案板上,剁碎的猪肉还带着新鲜的凉意,那是她今早五点就去菜市场挑的前腿肉,为的就是让小宇吃上一口热乎的鲜肉包。“妈,小宇校服找不着了!” 苏晓雯的喊声从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