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窃私语:比“性无能”更可怕的是“爱无能”

2021年09月03日18:58:14 情感 1496

窃窃私语:比“性无能”更可怕的是“爱无能” - 天天要闻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爱无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一个网友的回答点赞很高,他说:

单身是一件会渐渐习惯的事。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自己去玩,最后你会忘记爱情,忘记爱情带给你的感动。时间久了,会带有雌雄同体的属性,学会自我温暖,你把自己照顾得很好,不再需要爱情,也失去了爱的能力。

现在的人,似乎越来越喜欢独处,不愿意交朋友,也不想谈恋爱。

享受一个人的狂欢胜过一群人的孤单。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爱无能”。顾名思义也就是没有爱的能力。

(1)

窃窃私语:比“性无能”更可怕的是“爱无能” - 天天要闻

什么是爱无能呢?

听过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解释,说得很到位:

爱无能就是没有能力与人相处,没有欲望与人相爱,没有了爱的生活,缺乏温暖,像一堵冷冰冰的墙,虽然结实却让人没有想接近的欲望。

简单地说,爱无能者就是一群不具备爱的能力的人,他们不允许自己去爱。因此,不会将自己调整到可以爱的这个位置上去。

有一个朋友谈恋爱总是不超过三个月就要分手。

一段关系中,对方的一点温暖,一点点好就能够让她动心,但是容易动心,更容易放弃。

只要觉察到一丝不对,她立马就提出分手,而且走得很决然。

其实她自己也不想这样,甚至对于每一个被分手的男友心存愧疚,但就是没办法坚持下去。

还有一位朋友,生性薄凉。一开始大家只是以为她不善交际,后来才发现,她对所有人都不冷不热的,亲人、同事、恋人.......

经过了解才发现,因为父母工作原因,她们从小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偶尔还借住在亲戚家,也很少享受到父爱母爱的温暖。

久而久之,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状态。

(2)

窃窃私语:比“性无能”更可怕的是“爱无能” - 天天要闻

想爱不敢爱,想爱又怕受伤害,这大概就是爱不能的表现吧。

有人说:爱无能者,都是亲密关系里的“逃兵”。

他们自我否定,缺乏安全感,认为真实的自我不值得被爱。

曾经看到一个案例,网友小青情人节收到了男友送的礼物,是一条价值不菲的项链,这个项链小青喜欢了很久都没舍得买。

收到男友的礼物,她很开心,可是很快小青就开始感到不安。

这么贵重的礼物该不该收?自己是不是要回馈一个更贵的礼物?男友花费这么多会不会有负担?

好好的一个情人节,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后来通过咨询发现,小青从小就被父母要求要懂事,如果哪件事做得让父母不满意,他们就会指责她,嫌弃她,甚至恐吓要抛弃她。

她从小就很少对父母提任何要求,也从不去麻烦他们,遇到任何问题都会自己尽量解决。

因为从小到大,没人为她付出过,所以小青内心深处不允许别人爱自己更多。

她不懂如何爱,也不懂被爱的滋味。

(3)

窃窃私语:比“性无能”更可怕的是“爱无能” - 天天要闻

这几年特别流行的词就是“原生家庭”和“童年阴影”。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一句话:“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

可以说,成年以后的大多数问题都来源于原生家庭。

而且,主要来源于你与父母的关系。

我们的文化一直倡导“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然而事实却是:天下无不是的孩子。

孩子出生时是一张白纸,画成什么样主要还是在于父母。

一个人的前半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多。

孩子幼年时期所有的一切都是来源于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依靠,也是孩子最信任,并且无条件爱的人。

但是人们又很难意识到,与父母的关系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4)

窃窃私语:比“性无能”更可怕的是“爱无能” - 天天要闻

雨果说过:“人间如果没有爱,太阳也会灭。

爱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它可以使万物散发出勃勃生机。

如果可以,希望你勇敢接受,去体验,去释放自己。

如果你感觉到自己缺乏爱的能力,在一段关系中没有享受到丝毫的快乐。

这个时候,你就要尝试打开自己的内心,跟伴侣、朋友、家人充分地沟通。

只要你愿意改变,幸福就一定会来敲门。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男人在你面前有这3种行为,说明他爱你很深 - 天天要闻

男人在你面前有这3种行为,说明他爱你很深

真正爱你的男人,不靠嘴说。他的爱,藏在细节里,落在行动中。很多女人在关系里患得患失,其实不是因为不够爱,而是迟迟等不到一个明确的回应——他到底有多在乎我?其实判断一个男人爱不爱你,从不复杂。他若真情深重,会在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中,把你摆在
身上有这3个特征的女人,即使长得一般,男人也爱到着迷 - 天天要闻

身上有这3个特征的女人,即使长得一般,男人也爱到着迷

一个女人能不能吸引男人,从来不只看外表。真正让男人动心的,是一种深入骨子里的气质,是她身上那种让人一靠近就放松、想靠近的能量。你不必多美,也不需要多完美。能让一个男人心甘情愿爱下去的,是那种让他“离不开”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往往藏在你自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