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澳大这边闹出了个大动静。说白了就是从2025/2026学年开始,压根儿不收内地那些搞国际课程或者拿着境外考试成绩来报考的学生了。这事儿一出来可就在教育圈炸开了锅,搞得人心惶惶的。具体来说吧,明年5月6号到6月26号这段时间,你要是内地考生,别想着拿什么OSSD、DSE、A-Level、AP、IB这些花里胡哨的成绩来报考。这事儿可不是开玩笑的,澳大是动了真格的。这政策一出台,那些正在读国际课程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可就坐不住了。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吗?原本以为国际课程能开个后门,现在可好,门儿都给焊死了。
这一棒子下来,高考成绩反倒成了香饽饽。你说这事儿闹的,搞得那些花大价钱上国际课程的家长们现在直挠头,感觉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澳大这回可是玩真的,政策划线划得明明白白。说白了,就是把内地学生跟其他地方的学生给分开对待了。香港、台湾那边的学生,包括海外的,该用什么成绩申请还是用什么成绩,压根儿没变。可内地这边,除了高考成绩,其他都不好使了。这么一搞,直接把那些想走捷径的路给堵死了。有意思的是,澳大也不是完全不讲道理。他们把规矩定得死死的:必须通过官网报名,一点儿都不含糊。
这么做也是为了杜绝中间商赚差价,免得又整出什么幺蛾子来。这政策看着简单,其实门道可不少。说白了就是内地考生只认高考这么个简单道理,但这一刀切下去,可就把不少人的如意算盘给打碎了。这事儿说到底还得从澳门科技大学那边说起。2024年11月那会儿,一下子抓出20多个交假DSE成绩的,这不是小打小闹了。澳门警方一查,好家伙,一共24个内地生都牵扯进去了,抓了4个,另外20个早就溜之大吉了。这帮人也是够狠的,直接找网上中介把假学历给整出来了。这事儿说新鲜也不新鲜,香港那边早就闹过了。
2024年7月的时候,香港就逮着两个内地女的,一个24岁一个34岁,就干这个的,专门给人搞假材料,什么成绩单啊,外语成绩啊,课外活动啊,啥都敢造。更绝的是港大经管学院那边也出事了。2024年5月的时候,就因为有人抄袭作业,结果一查,好嘛,一串人的入学材料都是假的,什么国际学历啊,成绩单啊,外语成绩啊,全都是纸糊的。这一连串事儿搞下来,谁还敢掉以轻心?这不就跟多米诺骨牌似的,一个倒了全都要倒,最后澳大这边也不得不出手了。
说到查证这事儿吧,高考成绩查起来容易,跟玩儿似的,网上一查就完事。可这国际成绩就麻烦了,跟抓迷藏似的,东家查查西家问问,费时费力不说,还不一定查得准。这些中介也是够损的,在网上打广告说得天花乱坠:保录、花钱就能上、不要语言成绩,听着就不靠谱。可偏偏就有人信,花个几十万就想买个保底,这不是钻空子吗?关键是这些中介太能忽悠了,把这事儿说得跟买菜似的简单。你说这些高校招生政策是挺灵活,但也不是让你钻空子用的啊。结果倒好,有些人觉得只要给够钱,什么都好说,这不是把自己往坑里推吗?
再说这些中介机构,打着留学的幌子,干着造假的勾当。你说这些学校查证是难,但也不是不查啊。这不就跟玩火似的,早晚要出事。澳门城市大学这边先发制人,直接放了个大招,甩出份《严正声明》。说白了就是:招生这事儿,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招生处来办,别的机构都给我靠边站。更狠的是,他们直接点名道姓,一口气曝光了22家所谓的留学委托机构。这操作可够硬气的,就差没直接说你们都是骗子了。香港那边动作也不慢,立法会的人已经坐不住了,嚷嚷着要改革那套评审程序。
这不就是给自己打补丁嘛,免得再让人钻空子。这一通组合拳打下来,那些打擦边球的机构算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回可不是开玩笑的,港澳两边都要动真格的了,看谁还敢玩花样。这一波政策调整下来,高考这张金字招牌算是又硬气了。那些原本想靠国际课程走捷径的,这下可都得掂量掂量了。说白了,这次变动可不是闹着玩的。原本那些花大价钱上国际课程的,觉得自己多条路可走,现在可好,路是越走越窄了。这不,不少国际课程的竞争力直接就被打了折扣。招生这块儿也得重新洗牌了。
以前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肯定是行不通了,现在得讲究货真价实。这一来二去的,整个招生制度都得跟着变。最搞笑的是,那些原本觉得国际课程能当个敲门砖的,这会儿怕是要犯难了。这不是把人往高考独木桥上逼吗?但话说回来,与其花钱走歪门邪道,还不如老老实实准备高考。造假这事儿在港澳可不是闹着玩的。香港这边要是给你逮着了,最高能判14年,这可不是吓唬人的。澳门这边虽然看着没那么狠,但也够呛——按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第244条来算,伪造文件最高能判3年,要么就是掏钱交罚金。
这不是小打小闹的事儿了,是真能进去坐牢的。要说这帮人也是够虎的,明知道是重罪还敢干。这不是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吗?一旦东窗事发,那可就是赔了青春又折寿,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关键是这事儿还牵连性强,一旦查出来,不光自己倒霉,连带着家里人都得跟着受罪。这不,那些被抓的,家里人也跟着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