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时刻会晚到,但不会缺席

2023年06月25日20:17:07 教育 1865

高光时刻会晚到,但不会缺席 - 天天要闻

大学时期,高光时刻还挺多的,但我最在意的还是我被评选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的意义对我是非常重大的,不但可以解决我物质上的基本保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国家对我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的一种肯定与鼓励。

国家奖学金是一个综合奖学金,它是根据你的考勤、考试成绩、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做出综合的评估,就是综合方面的表现优异,才能拿到。所以,被评上国家奖学金,就是我在大学期间的高光时刻,收获国家的肯定,对于我来说当然是莫大的鼓励,内心深处感受到无上光荣,自己也会更加勤奋地学习和锻炼自己的本领!

国家奖学金并不是每个学期都有,也不是每月、每年发放,就是大学马上要毕业的时候,大三有一次这样的机会,是一次非常全面的评选。因而,就不单单是奖金,它其实是对我们综合成绩的一种评估,因而能被评上,是让每个人都非常钦佩和羡慕的事情。那一次奖学金是8000块钱,对于大学生来说,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了。

只是我没预判到,我的国家奖学金名额最终却被一个“关系户”给冒名顶替了。

就在我满心欢喜,等着学校最终公布获得奖学金的名单的时候,在学校官宣通报的前一秒钟,舍友告诉我,我的国家奖学金成了别人的,也让我初次感受到社会的这种“险恶”。

这样的事情放在职场中或许很常见,但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无疑是很大的身心伤害。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不公平,舍友们也都为我不值,我也为此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些心灰意冷。

但很快我就想通了一件事:只有经历过不公平,才会知道公平的可贵!

虽然与奖学金失之交臂,但一切都值得感恩,因为只要你足够努力,自然能够发光,至少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自己可以发光,又何必等着被照亮!

其实,在大学里,成绩只是很小的一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才最重要。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高中无论什么方式,最后对标的都是高考,而高考这件事基本遵循着“努力学习→分数上涨”的规律。即使学习效率不同,但努力学习能带来好成绩这点毋庸置疑。

大学则不一样,每个人的目标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人想着毕业后考个公务员,然后安稳地过日子,或许将来可以当个什么官之类;有的人想着在大学学到一些本事,将来自己创业当个老板,将来实现财务自由;还有的人会想着要出国,去见见世面,找更大的可能性;还有的人会想将来继续考研、考个博士之类的,将来或是进研究所,或是自主创业等。总之,摆在我们面前的路有很多,而我们每个人努力的方向也是不同的,但专业的知识一定要学,还有“通用的技能”也是一定要学好的,比如英语的技能、演讲的技能、组织活动的技能等等。

因此,不仅大学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事,甚至学习本身也跟高中时期不一样,有了微妙的变化,我们学习的面拓宽了,而且更加有针对性了。

学习,是一种投资!

在大学里,“60分万岁”由一种被批判的“消极懒惰混日子的态度”变成了一种策略。60分是为了拿毕业证;但我的时间要用在对我人生目标帮助更大的事情上。但如果只是拿到60分的话,说明你的学习力不怎么样。因为没有“学习力”这也会阻碍你未来的发展,因此,好学生都是全面发展的,不会说某一方面只是刚好达标。如果能非常快速学好一样东西,那么你学别的东西也一定特别快,这是方法论方面的原理,也是一通百通的实践。

说白了,一切为人生目标服务。

有个前提:你要对自己的目标有一种确信。也就是说,知道自己以后非干什么不可,或者知道以后自己绝对不会干什么。要基于能力、兴趣和形势来综合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避免随意决策,并以它指导自己的大学生活。

我那时也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于是就给自己定下了“全面发展、多点开花”的策略,因为是品学兼优,而且各方面都表现优异,因此评上了国家奖学金。

大家都说高中苦,实际上大学也不轻松。

记得马上就要上大学之前,几乎每见到学姐,我都会激动的询问起大学的生活。其中频率很高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学比高中累吗?而这个问题,我读完大学后,自己可以给出确切的答案:累,累多了。

那么为什么会比高中还要累呢?是因为学习的课程变难了吗?是因为竞争的对手变强了吗?是因为开始有科研的压力了吗?是因为要忙于各种学术之外的活动吗?大概这些都是原因之一吧。至少这些都让大学学习变得比高中更加困难、更加复杂。

高中生活其实是幸福的,因为只需要好好学习,好好考试,不用思考未来。

大学不一样,除了身体累、脑子累,大学里还要加上一条,那就是:心累。

进入大学后,面对着自己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专业,面对着一片混沌的前景,可能大多数人都体会过那种极度的迷茫,遥望着不太遥远的未来,缺乏安全感,缺乏方向感。

我的未来我做主。

为了对自己的未来有掌控感,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别人的几倍,学习各种技能,锻炼各种本领,当然同时也不忘了维系与同学的感情,方方面面都要做得完美。

大学,在我看来是一种建立自信、构建独立精神和长大成人的感觉。

长大成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隐藏着对自己未来的沉重的责任,隐藏着无数个日夜的前后思量,辗转反侧。

有时候会想,让别人替自己决定一切,替自己选择未来,或许就会轻松很多吧?

但自己的未来,岂能由别人来决定?

花上几个小时与题库奋斗,花上几个小时提前写出要去做的实验报告,花上几个小时提前写完还有两个星期才要提交的论文,在大学里,我总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做所有事。

没伞的孩子,要学会奔跑!虽然国家奖学金的公布名单里最终没有出现我的名字,但能被评上,已然是我大学里小小的“高光时刻”,我相信努力奔跑,总会比别人先到达目标!

天穹上有无数颗星星,凭什么我不能是其中最亮的一颗?


未完待续,明天同一时间,我们继续更新《星光满怀》......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780分难保上重点!辽宁中考卷出新高度,沈阳第一仅差4分满分 - 天天要闻

780分难保上重点!辽宁中考卷出新高度,沈阳第一仅差4分满分

今年的高考被大家吐槽,好像变得更“卷”了,其实是高分学霸变得更多了,这对中上段的学生来说越来越不友好。就像在河南,今年700分都不一定能上清北,这似乎有点太夸张了。不过看了中考的竞争程度之后,突然就明白为啥现在的高中有这么多高分学霸了。因为
图书馆内“露脚”,暴露的是公德短板 - 天天要闻

图书馆内“露脚”,暴露的是公德短板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实习生 蒋子欣 王乐乐7月8日,有网友发帖称,在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内出现不文明现象,图片显示,多名男子或打赤脚或穿鞋躺在图书馆的沙发上,网友吐槽称,自己此前曾在沙发上休息,评论区也有网友表示,平常在图书馆休息时会把头靠在扶手上,现在看到有人将脚放在扶手位置,感到非常不适。截至发稿,...
5万、8万、10万,学位论文为什么越写越长 - 天天要闻

5万、8万、10万,学位论文为什么越写越长

一位同学在论文写作时电脑周围贴满提示2025年6月底,正在读研二的刘艺,学位论文已经写了6万字。而6万字,只完成了她计划的60%。从去年开始,按照新出台的《学位法》,学术学位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专业学位研究生可进行实践成果、其他规定的成果答辩。这对于为学位论文费尽心力的学生而言,或许意味着一种解绑。但绝大...
数字课堂跨越国界,这堂“云课”很精彩 - 天天要闻

数字课堂跨越国界,这堂“云课”很精彩

新华社天津7月10日电(记者尹思源)5G物理网络搭建区、5G应用综合实训区、空中课堂……位于莫斯科国立通讯与信息技术大学的俄罗斯鲁班工坊内,学员们不仅能够汲取最前沿的数字技术知识,还能通过项目实操,不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授课老师们借助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的5G设备,为学员们讲述着前沿的数...
深圳中学梅香学校学子走进社区,践行“社区小主人”使命 - 天天要闻

深圳中学梅香学校学子走进社区,践行“社区小主人”使命

7月5日,深圳中学梅香学校(以下简称“深中梅香”)五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梅林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是社区小主人”主题实践课程。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推进“每周半天课程”,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观察、思考、表达和行动。当天上午,学生们在学校集结,老师们详细介绍了课程...
中高年级孩子学习,还得适量的刷题 - 天天要闻

中高年级孩子学习,还得适量的刷题

学习学习,不能只听课,不做题,只有做题了,才会发现自己到底有没有听懂,有没有把知识点消化透彻了。学习的方法就是听课、做题、再剖析薄弱点、再听课、再做题。只有这样的流程,反复去做,才能把知识点灵活运用。知识比较难的时候,可以从简单的题入手,慢
广联达深化国际产学研合作 助力马来西亚高校建筑教育升级 - 天天要闻

广联达深化国际产学研合作 助力马来西亚高校建筑教育升级

在全球建筑行业加速迈向数字化的背景下,广联达与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建筑环境和测量学院达成新一轮战略合作,双方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马在建筑教育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本次签约仪式在马来西亚理工大学苏丹易卜拉欣行政大楼举行,学院院长Kherun Nita Ali教授、广联达马来西亚及中东区域总监Joyce Chan Zhai Zye...
高考624! “他在哪上学,我就跟着去哪!”父亲背着儿子12年…… - 天天要闻

高考624! “他在哪上学,我就跟着去哪!”父亲背着儿子12年……

最近,一段拍摄于保山腾冲,长40秒的视频《父爱如山》,让无数网友红了眼眶。视频中,一位父亲背着儿子的身影,承载了12年风雨无阻的坚持,今年高考,儿子钏助毓也以624分的成绩,给了父亲最美的回报。每天凌晨 3 点,钏大哥驾驶着三轮摩托车驶向蔬菜批发市场,找到空位后卸下当天售卖的蔬菜,等待着批发客商。6 点多,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