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经的忌讳 - 天天要闻 佛学

抄经的忌讳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金刚经抄经抄经就是写经,也就是书写经文。抄经就是用最虔诚、最恭敬的心把佛陀说的法,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下来。抄经有很多好处,除了很大功德利益之外,还能培养我们的定力。
弘一法师:一个人有了能量,不是为了满足私欲 - 天天要闻 佛学

弘一法师:一个人有了能量,不是为了满足私欲

弘一法师曾说:“学识的渊博不是为了征服别人,而是为了看清自己的渺小。财富的丰厚不是为了炫耀奢华,而是为了增加扬善的担当。地位的显赫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为了率众前行。力量的强悍不是为了欺压弱小,而是为了自 由的呼吸。一个人有了能 量,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是为了承担更多的使命。”.
京都最大禅寺的中国根与福建缘 - 天天要闻 佛学

京都最大禅寺的中国根与福建缘

2022年10月23日,福清黄檗山万福寺赴日本访问团在宇治黄檗开山堂和本堂参加完“隐元禅师350年大远讳”纪念活动之后,在黄檗宗宗务总长荒木将旭法师和京都黄檗山执事僧陪同下,参访团一行,从万福寺总门出发,前往京都最大禅寺——东福寺,拜谒供奉福建密庵咸杰祖师法衣的道场。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释迦牟尼是尼泊尔人 - 天天要闻 佛学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释迦牟尼是尼泊尔人

#2022生机大会#不少人认为,佛教起源于现在的印度,其实不是,准确的说法,是起源于古印度。古印度过去叫天竺,比现在的印度大得多,包括巴基斯坦、尼泊尔等许多国家。因此,这些国家也属于佛教的发源地,而不是单指现在的印度。佛祖释迦牟尼也不是印度人,而是尼泊尔人。
长安--法显带你去旅行01 - 天天要闻 佛学

长安--法显带你去旅行01

译文:法显以前在长安时,感叹律藏残缺不全,于是在公元三九九年,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前往天竺寻求戒律。
吐蕃王朝--玄奘西行番外篇② - 天天要闻 佛学

吐蕃王朝--玄奘西行番外篇②

根据藏族史书记载,藏族人来自一个叫雅砻的部落,最早的王叫聂赤赞普,是天神的儿子,之后经过了天赤七王、上丁二王、中烈六王、地德八王、下赞三王,一共27代王约500年的统治,到了第28代拉托托日宁协时,佛教第一次传入了吐蕃,又经过了四代约110年,到了朗日松赞时代,雅砻部落在赞普的领导下,灭亡了北方的游牧民族苏毗。
【禅宗智慧】善始还要善终 - 天天要闻 佛学

【禅宗智慧】善始还要善终

太阳东升西落,月有阴晴圆缺,水有潮涨潮落,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和消亡中。人也一样,在飞逝的时光或者滚滚的时代浪潮中,许多事物都会离我们而去,不管我们是否愿意。
从稻盛和夫的修行中,感悟修行的意义是什么? - 天天要闻 佛学

从稻盛和夫的修行中,感悟修行的意义是什么?

读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生活中,很多有成就的人,他们经常做一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事情,能告诉我们一些内在的东西,让我们去思考,去感悟。稻盛和夫先生,1959年在他27岁时,创立了京瓷公司,然后在1972年9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但稻盛和夫成功以后,还进行艰苦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