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曾说:
“学识的渊博不是为了征服别人,而是为了看清自己的渺小。
财富的丰厚不是为了炫耀奢华,而是为了增加扬善的担当。
地位的显赫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为了率众前行。
力量的强悍不是为了欺压弱小,而是为了自 由的呼吸。
一个人有了能 量,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是为了承担更多的使命。”
......
突然无话可说。
只反复在心中咀嚼,这字字句句。
大 师的境界,太高,我等凡人,望尘莫及。
弘一法师,活成了一代传奇。
他出生,就是富二代,接受高等教育。
前半生的才华,惊艳了世人,后半生的苦修,又丰盈了灵魂。
他一生见证的璀璨繁华,体验的人情冷暖,造就了他,一直站在各个领域的高峰。
他的高度,我们无法企及,只能在心中默默感怀,赞叹,自省。
这个世上,有才华的人不少。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最终一事无成,过不好这一生的比比皆是。
而许多没什么才华的人,却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
为什么?
有一点值得警醒。
那就是有才华的人,难免自恃甚高,不肯低下自己高昂的头,往往高不成低不就。
而没什么才华的人,因为知道自己不足,反而舍得下笨功夫。
能吃常人吃不了的苦,能忍常人忍不了的事,日积月累,反而厚积薄发。
就像弘一法师开解的,学识的渊博,不是用来征服别人,而是为了看清自己的渺小。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放得低姿态的人,才是好学生。
能了解自己,认清自己的不足,人才能进步,不是吗?
事实上,知道越多的人,越发现自己无知。
而从来没意识到自己无知的人,恰恰说明他知之甚少。
所以,因才华而产生优越感的人,恰恰说明了他还浅薄。
人生,知道自己渺小,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因为见过更大的世界,才能看清自身的渺小,也才会时常保持“空杯”心态,不断装进新的东西。
年轻的时候,谁不狂,谁不傲?
但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多,学识增厚,越会发现自己浅薄,对天地人生,对生命,反而越敬畏,谦恭。
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渺小,才能成就自己。
知己不足而后进,望山远岐而前行。
只有清醒的认知自己的不足,才能用正确的态度,选择正确的方法,让自己获得长足的进步。
若认不清自己,看不清前路,只能自毁前程。
在人生这条路上,人的才华,无疑是加分项,但若恃才傲物,自觉高人一等,就反而成了绊脚石。
往更深说,优越感并不来自学识、成就或权力,而往往来自缺乏见识,缺乏悲悯心。
真 正精神富足的人,从不炫耀所拥有的一切,反而有更大的胸怀,体恤和包容他人。
当一个人有了更多的财富和地位,就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相应的,在一定层面,也要担负更多的责任。
所以,无论是学识、金 钱、地位,还是能 量,拥有本身就是种财富,但同时,也意味着应当承担更大范围的责任。
一个人有了能 量,不是只为了满足私欲,而需要承担更多的使命。
人生,站得越高,责任越大。
End 图/网络@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