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部地區首座以汽車工業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東風汽車博物館正式在湖北十堰開館。這座承載着中國汽車工業半個多世紀奮鬥史的文化地標,在十堰市原第二汽車製造廠(下稱「二汽」)歷史廠區隆重啟幕。它不僅是東風汽車發展歷程的生動記錄者,更是中國汽車工業崛起的有力見證者,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往汽車工業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大門。

館內布局與設計特色:工業遺迹與現代展示的完美融合
東風汽車博物館選址於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舊廠房,這本身就是對歷史的一種尊重與傳承。舊廠房斑駁的牆壁、高聳的鋼樑,無聲訴說著曾經的輝煌。而如今,經過精心的改造與設計,這裡煥發出新的生機。
館內採用獨特的 「5+3」 展區布局。「5」 個主體展區分別從東風汽車的創業起源、發展歷程、技術創新、產品譜系以及未來展望等方面,全面且系統地展示東風汽車的發展脈絡。「3」

步入館內,隨處可見工業遺迹與現代展示手段的巧妙結合。保留下來的大型機械部件被巧妙地融入展示空間,成為獨特的裝飾與背景。比如,一段廢棄的生產線軌道被設計成地面指引標識,引導參觀者在不同展區間穿梭;巨大的齒輪懸掛在展廳頂部,既增添了工業氛圍,又與周圍的現代燈光效果相得益彰。這種將歷史與現代有機融合的設計,不僅讓參觀者感受到東風汽車的厚重歷史,更能體會到其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
創業初期的艱辛見證
創業初期的展品無疑是博物館中最具感染力的部分之一。其中,EQ240 軍車格外引人注目。在那個物資匱乏、技術落後的年代,東風汽車的先輩們憑藉著頑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成功研製出這款性能卓越的軍車。它的誕生,不僅滿足了當時國防建設的迫切需求,更為東風汽車的後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進入改革開放時期,東風汽車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推出了一系列適應市場需求的新車型。其中,富康轎車的出現,不僅豐富了東風汽車的產品譜系,更引領了中國家庭轎車的新潮流。它時尚的外觀、舒適的駕乘體驗,讓中國消費者對家用轎車有了全新的認識,成為東風汽車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深入探索東風汽車博物館,既能看到艱苦樸素的奮鬥精神,更能看到敢於突破的創新精神。進入新時代,東風汽車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動力,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新成就,為未來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東風汽車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軟硬件能力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2024年,東風加快建設全球創新中心、全球造型中心、軟件研究院等一批創新基地,自主品牌研發投入強度保持在8%左右。在一體化壓鑄、芯片國產化等關鍵領域取得階段性進展,自主車型芯片國產化應用比例最高達到69%。馬赫動力、東風氫舟等核心技術持續迭代,其中自主研發的超級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達47.06%,再次刷新行業記錄。2024年,東風汽車發明專利量質齊升,新增發明專利授權1800多件,累計擁有有效專利2.44萬件,連續3年獲中國車企專利創新指數第一。

如今的東風汽車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通過「三個躍遷,一個向新」的戰略目標,東風汽車將加快轉型升級,在新能源、智能化、國際化等領域繼續引領行業變革,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
東風汽車博物館的存在,具有不可估量的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從歷史角度來看,它為研究中國汽車工業史提供了豐富而詳實的實物資料。通過館內的展品與展示,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汽車工業從起步到發展壯大的全過程,了解到在不同歷史時期,汽車工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中國汽車人如何通過不懈努力,突破重重困難,實現了從 「中國製造」 到 「中國創造」 的飛躍。

在文化傳承方面,博物館肩負着弘揚汽車文化和 「三線精神」 的重要使命。汽車文化作為現代工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創新、進取、協作等豐富內涵。而 「三線精神」 則是在特定歷史時期,廣大建設者們在艱苦環境中無私奉獻、勇於開拓的精神結晶。東風汽車博物館通過生動的展示與講解,將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傳遞給每一位參觀者,讓後人銘記歷史,傳承和發揚先輩們的優良傳統。

總的來說,東風汽車博物館的建成,不僅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的展望。它用鋼鐵與光影書寫了一部中國工業文明的壯闊史詩,更以創新體驗與開放姿態,為城市注入文化活力,為產業升級提供精神動力。這座鐫刻着「三線精神」的文化豐碑,必將成為中國汽車工業走向世界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