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巨頭重倉人形機械人,美媒:但中國已經領先

2025年03月31日16:20:37 科技 9328

【文/觀察者網 王一】自宇樹人形機械人今年春晚火爆出圈以來,中美兩國的科技公司近來越來越頻繁地提及人形機械人,這一領域正成為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

隨着特斯拉、英偉達等美國科技巨頭加大對人形機械人的投資,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在3月28日卻發出警告稱,他們可能已經面臨著輸給中國公司的局面。分析師表示,就像比亞迪等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開始超越特斯拉一樣,類似的趕超之勢可能會在人形機械人領域再次上演。

人形機械人競賽,中美引領

人形機械人是外觀和動作都像人類的人工智能(ai)機器。cnbc稱,目前美國做人形機械人做的最好的是特斯拉的optimus項目,其首席執行官馬斯克3月20日在一次員工會議上宣布,optimus今年計劃生產5000台,到2026年將增加到生產5萬台。

3月18日,英偉達在其年度技術峰會gtc上發佈了包括全球首個開源人形機械人基礎模型isaac gr00t n1在內的一系列增強人形機械人開發的技術,為通用機械人的發展提供了完整的「英偉達方案」。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黃仁勛斷言,「通用機械人時代已經到來」,「世界各地的機械人開發人員將開拓ai時代的下一個前沿」。

黃仁勛在2025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帶着14款人形機械人向觀眾們揮手致意,其中8款由美國公司製造,而剩下的6款全是中國製造。

香港《南華早報》3月20日稱,近期的一些事件凸顯出2025年的一個重要趨勢——人形機械人大規模生產的競爭愈演愈烈,中美兩國將引領這場競賽。

報道稱,儘管人形機械人尚未實現量產,但幾家公司似乎即將突破這一障礙。美國人形機械人初創企業figure ai在3月18日推出了一條自動化生產線,據稱每年可以生產1.2萬台人形機械人。同日,中國家電巨頭美的集團發佈了其自主研發的第一台人形機械人樣機。

在中國春節聯歡晚會完成扭秧歌表演的宇樹人形機械人,其g1型號3月19日完成了原地側空翻,是全球首次完成側空翻的人形機械人。

美國科技巨頭重倉人形機械人,美媒:但中國已經領先 - 天天要聞

美國科技巨頭重倉人形機械人,美媒:但中國已經領先 - 天天要聞

宇樹人形機械人g1完成了全球首次原地側空翻。 視頻截圖

cnbc指出,有跡象表明,中國在人形機械人領域走在前面。根據美國摩根士丹利銀行今年2月發佈的一份報告,過去五年,中國涉及「人形機械人」的專利申請數領跑全球,達5688項,而相比之下,美國僅1483項。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奇瑞和小鵬,以及小米等各個領域的中國公司都開始涉足人形機械人。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稱,「我們的研究表明,中國在人形機械人技術領域將繼續取得最令人矚目的進步,初創企業將受益於該國成熟的供應鏈、本地機會以及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


「這是美國無法比擬的」

中國工信部2023年印發了《人形機械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按照謀劃三年、展望五年的時間安排做了戰略部署。《意見》明確:到2025年,人形機械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到2027年,人形機械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這些優勢也正是助推中國電動汽車崛起、步步趕超特斯拉的「法寶」。半導體和人工智能行業研究機構semianalysis分析師雷克·克努森(reyk knuhtsen)表示,中國有可能在人形機械人領域複製電動汽車行業的顛覆性變化,但這一次顛覆的可能遠不止單一行業,甚至可能改變勞動力本身。

克努森指出,得益於規模經濟和製造能力的優勢,中國企業製造的人形機械人的價格已經低於美國競爭對手了。宇樹的g1人形機械人售價為1.6萬美元,而摩根士丹利估計,特斯拉optimus gen2人形機械人的售價可能在2萬美元左右,這一售價還是在特斯拉能擴大規模、縮短研發周期並使用來自中國的、性價比更高的零部件的基礎上估算出來的。

cnbc指出,而宇樹g1人形機械人作為「市場上唯一可行的人形機械人」,完全沒有使用美國零部件。

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29日分析稱,與ai領域一樣,美國在半導體、軟件等領域上仍佔有優勢,比如英偉達在驅動人形機械人大腦所需的先進芯片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特斯拉、波士頓動力在ai驅動的人形機械人上處於領先。

美國科技巨頭重倉人形機械人,美媒:但中國已經領先 - 天天要聞

在路面打滑和外部推力干擾下,雲深處dr.01人形機器仍能穩定行走。 杭州雲深處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但中國具有明顯優勢的地方在於:中國擁有大量工廠,這些工廠中的人形機械人可以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吸收外部世界的數據。中國機械人初創企業杭州雲深處科技有限公司的銷售總監程宇航對該報表示,「中國今天之所以進步如此之快的原因在於,我們將其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並在真實場景中快速迭代和改進」,「這是美國無法比擬的」。

美國高盛集團去年預測,到2035年,人形機械人的潛在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80億美元,屆時人形機械人出貨量將更多、成本將更低、盈利速度將更快。《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美國和中國如今正在競相打造真正有用的人形機械人,無論誰勝出,都將在無數行業中獲得巨大優勢。

因此,深感危機的美國人形機械人公司也開始遊說美國政府,尋求政府支持。特斯拉、波士頓動力和敏捷機械人等多家美國機械人公司的代表3月26日到訪美國國會山,以「如果得不到美國政府支持,美國機械人產業將落後於中國等競爭對手」為由,懇請美國議員推出發展機械人的「國家戰略」。

美國先進自動化協會在一份聲明中稱,中國等國家已經制定了類似方針,「如果沒有這樣的領導,美國不僅會輸掉機械人競賽,還會輸掉ai競賽」。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蘋果或許能夠暫時推遲產品漲價 但不會持續太久 - 天天要聞

蘋果或許能夠暫時推遲產品漲價 但不會持續太久

面對高額關稅,蘋果將不得不提高美國和其他地區 iPhone等熱銷產品的價格,但正試圖將漲價推遲到下一次硬件升級。一份新報告顯示,蘋果正在採取多項舉措,以減輕美國和其他國家對其旗艦產品徵收關稅帶來的成本上漲。
2025年,走暗路,耕瘦田,進窄門 - 天天要聞

2025年,走暗路,耕瘦田,進窄門

2025年,走暗路,耕瘦田,進窄門 有人在網上感嘆,總覺得人生很難出頭,學歷不夠好,家境也很普通,眼看着同學都在大廠、央企,自己卻只能在小公司做個普通職員。 我問他:「你覺得這是你的問題嗎?」 他愣了一下,不知道如何回答。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
SU7事故:小米受「智駕反噬」影響最小 - 天天要聞

SU7事故:小米受「智駕反噬」影響最小

俗話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造車新勢力依靠「腦殘粉」烘托的市場終於要被反噬了,那些為一句「遙遙領先」而歡呼雀躍的人群,現在是不是要倒戈了?上一周車圈最熱門的事件就是小米SU7的事故,身邊人藉此次事故問我小米汽車如何,我說非常好,至少在所有新
芯片「教父」張忠謀:56歲創台積電,70歲娶女秘書 - 天天要聞

芯片「教父」張忠謀:56歲創台積電,70歲娶女秘書

張忠謀是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傳奇人物,56歲創業,70歲迎娶女秘書,晚年卻因爭議言論和商業抉擇頻頻登上頭條。他一手締造了台積電——全球芯片代工領域的霸主,但也因「技術空心化」質疑和婚姻風波飽受爭議。他是張忠謀,一個在戰亂中成長、在美國崛起、在台
喊出「生死存亡」!三星能渡過中年危機嗎? - 天天要聞

喊出「生死存亡」!三星能渡過中年危機嗎?

有人扒出舊賬稱,當年小米某高管因供應鏈問題得罪三星,三星直接斷了小米的貨。如今風水輪流轉,終於換到李在鎔主動登門拜訪了,甚至還有網友誇張地聲稱:「李在鎔終於要給雷軍賠笑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