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豹警官」減肥失敗,該不該繼續幫它瘦身?| 新京報專欄

2024年05月19日18:41:13 健康 1671
欣然接受一隻體型肥胖的金錢豹在動物園裡安享晚年,也是對圈養動物應有的關懷。
網紅「豹警官」減肥失敗,該不該繼續幫它瘦身?| 新京報專欄 - 天天要聞▲「豹警官」至今依然是圓滾滾的,身材似乎沒有任何變化。圖/攀枝花市東區融媒體中心
文 徐斌榮


網紅「豹警官」減肥失敗的消息,上了新聞熱搜。


據媒體報道,今年3月,四川省攀枝花公園動物園,一隻體型偏胖的金錢豹,因其形似好萊塢動畫片《瘋狂動物城》中的「豹警官」而意外走紅。


網友將該動物園稱為「最良心的動物園」,同時覺得「豹警官」身體過胖,可能會影響健康,建議給它減減肥。此後,動物園專門制定了《攀枝花公園金錢豹減肥方案》,擬通過食物減肥法、氣味丰容法、投食方式改變法、館舍擴容法等四方面,幫助它科學減肥。


如今兩個月過去,「豹警官」肚子依然是圓滾滾的,身材似乎沒有任何變化。有網友戲稱,「它減肥失敗了,像極了減肥中的自己」。那麼,園方是否要繼續執行其減肥方案呢?


據攀枝花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關於「豹警官」減肥,園方反覆諮詢了業界多名專家,得到的結論都是,年齡太大了,沒必要折騰,安享晚年就好。


公眾的熱議,是對於動物園動物健康管理的關心,本質上也反映了我們對被圈養動物的干預行為尺度的認知與思考。


生存策略影響動物體型


在動物王國,每一種動物都有其生命周期,從幼崽的活潑到成年的強壯,再到老年的遲緩,是自然界不變的法則。


然而,當這些動物被置於人類的監護之下,如動物園這樣的環境時,如何平衡它們的自然衰老過程與我們的人文關懷,便成為一個複雜而微妙的問題,也體現了人類的普遍社會價值觀放在自然界里的再認知過程。


金錢豹,作為貓科動物中的一員,以其矯健的身姿和出色的狩獵技巧而聞名。它們擁有強壯的體格、敏銳的感官和獨特的皮毛花紋,這些特徵共同構成了金錢豹作為頂級捕食者的基礎。這一固有印象,也影響了我們衡量其健康與否的潛在標準的形成。


動物健康的概念與人類健康之間有一些基本的相似性,兩者都涉及生理機能的正常運作、沒有疾病和傷害,以及能夠適應環境和執行日常活動等。然而,與人類的健康概念相比較,動物健康還是有其特殊性。


動物健康與其本能行為的表達密切相關,一個健康的動物應該能夠展示其自然行為,如覓食、交配、領域標記等。動物健康,還包括能夠適應其自然環境或動物園等人工環境的能力,這涉及對環境變化的生理和行為反應。


在身材條件的維持方面,人類社會往往強調通過鍛煉和飲食控制來維持理想的體型,這與健康和美容標準有關。然而,在動物界,動物的身材條件更多地與生存和繁衍能力相關。


儘管動物的生育周期、成長速度和壽命都與人類有很大差異,但跟人類情況相似的是,動物健康的狀態也與其特定的生命周期階段緊密相關。


而野外動物的體型,往往還與它們的生存策略相適應,如獵食者需要強壯的體格,被獵者則可能需要更快的速度等。


與野生動物相比,家養和動物園中的動物會受到更多的人為干預,如定期投喂、獸醫護理、環境管理等,都會直接影響其身體狀況。這也意味着,我們需要把動物園裡圈養下的動物與野外動物區別看待。


大可不必進行過度干預


在許多物種中,體型和身體狀況是潛在配偶選擇的信號,反映了動物的遺傳健康和生育能力。動物的體型和身體狀況,也會受到自然規律的強烈影響,包括食物供應的季節性變化、生命周期的衰老過程。


在動物園圈養情況下,人類干預會改變這一狀況,但動物的遺傳性本能依然會發揮作用。


在野外,金錢豹雄性壽命約為14歲,雌豹則約為19歲。網紅「豹警官」如今已十六七歲,相當於人類的七、八十歲。倘若在野外,老豹被驅逐出領地,因無法捕獲到足夠的獵物而餓斃是自然現象。


但是,對於一隻在動物園裡「衣食無憂、心無慾念」的老年金錢豹,身體「發福」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對圈養動物而言,這也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


給「豹警官」減肥,其實是通過人為的要求令其重新適應全新的生活狀態,也必然因這一變化給其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對於一隻老豹,這樣的過度干預大可不必。


動物的體型和健康狀況,是由其生物學特性和環境因素共同決定的。在動物園等人工環境中,管理者需要在尊重動物自然規律的同時,通過科學的方法來維護動物的健康。


例如,通過提供適宜的飲食、足夠的活動空間和儘可能模仿自然環境的棲息地,來幫助動物保持其在圈養狀態下的自然行為和健康狀態。


對於攀枝花公園動物園中的網紅「豹警官」,尊重其自然衰老的過程,也意味着接受一隻體型肥胖的金錢豹安享晚年。與平靜地面對野外老金錢豹被大自然淘汰一樣,這體現了對動物福祉的尊重和對自然規律的理解,也是對圈養動物應有的關懷。


撰稿 / 徐斌榮(自然保護工作者)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張彥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打造「家門口」近享國家級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打造「家門口」近享國家級醫療服務

南寧市融媒體中心—南寧新聞網訊(記者 黃思寧 通訊員 駱秋妤 許超艷 曾春梅)「謝謝醫生,讓我重新拾起了對生活的信心。」6月12日,曾感染耐葯結核菌的外地患者陳先生向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送來一面錦旗,感謝醫生的幫助。外地患者來求診。該患者有乙肝病毒攜帶病史,2016年診斷「繼發性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因為進行未...
補腎最高的境界是健脾,推薦3個中成藥,脾腎同補,脾好腎更好 - 天天要聞

補腎最高的境界是健脾,推薦3個中成藥,脾腎同補,脾好腎更好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腎臟為先天之本。脾胃在消化吸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腎臟負責生殖發育。當兩者功能出現異常,如脾陽虧虛或腎虛,便可能導致諸多不適,如腹瀉、手腳發冷、疲勞等。華主任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三款中成藥,可同時滋養脾腎,使脾臟健康,
大學生減重20斤猝死,拳擊賽場外的殘酷「秘密」 - 天天要聞

大學生減重20斤猝死,拳擊賽場外的殘酷「秘密」

2024年6月,全國少年(U16)拳擊錦標賽現場。圖文無關。視覺中國瀋陽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大一學生小許(化名)的生命遺憾地停留在18歲。其門診病歷顯示,小許2024年6月9日中午倒在學校寢室,送醫搶救半小時仍無生命體征,死因初步診斷為「猝死」。在過去的4月28日至6月6日間,為了備戰拳擊賽,他由60.85公斤減到50.90公斤...
日媒:罕見「食人細菌」在日本蔓延!感染後48小時即可致命。 - 天天要聞

日媒:罕見「食人細菌」在日本蔓延!感染後48小時即可致命。

近日,日本媒體紛紛報道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一種罕見的「食人細菌」正在日本國內迅速蔓延。這種細菌被稱為「食人細菌」,因其強大的破壞力和極高的致死率而備受關注。據悉,一旦被這種細菌感染,患者將在短短48小時內面臨生命危險,而且該細菌大多可通過
「熱不熱,就看五月十三」,今日五月十三,今年三伏天熱到哭? - 天天要聞

「熱不熱,就看五月十三」,今日五月十三,今年三伏天熱到哭?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很快將迎來夏至節氣,夏至的到來標誌着盛夏正式開始,老話說「夏至不過不熱」,過了夏至節氣天氣還將越來越熱,等到了夏至後的三伏天地面積蓄的熱量達到最大,因此三伏天是我國一年中最炎熱的時間段,上蒸下煮,我國各地將進入桑拿模式。
再熬一天氣溫下降!北京6月高溫日超過常年記錄 - 天天要聞

再熬一天氣溫下降!北京6月高溫日超過常年記錄

北京市氣象台17日17時發佈:今天傍晚到夜間晴間多雲,南風三級,陣風五級左右轉北風一二級,最低氣溫24℃;明天白天晴轉多雲,北轉南風二三間四級,最高氣溫37℃。高溫橙色預警中,明天氣溫高,紫外線強,注意防暑降溫勤補水,午間盡量減少戶外活動,謹防熱射病的發生。今明兩天又在高溫橙色預警中,天氣主打一個字「熱」!...
人體有6個「無用器官」,沒有也不會死,真的嗎?身體會有變化 - 天天要聞

人體有6個「無用器官」,沒有也不會死,真的嗎?身體會有變化

在醫學領域,關於人體的一些器官是否「無用」的討論一直存在。許多人相信,人體有幾個器官,即使拿掉也不會對生命造成致命威脅。這些所謂的「無用器官」包括闌尾、扁桃體、尾骨、智齒、毛髮和男性乳頭。那麼,這些看似在生理變化中逐漸失去活力的器官,是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