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正常的情況下心跳正常不會過快或者過慢,而如果存在心臟病或者在某種情況下會有心律失常現象,一定要引起重視。心律失常是指心臟活動起源或者傳導障礙導致心臟搏動的頻率跟正常不一樣,心律失常在嚴重時會危及性命,所以對它要特別重視,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怎樣判斷才是出現心律失常,一般來講它有以下這些癥狀。
心律失常會帶來哪些癥狀?
1、心跳過快
在一般情況下心跳過快和早搏的癥狀相似,由於心跳過快會導致身體心慌、胸悶、無力等,引發心跳過快原因有很多,如過於緊張等生理性原因,又或者是存在心臟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導致,所以在發生時要排除生理性原因並且重視。
2、心跳過慢
在心跳過慢的情況下身體會有心慌,健忘,頭暈等癥狀,如果存在心臟病並且出現這些癥狀時要注意,可能是心律失常導致,提示心臟病加重要及時檢查。
3、心前區不適
這是房顫的一種典型表現,在正常情況下心房顫動的頻率整齊有規律,但如果存在心律失常,房顫跳動的頻率會比正常快得多而且不整齊,這時患者會有心前區不適,身體乏力等癥狀。
哪些原因會導致心律失常?
1、情緒不穩定
人們的七情六慾都是靠情緒掌控在情緒不穩定時會導致神經功能以及內分泌激素髮生異常,神經傳導功能異常會導致心臟跳動受影響,進而引發心律失常。
2、經常吸煙喝酒
煙酒中有很多有害物質,會直接刺激植物神經,導致神經系統紊亂進而導致心臟負擔加重,心肌耗氧量提高,也就容易引發心律失常。
3、過度運動
運動雖然對身體有好處,但過度運動以及存在不當的運動方式都會導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出現異常。
4、心臟疾病
如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都會導致心臟供血不足而出出現心跳過快或者過慢,特別是存在心臟病並且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時,發病率更高。
對於心率失常要注意,在發現自己有癥狀時不能小覷,尤其是高危人群要及時進行檢查,採取措施才能恢復心臟正常跳動,另外在日常要避免生理性刺激,畢竟心律失常可大可小,在嚴重時會危及性命,得及時採取措施才能保護心臟。
【聲明:文中所用的資料與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獻,僅作醫學知識的科普所用,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