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卷一夢》:直到皇帝說出那句話,才發覺觀眾,被騙得有多離譜

2025年07月08日12:42:06 歷史 1847

書卷一夢》看到26集,因為皇帝的一句話,差點以為這是懸疑劇。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這個皇帝身上,實在有太多疑點了。


不信,你也來聽一聽~


《書卷一夢》:直到皇帝說出那句話,才發覺觀眾,被騙得有多離譜 - 天天要聞



- 01 -


26集里,太監說:「南珩擁兵自重,以後若是造反,該如何是好?」


皇帝說:「朕的兒子,還輪不着你置喙。」


《書卷一夢》:直到皇帝說出那句話,才發覺觀眾,被騙得有多離譜 - 天天要聞


瞧瞧,發現什麼了沒?


那個一心想處死自己親兒子的皇帝,在維護他。


還記得此前第8集,放了些什麼嗎?


皇帝認為先皇后的死與南珩有關,便不分青紅皂白,砍了南珩一刀。


接着南珩被打入冷宮,被下毒,甚至最後要靠,躲到邊關打仗才能保命。


《書卷一夢》:直到皇帝說出那句話,才發覺觀眾,被騙得有多離譜 - 天天要聞


就從這些操作來看,這位皇帝就不是一個好父親。



- 02 -


那為什麼這次,會突然說出維護南珩的這句話呢?


因為他的目的,其實已經達成了一半。


那他究竟有什麼目的?我們來大膽猜測一下。


假設我們看到的皇帝,是和宋一夢一樣的穿越者,那一切是不是可以解釋得通?


《書卷一夢》:直到皇帝說出那句話,才發覺觀眾,被騙得有多離譜 - 天天要聞


若從一開始,皇帝就知道南珩會謀反。


那他在這個世界的終極目的:就是為了阻止南珩謀反。


阻止第一步:先讓南珩遠離朝堂。


但南珩是他的親生兒子,要怎麼師出有名呢?


於是先皇后的死,成了導火索。


接着是阻止第二步:瓦解謀反勢力。


《書卷一夢》:直到皇帝說出那句話,才發覺觀眾,被騙得有多離譜 - 天天要聞


皇帝先是設計宋大人,在南珩代罰時,收回他一萬兵力,派去東槊戍邊。


接着高相倒台,南珩為保護眾人,主動卸去皇子身份,並承擔六十刑鞭。


其實這時候,皇帝的目的已經達到一半了。



- 03 -


但他為什麼還要抓着南珩不放呢?


因為玄甲軍虎符還沒有拿到。


《書卷一夢》:直到皇帝說出那句話,才發覺觀眾,被騙得有多離譜 - 天天要聞


虎符是唯一能與皇帝抗衡的勢力。


南珩為保命,自是不願意交。


所以皇帝聽從了楚歸鴻的建議,從高貴妃處下手。


料到高貴妃會替高相求情,皇帝以交出玄甲軍的虎符,作為放人的條件。


但被趕來的南珩阻止,皇帝以命威脅南珩。


《書卷一夢》:直到皇帝說出那句話,才發覺觀眾,被騙得有多離譜 - 天天要聞


南珩卻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皇帝接着又說要軟禁南珩,南珩謝恩。


皇帝無奈,只能說滾。


但這無奈的背後,也意味着父子倆即將站上同一高度。


所以那句「朕的兒子,還輪不着你置喙「,看似是在維護,其實是皇帝對競爭對手的重視。


那麼對於皇帝接下來的操作,你有什麼看法呢?期待你的奇思妙想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 天天要聞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立獅腦山巔,望太行雲煙。那座座峰巒如同無言的豐碑,銘刻着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崢嶸歲月、不朽功勛。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紀念日,正在山西陽泉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為粉碎...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 天天要聞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陽泉市考察。他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光輝歷史,了解當地開展革命歷史教育、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等情況。 陽泉獅腦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團大戰紀念碑直指蒼穹 不遠處,...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 天天要聞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焚燒秸稈,常被誤認為是千年傳統,實則是現代農業的「時代病」。古人用秸稈,少有「一燒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萬種智慧。 從《齊民要術》到《陳旉農書》,從堆肥還田到修築屋舍,秸稈在古人的手中,是滋養農田的肥料,是遮風擋雨的材料,是飼養牲畜的食糧。焚燒秸稈,絕非古人首要的選擇,而是現代化農業發展中人們...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 天天要聞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宦官蔡倫將一批質地輕薄的 「新紙」 呈給漢和帝。誰也未曾料到,這看似尋常的發明,會成為撬動中華文明進程的槓桿。在此之前,竹簡笨重如石,絹帛貴比黃金,知識的傳播被牢牢鎖在少數人的書架上。
梅國強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梅國強同志逝世

湖北中醫藥大學7月7日發佈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當代著名中醫學家、傷寒學泰斗、國醫大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梅國強同志因病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