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2025年07月04日16:30:12 歷史 8528
近日

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

讓無數網友淚目

這個背影被稱為

巷道里的「中國脊樑」

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

被找到了!

他叫馬東昇

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7月1日

武警貴州總隊官兵

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

清淤排障

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

在一處巷道內

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

還有一段

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他回憶

當時巷子里的淤泥

最深的地方已經到了膝蓋

由於大型清理機械無法進入

大家只能一車一車

將淤泥運出去

「很滑

當時我下去時還摔了一跤」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就是在這裡

當地記者胡月拍下了

馬東昇和戰友們

在泥濘中

奮力清運淤泥的背影

胡月說

「這對我來說是偶然

很難得的一個攝影瞬間

但對於武警官兵來說

卻是常態」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180人兩班倒

每班作業12個小時

馬東昇和戰友們

用一天半的時間

將這條泥濘不堪、雜物叢生的道路

清理到能保障正常通行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馬東昇說

「看到受災群眾時

想到了自己的家人

就想着

儘快把那些垃圾和淤泥

從巷道里清理出去」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這條視頻

也被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轉發

她寫道:

「哪裡有災情

哪裡就有人民子弟兵!」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網友:

人民子弟兵就是最堅實的後盾!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綜合榕江發佈、央視軍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地震不斷 日本吐噶喇列島部分島民離島避難 - 天天要聞

地震不斷 日本吐噶喇列島部分島民離島避難

自6月21日以來,位於日本西南部的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及其附近海域地震活動頻繁,截至7月3日已累計監測到上千次有感地震。吐噶喇列島惡石島的部分島民4日上午乘船前往島外避難。 據日本廣播協會4....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 天天要聞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我對小鵬的智駕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國一,行業最強!」7月3日,何小鵬在G7發佈會上語驚四座,直接攤牌了。但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何小鵬又定了一個「規矩」——2000TOPS算力,以後就是20萬車的標配。通俗一點說,就是以後友商如果沒有2000TOPS,就別再腆着臉吹智駕了。所以G7發佈會主題被命名為「跨時代」,而且幾乎全程對標...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近日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這個背影被稱為巷道里的「中國脊樑」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被找到了!他叫馬東昇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7月1日武警貴州總隊官兵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清淤排障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在一處巷道內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還有一段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憶當時巷...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