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2025年07月02日09:02:04 歷史 1782

原標題: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文物有話說)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技術館展出的記里鼓車復原模型。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 天天要聞

張蔭麟復原《宋史》記載的記里鼓車齒輪裝置圖。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

的士是現代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主要通過記錄行車裡程計算費用,因此也被稱作「計程車」。的士的計程器是近代的發明,而我國古代就已經有了自動記錄行駛里程的機械裝置,叫作「記里鼓車」,外國有學者稱之為「中國的計程車」。

記里鼓車何時發明?如何工作?

成書於南朝的《宋書·禮志》記載:「記里車,未詳所由來,亦高祖定三秦所獲。制如指南,其上有鼓,車行一里,(木)人輒擊一槌。大駕鹵簿,以次指南。」其中的「高祖」是指南朝劉宋的開國皇帝劉裕。這裡說的是記里鼓車用於皇帝出行儀仗(鹵簿),形制與指南車相似,上面有鼓,每行進一里,就有木人擊鼓一次。至於記里鼓車發明於何時,史書無明確記載。由於劉裕平定長安在東晉,可推測記里鼓車的發明不晚於東晉。成書於唐代的《晉書·輿服志》也記載了記里鼓車,這就進一步明確兩晉已有記里鼓車。除了《宋書》和《晉書》外,《南齊書》《隋書》《舊唐書》《新唐書》等史籍都有記里鼓車的記載,內容大同小異。

今本崔豹的《古今注》還記載了一種升級版的記里鼓車,這種記里鼓車不僅每行進一里就有木人擊一次鼓,在行進十里時還另有木人擊一次鐲(古代軍樂器,形似小鍾),它的機械結構應當更加複雜。據《宋史·輿服志》,宋代皇帝儀仗已經使用這種升級版的記里鼓車。

那麼,記里鼓車究竟是如何運轉?《南齊書·輿服志》有「記里鼓車……鼓機皆在內」的記載,明確了記里鼓車是由內部的機械驅動的,但沒有更加具體的說明。幸運的是,《宋史·輿服志》詳細記載了升級版記里鼓車的內部機械結構:「足輪各徑六尺,圍一丈八尺。足輪一周,而行地三步。以古法六尺為步,三百步為里,用較今法五尺為步,三百六十步為里。立輪一,附於左足,徑一尺三寸八分,圍四尺一寸四分,出齒十八,齒間相去二寸三分。下平輪一,其徑四尺一寸四分,圍一丈二尺四寸二分,出齒五十四,齒間相去與附立輪同……其中平輪轉一周,車行一里,下一層木人擊鼓;上平輪轉一周,車行十里,上一層木人擊鐲。」

20世紀20年代,歷史學家張蔭麟就據此復原了記里鼓車的內部機械結構。它的基本原理就是由大小、齒數不同的齒輪和立軸,把車輪的運動傳動至擊鼓裝置,使周長一丈八尺的車輪每轉動100次(即1里,1里=1800尺)帶動一個木人擊鼓一次,每轉動1000次(即10里)帶動另一個木人擊鐲一次,從而實現1里擊鼓、10里擊鐲的效果。這種通過車輪轉動圈數記錄行駛里程的設計,與今天汽車裡程記錄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在明確內部機械結構後,我們不禁追問,記里鼓車究竟長什麼樣?這也是科技史學家王振鐸在復原晉代記里鼓車時面臨的問題。

在漢代、晉代皇帝高官出行儀仗中,有鼓車、鼓吹車。綜合文獻,王振鐸認為,晉以來記里鼓車之外形制度,當由漢之鼓車蛻變而來。山東省的漢代孝堂山畫像石則提供了漢代鼓吹車的視覺形象:車廂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四人各相向而坐奏樂,上層有二人擊鼓。王振鐸據此復原了晉代記里鼓車的外觀,這樣就有了我們今天常見的記里鼓車復原模型。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技術館,本報記者喻思南採訪整理)

(來源:人民日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避寒編輯|避寒《——【·前言·】——》荊州附近,本是「九百里澤國」,現在卻全是稻田與縣城,翻查古籍發現,這片平原本屬於雲夢澤。一個古湖,是
十日談 | 艾夫曼:上海讓我想起聖彼得堡 - 天天要聞

十日談 | 艾夫曼:上海讓我想起聖彼得堡

艾夫曼芭蕾舞團在東方藝術中心演出過五次,我也來過一次,感受過這座城市獨特的魅力。1977年,我建立了聖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團,很多人說這是一種「心理學芭蕾舞」。我不是一個很有空閑時間的人,前四次其實我也受到了非常熱烈的邀請,但沒有時間來。第五次我終於空出時間來到上海,因為我知道上海群眾中有許多對我和我的舞...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 天天要聞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前言說到猶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暴行,以及現在正在中東到處點燃戰火的猶太人國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學者在電視訪談中,談起了猶太人被屠殺一事。只不過他所說的並非是二戰時期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而是
史記.丁繼超傳 - 天天要聞

史記.丁繼超傳

《史記.丁繼超傳》文/捲風丁繼超生前戎裝照丁公繼超,字冠群,生於民國十六年,山東嶧縣六區丁庄村人,乃運河支隊之英勇戰士也。少時家貧,祖父丁文庭父親丁廣友皆目不識丁,生計維艱。年六歲,常隨祖母母親放牛割草拾柴,時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