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過父祖襲爵,又熬死諸子

2025年07月04日08:43:07 歷史 1404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股極為重要的文學思潮推動着文壇發展,它便是以尊古、復古為旗幟的古文運動。古文運動的巔峰當屬唐宋時期,造就了唐宋八大家。明代中後期則是古文運動的另一個高峰期,代表人物為以李夢陽為領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龍、王世貞為首的後七子。

活躍於嘉萬時期的謝榛,是後七子之一,其詩以律句絕句見長,功力深厚,句響字穩。他客游諸藩王間,以布衣終其身,朱厚煜、朱常清兩代趙王都將其視為座上賓。特別是與第七代趙王朱常清之間,還有一段頗為香艷的故事

趙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過父祖襲爵,又熬死諸子 - 天天要聞

《謝榛全集》

萬曆元年(1573年),謝榛從關中遊歷回來,途徑彰德,拜訪趙王。朱常清是他的迷弟,不僅親自迎接,還擺酒設宴,熱情款待。席間,趙王讓自己的妾侍賈氏隔簾彈奏彈唱曲子,以助酒興。所奏正是謝榛所作的《竹枝詞》,曲聲悠揚,謝榛聽醉了!

朱常清見狀讓賈氏出來拜見謝榛。見禮過後,賈氏又為二人彈唱了十曲謝榛所作的歌詞。謝榛聽得十分高興,當即起身表示這些不過是自己的粗淺之作,容他再作幾首新詞,以備府上之需。次日,謝榛再來王府,獻上14首新詞。賈氏逐一譜曲,彈唱給他們聽。朱常清見二人如此默契,興之所至,頓生君子成人之美之意,將賈氏贈與謝榛。

萬曆元年冬,復游彰德,王曾孫穆王亦賓禮之。酒闌樂止,命所愛賈姬獨奏琵琶,則榛所制竹枝詞也。榛方傾聽,王命姬出拜,光華射人,藉地而坐,竟十章。榛曰:『此山人里言耳,請更制,以備房中之奏。』詰朝上新詞十四闋,姬悉按而譜之。明年元旦,便殿奏伎,酒止送客,即盛禮而歸姬於榛。」(《明史·謝榛傳》)

這位為了追星,不惜將妾侍贈與偶像的趙王朱常清,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物呢?

越過父祖,繼承曾祖爵位

朱常清,生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為趙世孫朱翊錙的嫡長子,獲嘉王朱載培的嫡長孫,趙康王朱厚煜的曾長孫,生母世孫夫人高氏。

從上述這份世系可以得知,朱常清越過父祖,直接承襲了曾祖的爵位。為何會如此呢?讓我們來稍稍梳理一下。

其祖朱載培,生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為趙康王朱厚煜的庶長子,生母不詳。嘉靖十年(1531年)十一月,受封獲嘉王。

嘉靖十五年(1536年)閏十二月十九日,明世宗升殿傳制,冊封南城兵馬副指揮賈梁之女賈氏獲嘉王妃。一道受封的宗王和王妃共有一二十人。

要說老道士也是個愛玩會玩的主,沒法從文官集團手中完成奪權,就變着法的折騰人。十二月底派出使節冊封宗室,各個使團在過年期間都得奔波在路途上,無法在家安心過節。嘉靖年間,這屬於常規操作。

趙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過父祖襲爵,又熬死諸子 - 天天要聞

明世宗劇照

可以想見,朱載培成婚的時間定然在次年,然而新婚燕爾的歲月卻沒能享受多久。嘉靖十六年(1537年),也即是成婚的同年,獲嘉王朱載培薨逝,終年17歲,朝廷賜謚曰昭定。

同年,獲嘉王朱載培的嫡長子兼獨子朱翊錙降生,按時間推算當生於年底,極有可能屬於遺腹子。

時至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朱翊錙年已12歲,完全符合《皇明祖訓》十歲封王的規定,可以襲封獲嘉王爵位。然而當年四月,趙王朱厚煜給他申報的爵位為趙世孫。

戊午,趙王奏其長子獲嘉王載培卒,請封其子翊錙為世孫。許之。」(《明世宗實錄》)

此時朱厚煜年已五十有二,符合《皇明祖訓》「如王年三十,正妃未有嫡子,其庶子止為郡王;待王與正妃年五十無嫡,始立庶長子為王世子」之制。

雖然祖訓闡述的是庶子進封世子的條件,而朱翊錙乃孫輩,但在庶長子朱載培先逝的情況下,按照倫序原則,他是趙王爵位的第一繼承人,完全有權力代替乃父獲取繼承人的頭銜。是以明世宗沒有為難族兄,徑直封朱翊錙為趙世孫。

由此也可推導出,趙王妃張氏此時也已年過半百,與趙王朱厚煜年齡相仿。記住這一點,後面要考

這是朱翊錙這位趙世孫,在實錄中存留的唯一一條生前信息,此後實錄中再無他活動的記載。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一月,趙王朱厚煜突然上疏朝廷,表示自己罹患疾病,不良於行,請求讓第四子成皋王朱載垸(音yuàn或huán)暫時代行王府禮儀。獲得明世宗恩准。

庚寅……趙王厚煜以疾,請暫令第四子成皋王載垸代行禮儀。從之。」(《明世宗實錄》)

所謂代行禮儀,便是代替趙王主持迎來送往,及節令時率領宗室舉行遙賀等禮節。這其中牽扯到名份問題,非同小可。但凡親王本人無力主持,若繼承人有能力主持當由其代行。趙世孫朱翊錙此時年已23歲,完全可以承擔起這一角色。朱厚煜越過他,讓成皋王代行,定有什麼意外情況發生。

趙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過父祖襲爵,又熬死諸子 - 天天要聞

安陽大寒宮

實錄雖然沒有點明,可按照後續記載,此時朱翊錙已經去世。至於時間,據《國朝獻徵錄》記載,他就去世於嘉靖三十八年,終年23歲。

趙世孫突然辭世,對年過花甲,已送走一任繼承人的朱厚煜而言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他罹患疾病,可能便是因此而起。

虛齡年僅4歲的朱常清,因為失怙,突然間成為趙王爵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十月二十八日晚,趙康王朱厚煜突然自縊而亡,享年63歲。史稱他「性和厚,嗜學博古,敦尚雅素」平素最大的愛好便是讀書,生前著有《居敬堂集》,與謚法「溫柔好樂曰康」完美貼合。

趙康王的離奇死法,令朝廷驚愕不已,大動干戈乃題中應有之義。經趙藩通報,朝廷派員審核,得出結論,他的死因乃彰德知府傅汝礪和通判田時雨「威逼王致死」。為此傅汝礪流放遠邊,田時雨押送河南問斬,趙藩長史李愚等,因未能起到輔導作用,也受到輕重不一的責罰。

然而執掌話語權,將輿論玩的賊溜的朝中大賢們,在編撰《明世宗實錄》時,對此卻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傅田二人的辱王行為只是無關大雅的微末小節,真正的誘因涉及「宮闈之密」,因王妃張氏與成皋王通姦所致。

因稱時雨、汝礪威逼王致死,法司論坐如律。其實翊鏴、厚(火童)事至微淺,時雨等未常侵王。王亦無恚於時雨等。王素性仁柔鮮斷,薨之前數日,侍兒有見王咄咄自語如有所恨者,殆為妃與成皋王。然其事秘,外間莫知也。王本以漸恚自縊,乃委罪於時雨等,時論冤之。」(《明世宗實錄》)

趙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過父祖襲爵,又熬死諸子 - 天天要聞

安陽九龍山

還記得前面的考點嗎?

對,趙康王妃張氏與他本人年齡相仿,此時也已年過花甲。年紀輕輕的成皋王會在府中不顧禁忌與嫡母搞在一起,給自家老爹送帽子?還是一個和一個花甲老嫗。他圖什麼?虧你們這幫號稱正人君子的筆杆子想的出來。

主少國疑,宗室逞凶

曾祖父趙康王朱厚煜去世時,朱常清年僅6歲,不足以承襲爵位,讓他以白丁的身份晃蕩到點直接襲爵,還是給個法定身份過度一下,成為朝廷爭論的焦點。最終的結果是先冊封其為趙世曾孫,於是乎大明宗室之中年齡最小的法定繼承人誕生了。

朱常清雖受封世曾孫,成為爵位的法定繼承人,可畢竟年幼無法親自打理本藩事務。嘉靖四十年(1561年)三月,在其生母世孫夫人高氏的奏請下,朝廷委任趙康王在世諸子中倫序最長的成皋王朱載垸管理府事,護持幼孫

甲申,命成皋王載垸管理趙王府事。初趙王世子、世孫俱早卒,封世孫子常清為趙世曾孫。至是王薨,世孫夫人奏:『曾孫年幼,未能攝國。』因舉江寧王厚煉及載垸俱勘管理府事。上從部議,暫令載垸保護幼孫,俟年長襲封之日回府。」(《明世宗實錄》)

及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朱常清年已11歲,年齡達標。當年十月,朝廷遣永康侯徐喬松、翰林院編修王錫爵為正副使,赴彰德冊封其為趙王。朱載垸也功成身退,返回成皋王府。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嘉靖四十五年,在朱常清這位新任趙王的奏請下,祖父獲嘉昭定王朱載培、乃父趙世孫朱翊錙被追封為趙王,分別賜謚曰「恭」、「安」。祖母獲嘉王妃賈氏,生母趙世孫夫人高氏,也各進封趙王妃。

朱常清受封之時,年介舞勺,主少國疑,趙藩宗室對這位人小、輩也小的新晉趙王多有輕視,甚至有人起了覬覦之心。

趙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過父祖襲爵,又熬死諸子 - 天天要聞

中國文字博物館

趙藩平鄉王支系,出自趙惠王一脈,乃其第八子(雙胞胎中的老大)朱祁鏓(音cōng)之後。時任平鄉王朱厚燝,仗着與趙康王同輩,擺出一副老資格架勢,於隆慶二年(1568年)十月上疏朝廷,表示曾侄孫年幼,自己身為本支輩分最長者,理應多給予照顧,對王府事務指指點點。

近支宗室都沒說什麼,你一個遠支跳這麼歡,唯恐外人不清楚在打什麼主意是吧。在位的明穆宗朱載坖也不慣着他,下詔對平鄉王罰俸一月以示懲戒。

戊子,趙府平鄉王厚燝奏言:『趙王常清沖幼深居,一切府事多阻抑不達。而臣於親屬差長,乞撥承奉正一員,助王經理。』禮部言:『國家典制,各王府統於親王。而平鄉自稱差長,越次上侵,宜防其漸。』得旨:『厚燝奪祿一月。其該府輔導官及齎奏人役,下巡按御史按問。』」(《明穆宗實錄》)

有鑒於此,隆慶四年(1570年),朝廷在河南試點藩國設立宗正,協助藩王管理宗室時,將趙藩也列入其中,任命朱常清的堂叔祖廣安王朱載堂為趙藩宗正。

朱載堂也只能護持侄孫一段時間,次年便去世。不過此時朱常清年已17歲,在當時也算是個成年人,當年四月朝廷便冊封南城兵馬指揮鄭中之女鄭氏為趙王妃。

自此趙藩正式進入朱常清時代。相對於趙惠王、趙悼王等不靠譜的先王,他在位期間的表現稱得上是一位賢王。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宗藩條例》頒佈後,朝廷對整個宗室的歲祿進行打包處理,給定了最高額度,中下層宗室的日子更不好過。由此,藩王之中掀起了一股辭祿補貼底層宗室的風潮。

隆慶三年(1569年)三月,朱常清上疏朝廷,自請削減一千石歲祿本色,用以接濟貧宗。明穆宗甚為滿意,賜敕予以褒獎。


趙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過父祖襲爵,又熬死諸子 - 天天要聞

道口古鎮

趙藩社稷壇歷經上百年歲月,雖有屢有修繕,及至朱常清時代已然破敗,臻待大修。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五月,趙王殿下上疏朝廷,求情朝廷出功出力資助趙藩修繕。然而此時明神宗正為重建紫禁城三大殿頭痛不已,哪分得出手幫助趙藩,故此以「大工方興」為由,命趙藩暫停修繕本國社稷壇。

換做一般人,即便明面上不顯,暗地裡定然腹誹不已,在某些事上裝作看不見。可朱常清卻反其道而行,當年十一月,進獻助工銀一千兩,資助朝廷重建三大殿。明神宗笑納之,並御筆賜信嘉獎。

庚子……趙王進助工銀一千兩。報聞,覽王奏捐祿助工可嘉,答王書。」(《明神宗實錄》)

關心宗室、專心事上的同時,朱常清對彰德地方事務也極為關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對當地貧困百姓多有幫助。萬曆十五年(1587年),河南撫按奏稱趙王頗有善行,朝廷特意賜敕旌表。

熬死兒子傳位世孫

本文開頭的那個關於朱常清與謝榛之間的故事,雖然明載於《明史》,可說實話阿越是不太相信的。謝榛生於弘治八年(1495年),萬曆元年(1573年)時年已七十有八,年介耄耋,即便在崇拜於他,也不太會以妾侍相贈。

畢竟這位趙王殿下,雖然賢良,但很有手腕,並非被養廢了的傻白甜。隆慶五年(1571年),他上疏朝廷,請求賜予趙藩左長史林澄四品冠服和俸祿,獲得明穆宗恩准。

藩國長史雖是本國文官之首,可其品階只有正五品,作為養老職位,幾乎沒有升遷的空間,藩王為本府長史奏請升品偶有所見,然而大都以被駁回收場。朱常清利用朝廷期待其鞏固權威的時機,成功讓林澄升品,以收其心,充分展現了其政治手腕。

趙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過父祖襲爵,又熬死諸子 - 天天要聞

明代親王劇照:趙簡王朱高燧

再說了,朱常清一脈命運多桀,自祖父趙恭王朱載培往下三代單傳,開枝散葉是其第一要務,在這種情況下又豈會隨意贈送妾室。

父祖子嗣單薄,他自己也好不了多少。據《明實錄》記載,他共有八子,然而順利長大成人僅有長子朱由松和七子朱由桂,折損率高達75%,即便在嬰幼兒夭折率奇高的古代,也是一個極其誇張的數值。

然而,這碩果僅存的兩個兒子,依然沒能熬過他。

朱由松,為朱常清的嫡長子,生母趙王妃鄭氏,生年不詳,萬曆十三年(1585年)受封趙世子。及至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眼看即將熬出頭,卻倒在了黎明前一刻

朱由桂,為朱常清的庶七子,生母、生年不詳,《明史》稱其於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受封壽光王。然而《明實錄》明確記載,朝廷冊封他為壽光王的時間為萬曆二十八年四月。即便是這個時間,也存疑。

據實錄記載,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五月,朝廷遣使赴各藩冊封宗室,其中就有朱由桂:

己丑命……太僕寺少卿林道南、行人姜學文,冊封周府博平王在(金甸)、洧川王恭榨,趙府壽光王由桂,榮陽府榮陽王常浵。」(《明神宗實錄》)

對此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二十八年只是明確朱由桂受封的爵位為壽光王,但沒有馬上冊封,一直拖到三十四年才進行冊封;第二種為他的確在二十八年被冊封為壽光王,三十四年冊封的是壽光王妃,只是實錄誤載。

相對於前一種,阿越更偏向後一種,原因見後。

關於朱由桂的去世時間又存在疑問。《明史》稱其去世於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可實錄載萬曆四十一年(1413年)朝廷給他賜謚曰昭敬。

明神宗的確怠政,可於宗室一事上,相對而言還算負責,宗室去世有賜謚雖被推遲,可一般也就晚上一二年。由此推測朱由桂應當去世於萬曆四十年前後。

趙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過父祖襲爵,又熬死諸子 - 天天要聞

太行大峽谷

萬曆四十二年(1414年),趙王朱常清薨逝,在位50年,享年60歲,朝廷賜謚曰穆。謚法「布徳執義曰穆」,以它作為朱常清的蓋棺定論當得其所。

史籍對趙穆王的評價是正面的,可活了一甲子,連續經歷八次喪子之痛。特別是最後兩次,送走的還是兩個成年子嗣,關鍵世子朱由松去世時年歲也已不小,然而膝下無子,對垂垂老矣的他而言是一種何等的悲劇。他的死因很可能與受不了這等打擊有關。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壽光王朱由桂,留下了一根獨苗:朱慈(忄翰,羽改火)。在朝廷的操作下,這位名字都打不完整的趙穆王獨孫,如同當年的祖父一般,因年齡不足以冊封,先被冊封為趙世孫,而後於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受封趙王

丙申……禮部議覆:『趙穆王八子皆先卒。穆王薨,世子由松又無後裔,惟第七子壽光王由桂遺孤慈■,系由松親侄,尚在。該府之哀慘極矣。議以夫人王氏擁孤管理府事,於情最順,於序相宜合,無將慈■封為趙府世孫,同夫人王氏管理府事。』許之。」(《明神宗實錄》)

這也是阿越說壽光王朱由桂受封於萬曆二十八年,三十四年是冊封壽光王妃的原因。

阿越說

電影《中華英雄》里有一個令人淚目的鏡頭,鄭伊健飾演的主角華英雄,披着滿頭白髮,以悲涼口吻自白「我命犯天煞孤星,無伴終老,孤獨一生。」

趙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過父祖襲爵,又熬死諸子 - 天天要聞

《中華英雄》主角華英雄劇照

電影中的主角華英雄,早年全家慘遭報復,只剩下他一人。成婚後,妻子潔瑜慘死於惡鬥之中,一雙兒女中的女嬰也不知所蹤。師傅金傲與東瀛武痴無敵比武時,雖然險勝,卻也重傷而死。交由他人撫養長大的兒子華劍雄,赴美展開尋根之旅時,因為捲入與黑幫的鬥爭之中,最後更落得死無全屍。

趙穆王朱常清,沖齡之時,乃父趙世孫朱翊錙、曾祖父趙康王朱厚煜接連去世,以至於年僅5歲的他便成為準趙王。成婚後,又接連送走八個兒子,連同年而逝的趙世子朱由松都走在他前面。其一生與華英雄何其相似,堪稱大明宗室之中的天煞孤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着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着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 天天要聞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龍門陣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寶成鐵路電氣化迎來開通50周年。這條穿越秦巴山脈的鋼鐵巨龍,承載着厚重的歷史與幾代人的夢想。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一個關於父女與寶成線的故事,也在這蜿蜒的鐵軌上,清晰迴響。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 天天要聞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有關情況。9月3日晚將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晚會根據中央安排,中央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