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2025年05月22日12:23:05 歷史 1817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人稱「布衣將軍」。生於直隸青縣(今河北滄州滄縣),後隨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親是下層舊軍官,馮玉祥實際上是在軍營中長大,未滿十六歲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起義,勢力逐漸壯大,直至後來成為威震北方的大軍閥。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 天天要聞

(「布衣將軍」馮玉祥)

馮玉祥勢力的壯大,與他善於練兵有着直接關係,這一點還曾得到周恩來總理的讚揚。馮的練兵,在舊中國新、舊軍閥中,有他獨特的一套做法,那就是恩威並重,使士兵既畏其威又懷其德。

怎樣使士兵畏其威呢?馮玉祥認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打軍棍。打軍棍在清末北洋陸軍中是一種常規的體罰,馮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借用了。只要是沒有認真執行他的指示或命令的,就有被打的可能,挨打的對象多是中下級軍官和士兵,旅長以上的軍官很少,宋哲元(國民黨高級將領,抗日名將)和張維璽兩人是例外。宋是輪值帶班時遲到了十分鐘被打,張是士兵坐在火車頂上摔死了幾名被打。

馮對軍官打軍棍,不僅是為整肅軍紀,有時也是為了「得兵心」。有年冬季,馮檢閱新兵,詢問新兵入營後的生活情況,有一個新兵說:「昨晚還沒有領到鋪草,在地上睡的。」馮把新兵營長曲受謙叫到跟前,問他:「昨晚你睡在哪裡?」曲答:「睡在床上。」馮說:「你為什麼不睡在地上?照護新兵,要像伺候你親爹一樣才行!」說罷,把曲受謙打了20軍棍。這一方面是為了叫新兵看看,馮對待新兵是如何關心,也是為了殺一儆百。果然,從這以後,各級官長、特別是中下級軍官,對新兵的照顧真是親切備至,誰也不敢疏忽怠慢了。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 天天要聞

(馮玉祥、蔣介石、閻錫山合影)

在馮看來,打軍棍還是一種提拔部下前的考驗。事實上,有不少人在挨了軍棍之後,不久就升了官。當時馮的部下廣泛流傳着這樣的說法:「打是喜,罵是愛,周瑜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但也有例外,軍校出身的青年將校就不吃這一套。有一次因發生火警而打了值班參謀張濟40軍棍,張是保定軍校八期畢業的,被打之後,他和他同期的郜超、胡惟屏、劉光甫等幾個同學都不辭而別,跑到黃埔軍校當教官去了,後來有的當了軍長,有的當了總司令。在抗戰時期,胡維屏(重慶防空司令)在重慶見到馮,馮已不認識他了。他笑着對馮說:「我就是在南苑裡打張濟時,同他一起開小差的胡維屏。」說罷彼此哈哈大笑。

從張濟等出走這件事,馮玉祥意識到了行伍出身的軍官可以打,因為他們絕大多數都是馮一手培養和提拔起來的,他們一方面對馮有着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他們對馮又有着依賴關係,離開馮在別處找不到出路。軍校出身的青年將校就不同了,他們視野開闊,都有一定的軍事知識,在哪裡也能找到工作。馮因此常常自嘲說:「家雞打得團團轉,野雞不打滿天飛。這些軍校出來的學生們,是我們請來的軍師,經不起打罵,不得不客氣些。」

怎樣做才能「得兵心」呢?下次接着寫。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 天天要聞

(書法家書寫的馮玉祥「丘八詩」)


謝謝關注、點贊、留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 天天要聞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這是一次偶發的戰果,也是一次必然的勝利。文 | 朱國順歷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達出來的。1982年2月,航空工業部召開評審會,研究確定中國新一代殲擊機方案。參加競標的分別是瀋陽601所的殲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強6改方案。討論時氣氛有些沉悶。會議間隙,航空部軍機局副局長問參加評審的成都611所專家宋文驄:你...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 天天要聞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21日,北京市僑聯、丰台區僑聯、王穎女士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抗戰相關實物資料。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國歸僑飛行員馬鴻安的信匯委託書和匯款副收條。(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 此次捐贈的實物包括:古巴「旅古華僑抗日後援總會」代銷的民國26年救國公債伍圓券、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 天天要聞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人稱「布衣將軍」。生於直隸青縣(今河北滄州滄縣),後隨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親是下層舊軍官,馮玉祥實際上是在軍營中長大,未滿十六歲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起義,勢力逐漸壯大,直至後來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 天天要聞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差點成了蘇聯的「副總統」,卻悄悄把哈薩克從「俄語帝國」里抽了出來有個細節,很多人沒注意。1991年夏天,蘇聯還沒散,莫斯科那邊在考慮設個「副總統」職位。圈裡人都知道,那個位置本來是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公元前二世紀中葉,在亞歐大陸上,漢匈兩大帝國的戰爭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漢武帝元狩年間,一位年輕將領的迅速崛起和突然隕落,深刻影響着這場百年戰爭的走向。當我們把《史記》《漢書》和出土的漢簡相互印證,便能揭開霍去病暴卒背後的一些蛛絲馬跡。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 天天要聞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近日,中國德清珍珠複合養殖系統、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和什川古梨園系統以及巴西馬黛茶傳統農林兼作體系、墨西哥重要糧食作物和生物多樣性祖傳保護體系、西班牙蘭薩羅特島獨特火山景觀農業體系正式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及環境辦公室主任卡維·扎赫迪指出:「目...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 天天要聞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從此,春種秋收都和懷念有關。「袁院士生前是一個很陽光、很快樂的人,常常說,做人要向陽而生。」5月21日,湖南唐人萬壽園袁隆平院士墓前,其家人種下了22株向日葵以示懷念。袁隆平的侄兒袁景輝告訴記者,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聞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林虹(副廳級)涉嫌受賄一案,由浙江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浙江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林虹作出逮捕決定。公開簡歷顯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溫嶺人,參加工作後長期在浙江台州任職。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 天天要聞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最近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經歷種種風波後在今年重新開播,講述了在晚清動蕩時期,幾位中國青年在時代的背景下代表不同的群體在革命浪潮中經歷的成長與犧牲。電視劇主角梁鄉,皇族宗室、父親早亡、留學日本、主張立憲,種種經歷都在說明此人的歷史原型是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