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大將王景崇的悲劇:皇帝死了,誰來證明我奉了他的密令?

2024年07月06日10:42:04 歷史 1115

今年是蜀廣政十二年(949年),過不多久,就該是廣政十三年(950年)了。

我現在也是一鎮節帥、使相。可是我卻沒有任何過年的心思。

誰能想到呢,短短一年以前,我的紀年還是漢乾祐元年(948年),我的身份還是中原漢朝皇帝親信的右衛大將軍。

那時我已經認準了漢朝皇帝就是我要追隨的真龍天子,可是為什麼那麼快,我就不但不再是漢朝的大將,還被逼到了絕路呢?

後漢大將王景崇的悲劇:皇帝死了,誰來證明我奉了他的密令? - 天天要聞

我,王景崇邢州人,和晚唐成德軍節度使同名同姓。

我人生的第一個貴人是唐明宗,以前他出鎮邢州安國軍,從天祐十三年(916年)到同光元年(923年)一共七年,我就原地出道做了他的牙將,成為了他的嫡系班底。後來他當了皇帝,我就屢次得到升遷,拜通事舍人,歷任引進閣門使。他每次給藩鎮下詔書、出兵需要監軍,都派我去。

可是明宗登基的時候年紀已經大了,人總是要死的。他死後沒多久,他的女婿石敬瑭就建立了晉朝,是為晉高祖,消滅了唐朝。我也就順勢加入了晉朝。

天福二年(937年),因為齊州防禦使秘瓊擅自佔據成德軍,晉高祖一邊派安重榮就任成德軍節度使,一邊派我去給秘瓊講道理。

我從小就善辯,也順利完成了任務,但我知道,其實秘瓊怕的恐怕不是我,而是安重榮帶來的軍隊。

不過,後來高祖應該會後悔任命了安重榮吧。

我做到了左金吾衛大將軍。但我覺得自己並不受重用,不開心。

後來契丹建立的遼朝在遼太宗帶領下消滅了晉朝,佔據中原,但是各地都在作亂,他感到很累,就留下國舅宣武軍節度使蕭翰留守晉朝舊都開封。

後漢大將王景崇的悲劇:皇帝死了,誰來證明我奉了他的密令? - 天天要聞

我給他的下屬高謨翰送了很多錢,只想發揮自己的價值。

高謨翰的運作下,我如願當上了宣徽使、監左藏庫,但我的主君卻另有其人。

後漢大將王景崇的悲劇:皇帝死了,誰來證明我奉了他的密令? - 天天要聞

原來,蕭翰想逃回遼朝,怕沒處理好後事造成大亂,就授意高謨翰找到明宗的小兒子許王李從益,以遼朝的名義立為中原皇帝。

但是當時中原勢頭最盛的是原來晉朝的并州河東節度使劉知遠,當時已經建立漢朝,是為漢高祖。李從益的養母王太妃很清楚,我們是沒有能力和漢高祖爭天下的,所以她不但不積極守備,還主張迎接漢朝入主中原,李從益僅僅稱梁王知軍國事。

追根溯源,李從益本來就是我的少主,但既然帶隊的都沒有鬥志,我又為什麼要死戰呢?當年唐朝的閔帝、末帝又何嘗不是我的少主呢,我也沒有追隨他們於地下啊。

利用職務之便,我拿了府庫的錢投奔了漢朝。漢高祖入主中原,我就做了右衛大將軍。至於我的少主和王太妃什麼下場,關我什麼事呢?

但是我發現我的新老闆也沒有很賞識我。也難怪,當時投靠他的,立下大功的,多了去了,我算老幾呢?

為了進步,我當然得找機會好好表現!

機會這不就來了嗎!魏州天雄軍節度使、晉高祖的妹夫杜重威不服漢朝,反了!漢高祖當然要出兵討伐,可他沒帶我。

沒帶我,我就不能立功了嗎?這樣我還能找到立功的機會,那才叫本事。

皇帝不帶我去,我就自己過去!我請求留軍效力,我為他出謀劃策!

後來戰鬥結束了,杜重威投降了。

漢高祖果然注意到我了!很快,他就交給我一項重要任務:

岐州鳳翔節度使侯益、雍州永興軍節度使趙匡贊之前歸順遼朝,現在怕我們清算,勾結蜀國。現在他們得知我們入主中原,又害怕得請求入朝了。現在回鶻自稱入貢的道路被党項阻攔,需要我們出兵幫忙,你帶兵去。表面上是幫回鶻,其實把那倆節帥也一併搞定。

後漢大將王景崇的悲劇:皇帝死了,誰來證明我奉了他的密令? - 天天要聞

我出發的時候,漢高祖的身體已經不大好了,他讓我進入卧室,交代我:如果那兩個節帥爽快地入朝,就啥也不用管了,如果他們還心存僥倖想觀望,那麼你可以便宜行事。

也就是說,皇帝授權我,必要的時候把侯益和趙匡贊都殺了。

接到皇帝的重要任務,我很高興,我明白我終於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但是當時,我並沒有意識到,我的這次使命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正是這件事,最終導致了我的末路。

當我和將軍齊藏珍帶着數千禁軍趕到陝州的時候,我們得到消息,趙匡贊已經入朝,蜀軍已經兵犯南山。

敵軍入寇,我職責所在,當然要抵禦,於是我原地召集永興軍和趙匡贊留下的一千多牙兵一起禦敵。我怕那些牙兵和我不同心,想跑,就想在他們臉上刺字。

軍校趙思綰很機靈,首先表示願意帶頭被刺字,然後由他統帥軍眾。我很高興,同意了,齊藏珍說他凶暴難制,不如殺了,我也不聽。

聽說蜀將李廷珪得知趙匡贊已經入朝,就要走,沒那麼容易!

子午谷一戰,我大獲全勝!

後漢大將王景崇的悲劇:皇帝死了,誰來證明我奉了他的密令? - 天天要聞

蜀軍一看局勢不利就猶豫了,侯益看到了也轉而幫我漢軍拒敵了,此時不立功,更待何時!

我帶着岐、隴、邠、涇、鄜、坊各路藩鎮軍追殺蜀軍直到大散關,俘虜將卒四百人,雖然不算什麼特別顯眼的戰績,也足以讓陛下記我一功了吧!

到目前為止,一切看起來都沒有任何問題,兩個節帥已經入朝了一個,如果侯益也跟着入朝,我就大功告成,下一任鳳翔節度使很可能就是我。如果侯益還猶豫,陛下可是有口諭給我的,我隨時可以殺了他,作為功臣,我一樣可以原地繼任為新的鳳翔節度使。

我到了鳳翔,發現侯益這個不怕死的竟然還真的在猶豫,於是我派禁兵守住各門。之前我剛收到了詔書,就任兼鳳翔巡檢使,作為擊破蜀軍的統帥和頭號功臣,我認為我是受之無愧的。

這時候已經有人勸我動手殺人了。

可是我不敢了。因為任命我的詔書是新皇帝所發,漢高祖已經不在人世。

如果現在我殺了侯益,誰來證明我不是自作主張?誰能證明我曾經受過先帝的口諭,得到過授權?新皇帝知道嗎?

為什麼當初辭行的時候,我沒有想到討要一份文字版的密令?!為什麼?!

本來主動權仍然在我,而且侯益的從事也是我的同鄉舊友程渥說,我既然已經富貴了,就沒必要再搶侯益了。侯益父子還有數百爪牙,也不是說殺就能殺的。

後漢大將王景崇的悲劇:皇帝死了,誰來證明我奉了他的密令? - 天天要聞

然而,侯益跑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 天天要聞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皇太極駕崩後的1644年,大清帝國迎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皇位爭奪。肅親王豪格與睿親王多爾袞各擁重兵,八旗中半數的支持使得二人勢均力敵。然而歷史的天平最終卻傾向了年僅六歲的福臨。其生母博爾濟吉特氏(即後來的孝庄文皇后)展現出非凡的政治手腕。
戰爭上無力,道德上無敵 - 天天要聞

戰爭上無力,道德上無敵

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相關文獻來源。(龍顏大悅 耶律德光)遼太宗收到了石敬瑭的來信之後,他的心情用四個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開心壞了。自己的父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打遍草原大漠無敵手,可只要南下,總是吃虧,很大一部分
鄭州一五星級酒店擺地攤日入3萬/河南昨日最高氣溫43.2℃/日本教材污衊盧溝橋事變中方先開槍 - 天天要聞

鄭州一五星級酒店擺地攤日入3萬/河南昨日最高氣溫43.2℃/日本教材污衊盧溝橋事變中方先開槍

⊙河南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房源公布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心近日發佈河南省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次配租公告。本次配租房源共有博學苑、航港南苑、經開苑、文華苑、永盛苑、廣惠苑6個院區,3543套房源。詳情(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心)▼⊙盧洛高速盧氏段即將通車!節省約1小時車程盧洛高速(盧氏...
原創首發七言詩•借刀殺人(三十六計之三) - 天天要聞

原創首發七言詩•借刀殺人(三十六計之三)

文/孫野借刀殺人小周郎,假請諸葛去劫糧。強中更有強中手,毒辣奸計變黃粱。註:黃粱——這裡是引申義,即黃粱夢的意思。周瑜假意恭維孔明,說他足智多謀,請他去帶兵偷襲曹操糧草。曹操向來是偷襲別人糧草的主,肯定戒備森嚴,這不是讓諸葛亮白白送死嗎!
盛七小姐打官司(歐陽亮) - 天天要聞

盛七小姐打官司(歐陽亮)

盛七小姐,本名盛愛頤,是清末首富盛宣懷的第七個女兒。盛宣懷官做得大,以幫助李鴻章辦理「文案」起家,至辛亥清朝覆亡時已經官居郵傳部尚書,生意做得更大。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資料圖: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圖/新華社「我們是善戰的前鋒,我們是民眾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永遠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1939年,29歲的河北青年張松如離開正定省立七中,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這一年,他以「公木」的筆名與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創作了這一組《八路軍大合唱》。此前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