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狀元劉若宰及家族石牌後人軼聞

2025年07月07日01:52:13 歷史 1168

舊時在懷寧石牌地域以東,有一地名曰釋迦販(現懷寧平山鎮大塅村大塅組),這塊田畈住着一支劉姓族人。

​這支劉姓族人乃是從,江蘇彭城遷移過來(現江蘇徐州市),祖上出了兩名唐朝名將,及一個皇后分別為:劉得威、劉巨容唐睿宗李旦的肅明皇后

明末狀元劉若宰及家族石牌後人軼聞 - 天天要聞

​而這個肅明皇后(唐讓皇帝李憲之母,李憲武則天之皇太孫,玄宗的哥哥。),與德妃竇氏(昭成順聖皇后、唐玄宗李隆基之母。)死在武則天的政治鬥爭中,兩人至今下落不明。

這塊釋迦販東南旁邊,有一座小山,山不高但陡峭,看上去如同懸崖峭壁一般。

這座小山腳下,則有一條小溪,其溪水是由釋迦販正東方向的大鷹山(現為大雄山,因古代山上有大老鷹而得名。),山上的古泉水流淌至此彙集而成。

明末狀元劉若宰及家族石牌後人軼聞 - 天天要聞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個山和水自然沒有什麼神仙和龍,但溪水依山而流,其景色非常宜人居住。

正是因為如此,劉姓後人為了躲避戰亂,遷移至此開枝散葉。

而到了明末崇禎年間,這支族人中又出了,一個文狀元劉若宰,連中三元而得名於天下。

明末狀元劉若宰及家族石牌後人軼聞 - 天天要聞

​古代的文狀元相當於,現代的清華北大加強版,非但如此,其自身品德與家世,也會被朝廷看中選科。

劉若宰的父親叫劉尚志,同進士出身,官聲清廉練達肯說真話,在倒張居正案中不為奸黨強權,死保鄒元標,在後面的官任上,平反很多冤假錯案。

明末狀元劉若宰及家族石牌後人軼聞 - 天天要聞

​劉尚志做了京官給事中後,在安慶府自家宅前街建了,「黃門司諫,青鎖納言」牌坊,意為自己是個「諫官」,這個牌坊就是後世安慶人,俗稱的倒爬獅牌坊。

劉尚志先後做了:浙江按察司副使、江西布政司右參政、福建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山東右布政使、山東左布政使退仕。

劉尚志卒於明熹宗天啟三年癸亥(公元一六二三年),享壽八十二歲。

明末狀元劉若宰及家族石牌後人軼聞 - 天天要聞

劉尚志有三房夫人,大房攜子孫世守懷寧大塅村,二房居安慶府城,三房守桐城練譚。

劉尚志有十二個兒子,單說其中二房的劉若宰、劉若宜,三房的劉若審這三個兒子。

明末狀元劉若宰及家族石牌後人軼聞 - 天天要聞

劉若宰除了學識淵博,書畫精絕外,還慧眼識人提拔了,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等明末幹才。

劉若宜其人主修懷寧縣志,忠於朝廷,不從李自成,憤而在自殺未成情況下,出家為僧以示名節。

明末狀元劉若宰及家族石牌後人軼聞 - 天天要聞

劉若審,官至太興教諭(鹽城教育局長),卒於秦淮郭北,其後人有一支,在懷寧石牌古鎮曹家園,購有地產及墓林等資產。

據筆者民間考證,有老者笑談劉若宰的一些趣事,說劉若宰小時候很調皮,不願意讀書好玩,於是劉尚志將劉若宰丟到拜石溪裏面去,並用竹篙子將其死按,要將劉若宰嗆死。

明末狀元劉若宰及家族石牌後人軼聞 - 天天要聞

情急之下,劉若宰不禁吟道:要沉自沉之,不沉自不沉之,何故要篙之。

還有一聞,據說劉若宰考了狀元後,崇禎帝殿前問答,見劉若宰雖然醜陋駝背,但才情橫溢,便有愛才之心。

隨即問道:愛卿家在何方,朕可觀否?崇禎帝的意思是,想去劉若宰家鄉看看,順便給劉若宰殊榮。

明末狀元劉若宰及家族石牌後人軼聞 - 天天要聞

而劉若宰為了防止皇帝擾民,便隨口大道:回皇上,臣的家是風掃地,月點燈,但要往之,則要經過亂石紛飛灘和告(石牌土話,意為絞)車嶺。

這下皇上就嚇壞了,尼瑪的,真命天子也經不起亂石頭砸,絞車絞死啊。

明末狀元劉若宰及家族石牌後人軼聞 - 天天要聞

這個傳說傳了出去之後,民間漸漸流傳出,劉羅鍋逗(石牌土話,意為騙)的故事。

觀其劉若宰一族,對於家風家訓有着系統的傳承,秉承家國治天下的思想,其族人從容活躍在政治舞台上。

本文資料來源於:劉若宰後人劉海銀同志、劉溝村圖書館、戴老闆、網絡資料。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資料圖: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圖/新華社「我們是善戰的前鋒,我們是民眾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永遠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1939年,29歲的河北青年張松如離開正定省立七中,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這一年,他以「公木」的筆名與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創作了這一組《八路軍大合唱》。此前兩...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 天天要聞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眾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禮制則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時候講的「禮」,跟現在的「禮」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處。我們可以理解周「禮」為現在的「禮貌」,周朝貴族才講「禮貌」,普通國人、野人、蠻夷戎狄是不講的,或者說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東
什麼是勝利?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勝利?

戰爭的最終目標當然是取得勝利。 人們總是期望看到勝利的場景:扛着紅旗,將旗幟插到對方陣地上,歡呼雀躍,國與國開戰,誰都希望勝利。 但是,近年來的三場戰爭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