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2024年05月18日06:25:08 歷史 1703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文丨微生曉芸

編輯丨微生曉芸

前言

估計大家在電視劇里都看到過一個很奇怪的場景,那就是「賣身葬父」。

有些人都是因為要錢處理家人的後事,所以就簽訂了「賣身契」,成為了丫鬟僕人。

但是這也讓人覺得奇怪,只是挖個坑而已,為什麼不自己動手挖一挖?實際上背後大有原因。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為何「賣身葬父」?

在古代電視劇里,我們常常會看到些讓人心疼的畫面,一個女子在街頭穿麻衣戴孝帽,跪在地上。

她身邊躺着用草席裹着的屍體,面前擺着塊寫着「賣身葬父」的木牌。

這些女子多半家裡窮困,失去了頂樑柱後,又負擔不起喪葬費,為了親人能入土為安,她們只好放下自尊,上街求錢。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有人願意出錢買她們,就被帶走,當買家丫鬟或僕人,或被賣到遠方干苦力。

其實之所以是賣身葬父,是因為這時的她們大多無依無靠,去當僕人也算是找到了一條出路。

畢竟那時貧富差距大,很多貧民可能連飯都吃不上,去大戶人家當僕人,好歹有口飯吃。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而除了這個原因,也有人很奇怪,為什麼她們自己不挖坑埋了,然後自己一個人去找點事情做呢?

就算不賣身葬父應該也有些地方會招收僕人吧?而且這樣也不需要簽賣身契,每個月還有月錢拿。

這其中又有幾個原因,一個是賣身葬父的這一類人價格低,往往一點錢就可以買她一輩子。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其次是女子的力氣比較小,自己挖坑估計臭了都還沒埋上,而且古代人很相信來世。

他們覺得死後那個世界也很重要,所以好好安葬去世的人,也可以給去世人的後代帶來好運。

如果只是被草草找個地方埋了,後代可能會受到影響,去世的人來世可能也沒什麼好日子,所以即使是窮人也希望離世可以好好辦一下。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不過大家在電視中也看到過男性賣身葬父,像這種人一般自己也有體力,但是古代講究孝道。

那個時候社會階級明顯,很多男性都只能幫地主家的人幹活,拿的工錢也很低,因此這種家庭也拿不出什麼錢舉辦葬禮。

這時最快的方法就是希望能被有錢人招回家當家僕,因為當時許多家庭可能只夠一家人吃飯,更別說有閑錢攢下來了。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雖然一輩子要給人家當僕人,但是至少能在心中覺得安定,畢竟百事孝為先。

並且分析男性和女性,一般女性似乎更容易淪落成賣身葬父的狀況,原因就是女性本身就偏弱。

男子尚且可以掙扎一下,去想辦法籌錢,而古代女子無才是德,幾乎沒有什麼傍身的本領,並且也不被允許拋頭露面。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在這種情況下,她們基本上都很難有活路,這也是她們最後的一個辦法。

不過隨着時代發展,女性也越來越有自己的選擇權了,這在另一個方面看,也值得感嘆。

而談及喪葬方式,其實也有很多規定,尤其是古代,流程可能更加繁瑣。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喪葬不能草草了事

古代不管窮富對待葬事都是很重視的,有的要請道士或僧侶來給誦經超度,希望他們能順利進入另一個世界。

還要根據這個人的身份,選個合適的墓地和棺材,等到下葬前,親人們還要進行「守靈」,陪在逝者身邊。

之後是「出殯」,讓去世的人入土為安,出殯時,最前面的人一般是舉像的,後面的人默默跟着靈車,繞着去世的人生前生活過的地方一圈。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並且古代還有好多與喪葬有關的民間傳說,也就是頭七,人們覺得離去的人會在下葬後的某個時間回來,這時人們不能哭泣,怕對方走的不安心。

之後就是每年或者祭拜的節日,供點食物表示懷念,順便祈求庇佑,給子孫後代帶來好運。

不過這些規矩也不能一概而論,畢竟中國地大物博,又許多的地區,很多地方的喪葬儀式因為地域、民族和時代不同,所以不一樣。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比如,古代中原地區的人通常土葬,儀式也比較繁瑣複雜,南方則因為地理環境特殊,所以人們更喜歡水葬或船葬,把逝者遺體放在船里,隨波逐流,寓意生命輪迴。

不同民族喪葬習俗也大不相同,漢族講究祭祀和紀念,逝者去世後要進行一系列祭祀活動,如燒紙錢、上香、敬酒,表達懷念和尊重。

少數民族如藏族有「天葬」,彝族有「火葬」,他們都有各自的理解。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其實現在我們都不太提倡土葬了,背後的原因其實挺多的,應該是現在土葬太佔地了。

城市的房價越來越貴,開發的地方也越來越大,人越來越多,土地都變得特別寶貴,而土葬要佔用不少地。

因此相較之下,更多人開始選擇了火葬,一個是節省土地,其次也比較環保。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因為土葬時,屍體在土裡分解會產生有害物質,可能污染土壤和水源,而火葬雖然也有廢氣排放,但通過科學處理,這些影響可以降到最低。

再有,隨着大家思想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多人接受並認可其他喪葬方式。

他們覺得火葬反而能更好地表達對逝者的尊重和懷念,並且隨着社會進步和環保意識的增強,一些新的喪葬理念也越來越受歡迎,比如生態葬和海葬。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很多人可能還沒聽過生態葬,其實這種方式特別環保,比如樹葬,指的是將離去的人埋在樹木根部,這樣一段時間後會腐爛化成養料。

也可以理解為和樹木一同生長,也算是一種寄託,另外就是一直以來都有的海葬,這種也是一種常見的生態葬方式。

海葬是將逝者骨灰撒入大海,這個其實在一些電視劇很多人都看到過了。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而外國其實還發明了一些比較奇怪的方法,比如冰葬,指的是將人冷凍後粉碎。

不過這些方式都比較奇怪,有些人可能都沒法理解,目前來看還是火葬用的比較多。

人離去後確實要考慮一些安置的地方,畢竟這對於活着的人也是一種紀念的方式。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結語

看到這裡估計也有許多人可以理解為什麼古代會有這種方式。

其實時代不同,很多時候人的選擇就不同,尤其是古代受限制的地方多,很多人除了賣身葬父別無他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 天天要聞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中新網新疆哈密6月15日電 (陶拴科)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歷史學者、文化專家50餘人齊聚一堂,圍繞左宗棠的精神價值、歷史貢獻展開深入探討。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韓國:朝鮮「修牆」! - 天天要聞

韓國:朝鮮「修牆」!

點擊上方「CCTV4」 關注我們!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上修建隔離牆。韓國政府認為,上周朝鮮軍人越界事件可能與此有關。韓媒:朝方正在軍事分界線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據KBS電視台15日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的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建造隔離牆。韓方此前曾通...
我國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為何新中國成立後也沒改呢? - 天天要聞

我國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為何新中國成立後也沒改呢?

在東北城市裡,大連無疑是一個別樣的存在。這裡位於東北的最南邊,是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國內地唯一一個有軌電車未曾中斷過的城市,有數不清的廣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連是著名的浪漫海濱之城、無擁堵城市、時尚之都、足球之城,以及海鮮之城。其實,大連的歷史並不長,確切地說,大連實際上是被近代史上那...
南都現場直擊:大鵬所城城牆坍塌部分為1984年重建 - 天天要聞

南都現場直擊:大鵬所城城牆坍塌部分為1984年重建

南都訊 記者曾海城 謝宇野6月15日下午,深圳大鵬新區發佈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受連續強降雨影響,深圳知名古城——大鵬所城南門東側城牆發生小範圍坍塌,目前景區已臨時關閉,文物專家正評估坍塌情況,南都記者從大鵬新區古城博物館了解到,坍塌部分為城牆
邵雍晚來得子,寫詩寄予厚望,語重心長,感人至深 - 天天要聞

邵雍晚來得子,寫詩寄予厚望,語重心長,感人至深

品經典詩詞,講歷史故事,玲子歡迎您的光臨。前言:「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仕途坎坷,所以他希望兒子大智若愚,人生順遂。「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父愛如山,陸遊勉勵兒子刻苦攻讀,將來能有所成就。
酈道元一生寫盡山水,為何因水盡而亡? - 天天要聞

酈道元一生寫盡山水,為何因水盡而亡?

提起酈道元,大家似乎只能想起他寫了《水經注》,好像是個地理學家兼文學家,其餘就不知道了。其實,酈道元是個典型的六邊形戰士。除了地理和文學,他還擅長軍事和歷史,不僅文武雙全,還是百姓和朝廷都公認的好官。咱們從《水經注》開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