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時期,權傾朝野的李昪想要除掉徐知詢,於是端起一杯毒酒

2023年10月25日19:46:06 歷史 1857

五代十國時期,權傾朝野的李昪想要除掉徐知詢,於是在酒宴端起一杯毒酒敬給了他。可是沒想到,徐知詢的一番操作,卻讓李昪當場傻眼。

李昪是江蘇徐州人,出生於888年,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上面有兩個姐姐,父親李榮是個窮苦的小老百姓,母親劉氏也是個出身寒微的民婦。

李榮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經常去寺廟裡誦經祈福,被人們稱為「李道者」。有趣的是,李昪小時候也有過當和尚的經歷。但不同的是,父親是植根於內心的信仰,兒子是被迫無奈為了求生。

唐末戰亂不斷,李昪6歲那一年家鄉被戰火波及。他的父親在戰亂中生死不明,母親無奈之下,只得帶著兒女前往淮南投靠李榮的哥哥討生活。

人逢亂世不如狗,窮人想要在戰亂中活下來更是難如登天。劉氏帶著兒女一路上跌跌撞撞吃盡了苦頭,為了給孩子們尋條活路,途中把女兒送進了尼姑庵,只帶着李昪到了淮南。

可是劉氏命運不濟,剛和兒子在濠州有了落腳的地方,就身患重病不幸離世。李榮的哥哥家境也不好,一家人本就生活艱難,想要好好養活侄子也有點力不從心,於是就把李昪送到了開元寺里當和尚。

895年,時任淮南節度使的楊行密攻佔濠州,在開元寺休息的時候遇到了7歲的李昪。他見李昪腿腳勤快聰明異常,心裏喜歡得不得了,當即把李昪收為養子帶在了身邊。

落魄的孤兒成了官家的養子,堪稱是逆天改命一步登天,但是李昪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楊行密的長子楊渥心胸狹隘,容不下父親撿來的孤兒,聯合弟弟們共同排擠李昪,一時間把楊家鬧得雞犬不寧不得安生。

不管怎麼說,李昪始終是外人,楊行密自然不會因為一個外人,眼睜睜地看著兒子們亂作一團。可他又不忍心就這樣把養子給丟棄,思來想去,無奈把李昪送給了心腹大將徐溫

靠販賣私鹽起家的徐溫,實際上膝下也已經有了幾個兒子,但是見到機靈的李昪之後心裏也很喜歡。把他帶回家後改名為「徐知誥」,視若己出細心呵護,讓他跟著兒子們一起生活讀書,學習兵法謀略,練習騎馬射箭。

902年,楊行密被冊封為吳王,徐溫的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成了吳國最有實力的重臣之一。三年後楊行密病逝,他更是權傾朝野的權臣,幾個兒子也都成了吳國的重臣良將。

徐知誥在養父的提攜下,也得以在軍政上建立功勛,成了吳國風頭強勢的後起之秀。但他的成長曆程,也並非只是站在養父的功勞簿上坐享其成,而是有實實在在地從軍、從政能力。

他出任升州刺史期間,也就是現在的江蘇南京,輕搖薄我、吏治清明,不僅給地方百姓謀取了福利,也籠絡了很多人才,培植起了自己的勢力。

但徐知誥做得再好,對養父再孝順,在徐家始終還是擺脫不了外姓人的尷尬境遇。尤其是他崛起之後,原本父慈子孝、兄弟和睦的家庭環境一去不返,變成了徐家父子與外姓人的暗中爭鬥。

徐溫為了打壓養子,讓兒子徐知詢接替了升州刺史,把徐知誥派到了潤州,也就是現在江蘇鎮江任職。

當時,徐溫的長子徐知訓留在都邑廣陵,也就是現在的江蘇揚州,輔佐父親處理政務。他一直對徐知誥都不太感冒,甚至還定下毒計要把這個外姓弟弟給除掉。幸好徐家老四徐知諫從小就跟徐知誥玩得好,暗中通風報信才讓他逃過了一劫。

後來廣陵大亂,徐知訓被殺,重病在身的徐溫自顧不暇,也失去了平定亂局的能力。徐知誥聞訊後,及時率部趕回廣陵平定了亂局,自此也留在了吳國的權力中樞。

不久後徐溫病逝,徐知誥成了吳國的新一代權臣,為了消除隱患,欲對弟弟徐知詢下毒手。他把徐知詢請到府上飲宴,席間端起一杯毒酒走到弟弟面前,佯裝平靜地說道:「為兄祝弟弟能活一千年!」

徐知詢感覺氛圍有點不對勁,接過酒杯之後,往自己的杯里倒了半杯酒,剩下半杯酒又回敬了徐知誥:「弟弟願將五百年壽命分享給兄長!」

徐知誥當場被搞得好不尷尬,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席間吟唱助興的伶人申漸高為了替主公分憂,當即走過去奪過兩人的酒杯,嬉笑着說道:「區區五百年壽命,哪夠主公和將軍分的呢,不如成全了小人吧!」

就這樣,徐知詢憑藉機智化險為夷,徐知誥也在伶人的幫助下化解了尷尬。唯一可惜的是,本來能夠置身事外的伶人申漸高,成了這場兄弟爭鬥中的犧牲品。

五代十國時期,權傾朝野的李昪想要除掉徐知詢,於是端起一杯毒酒 - 天天要聞

五代十國時期,權傾朝野的李昪想要除掉徐知詢,於是端起一杯毒酒 - 天天要聞

五代十國時期,權傾朝野的李昪想要除掉徐知詢,於是端起一杯毒酒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 天天要聞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前言說到猶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暴行,以及現在正在中東到處點燃戰火的猶太人國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學者在電視訪談中,談起了猶太人被屠殺一事。只不過他所說的並非是二戰時期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而是
史記.丁繼超傳 - 天天要聞

史記.丁繼超傳

《史記.丁繼超傳》文/捲風丁繼超生前戎裝照丁公繼超,字冠群,生於民國十六年,山東嶧縣六區丁庄村人,乃運河支隊之英勇戰士也。少時家貧,祖父丁文庭父親丁廣友皆目不識丁,生計維艱。年六歲,常隨祖母母親放牛割草拾柴,時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饑。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 天天要聞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6月28日,一場關於「龍騰大邑商」的學術沙龍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舉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以考古學家的嚴謹與美術史家的敏銳,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解碼青銅器與玉器上的龍紋密碼,揭開商代龍形象的神秘面紗。活動間隙,韓鼎教授接受了正觀新聞記者專訪,從龍與饕餮共存的禮制密碼,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段勇簡歷段勇,男,漢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96年9月參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後在蓬溪縣蓬南鎮政府、遂寧市紀委監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歷任...
中國東極「魚經濟」 - 天天要聞

中國東極「魚經濟」

新華社哈爾濱7月2日電 題:中國東極「魚經濟」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在中國大陸最東端的撫遠市,東極魚市裡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喚醒了城市的清晨。撫遠原名「伊力噶」,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這裡地處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兩大水系交匯處。這座被譽為「華夏東極」的邊境小城,正書寫着中國「魚經濟」的生動樣本。綠色無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