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抗戰飛行員英勇就義,印證郎咸平的名言:暴發戶成不了貴族

2025年07月02日17:43:03 歷史 1952

郎咸平說:中國現在沒有貴族,只有暴發戶!

幾年前有一批蘇州的地產商請郎咸平去演講,閑談中了解到,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在花高價讓自己的子女參加各種各樣花式繁多的貴族俱樂部,這樣孩子們平時就可以聚在一起,喝紅酒、射箭、騎馬、打高爾夫、狩獵,培養一些貴族氣質。

第一批抗戰飛行員英勇就義,印證郎咸平的名言:暴發戶成不了貴族 - 天天要聞

這次他們專門請郎咸平來蘇州,目的就是希望郎咸平能夠教教他們,如何才能把自己的下一代培養成貴族。

郎咸平一聽非常生氣,毫不客氣地告訴他們:就你們這水平培養不出貴族,因為你們連什麼是貴族都不清楚!為什麼貴族在歐洲會受到廣泛尊敬,原因是貴族要身先士卒上戰場、去打仗。一戰的時候士兵的死亡率是12%,貴族是20%,而傳統貴族學校伊頓公學出來的人死亡率更是高達45%。

從這裡可以看出,貴族要騎馬射箭,根本不是為了什麼彰顯貴族氣質,而是為了要打仗。只有像這樣,肯犧牲自己成全大我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貴族。

說實話,儘管郎咸平很多時候說話有點離譜,但這番對貴族的詮釋,卻很有震撼力。它讓我們想起了抗戰時中國的第一批飛行員,他們大多出身世家,卻自願參軍保家衛國,寧可撞向日本飛機也沒有一個逃兵!犧牲時平均年齡才23歲。

第一批抗戰飛行員英勇就義,印證郎咸平的名言:暴發戶成不了貴族 - 天天要聞

中國第一批飛行員繼承的不是財富,而是對國家的責任。

中國近代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軍事飛行員,主要指 20 世紀 30 年代前後由筧橋中央航空學校、東北航空學校等培養的飛行員群體,他們雖然只有1700多人,卻在抗日戰爭中築起了中國天空的第一道防線。

據歷史記載,這一群體中相當一部分人來自名門望族、書香世家或殷實家庭,他們放棄優渥生活投身藍天,用生命詮釋了 「捐軀赴國難」 的信仰。

筧橋航校第三期學員、「空中英雄」 劉粹剛,父親是河北高陽縣的鄉紳,自幼接受私塾教育後考入京兆中學,後投筆從戎;林徽因的胞弟林恆,出身福州望族林家(祖父林孝恂為晚清翰林,父親林長民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畢業於清華大學後考入航校,1941 年在成都空戰中犧牲;被譽為 「中國空軍軍魂」 的高志航,生於吉林通化富商家庭,曾留學法國莫拉納航空學校,回國後成為筧橋航校教官,在淞滬會戰中首開擊落日機紀錄。

第一批抗戰飛行員英勇就義,印證郎咸平的名言:暴發戶成不了貴族 - 天天要聞

這些飛行員繼承的不是財富,而是對國家的責任。正如航校教材《空軍戰史》中所寫:「中國飛行員的血液里,流淌的是岳飛的『精忠報國』,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

當他們穿上軍裝,家世背景便退居其次,取而代之的是 「空軍」 這個共同身份:住草棚、啃窩頭、用殘破的飛機迎戰強敵,卻始終保持着 「哪怕只剩一架飛機,也要升空作戰」 的勇氣。

這種為了國家的和平和發展,寧願放棄財產甚至生命的人才是貴族。大家看看身邊,今天有幾個暴發戶能做到?

第一批抗戰飛行員英勇就義,印證郎咸平的名言:暴發戶成不了貴族 - 天天要聞

從 「世家公子」 到 「鐵血戰士」,飛行員踐行着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的民族氣節。

抗戰爆發前,這些年輕人本可憑藉家世獲得穩定職業:林恆若選擇建築專業,或許能像姐姐林徽因一樣成為學者;高志航若留在法國,可成為高薪的民航飛行員;徐懷慈(徐志摩堂弟)若繼續在滬經商,亦能衣食無憂。

但 在1931 年 「九一八」 事變、1937 年全面抗戰爆發後,面對中國空軍飛行員高達 65%的犧牲比,他們紛紛在在畢業紀念冊上寫下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的豪言壯語,集體選擇了最艱險的道路,從未出現臨陣脫逃者。

1938 年武漢 「四二九」 空戰中,飛行員陳懷民駕駛戰機被 5 架日機圍攻,機身中彈後他放棄跳傘,猛拉操縱桿撞向敵機,與日軍 「王牌飛行員」 高橋憲一同歸於盡;1941 年,航校畢業生周志開駕駛蘇制伊 - 15 戰機,單機突襲日軍運城機場,炸毀敵機 3 架,返航時遭伏擊犧牲,年僅 22 歲。

這些出身優渥的年輕人,用 「與敵同沉」 的決絕,踐行了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的民族氣節。就連英國首相也被他們感動,動情地說:「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這麼多人對這麼少人虧欠這麼深的恩情」。

第一批抗戰飛行員英勇就義,印證郎咸平的名言:暴發戶成不了貴族 - 天天要聞

結束語:藍天忠魂下的貴族召喚!

從杭州筧橋的草棚航校到重慶白市驛的防空洞,中國第一批飛行員用生命證明了郎咸平說的話:真正的 「世家子弟」和貴族,不是耽於享樂的貴胄,而是在民族危亡時刻挺身而出的脊樑。

他們家境優渥卻不嬌弱,敢於擔當; 他們接受的教育先進,卻不是精緻利己主義者,家國情懷已經可進了骨子裡。這樣的 「世家」,才是真正的貴族和一個國家真正的財富。暴發戶要想成為貴族,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第一批抗戰飛行員英勇就義,印證郎咸平的名言:暴發戶成不了貴族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京師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學在1898至1912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1,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批國辦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 天天要聞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2025年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謝桂英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兩盞燈箱逐漸熄滅,兩位倖存者的照片從彩色變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熄燈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