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樂年間,老農經過孤墳,隨意撒尿,竟破了一樁多年的懸案......
青柳鎮只有兩千多人,按照古代的規模,勉強算是一個鎮子,若是放在現在,也就是一個村子而已。
小鎮東頭,有着一位老農,此人今年六十歲了,或許是因為常年種菜,身體倒是不錯,十分硬朗。
這老農有着一個兒子,要說起這兒子,也是不務正業,整天遊手好閒,雖說成親了,還是如此。
為了養活一家,老農無奈,只能是自己多干,盡量多賺錢。
入秋了的天氣稍微涼爽了一些,老農趕着驢車,裝了許多的蔬菜,朝着城裡趕去,要知道此刻已經臨近黃昏了。
但是沒辦法,據說城裡一位貴人要請客,需要新鮮的蔬菜,所以老農從菜園子摘了最新鮮的,直接給送了過去。
到了縣城的時候,趕緊將蔬菜送到了酒樓,那掌柜的倒是為人不錯,幫着卸貨之後,給了老農錢,說道:老哥哥!真是為難你了,這個時間,還要你跑一趟,不過沒辦法,那貴人吃東西挑剔,不新鮮不吃啊!
老農呵呵笑了一下,說道:沒事!有生意當然是好事了,以後儘管找我,我隨時送到。
掌柜的點了點頭,看着老農的背影,有着一絲的心酸,六十的人了,還要為了兒子奔波,的確是不易。
老農上了驢車,揮動鞭子,趕緊朝着城門衝去,晚了的話,可是出不去的。出門後離家還有十幾里,倒是不算太遠,不過黑天了,速度很慢,免得驢子受傷。
夜空之中,有着一輪彎月,灑下了些許的月光,老農心中想着事,其實就是在犯愁,自己這麼干,還能幹幾年,兒子不爭氣,早晚是個問題。
一陣尿意襲來,老農哆嗦了一下,看了看四周,拉住了驢車,跳了下來。
路旁有着一個小土丘,其實就是一個小土包,看着沒有絲毫出奇之處,老農從這裡過了數十年了,也從未當回事。
直接走到了近前,為了避嫌,繞了多半圈,到了後面的位置,就開始方便。
感覺過了很久,老農長出口氣,感覺舒服多了,就提起褲子,準備走。
但是就在這時,轟隆一聲,土包發出了巨響,老農嚇了一跳,藉著微弱的月光看去,原來是土包不知怎麼回事,有着一個大洞,自己這一泡尿,將這個洞口澆塌了。
老農看着這個數十年不變的土包,有着不解,什麼時候多出了這個洞口呢?
就在他懷疑,準備走的時候,耳邊卻是傳來了喊救命的聲音:救救我!不要殺我!
聲音十分微弱,尤其是在黑夜之中,老農嚇得當即就蹦了起來,撒腿就跑。
到了路上,抄起鞭子就抽打了一下毛驢,驢車當即跑了起來。
老農感覺心頭狂跳,嚇得他後背出了一層冷汗。
不過在走了片刻之後,老農冷靜了下來,覺得不對勁,剛才那是求救的聲音,可不是什麼非人的聲音。
思慮良久之後,老農又趕着驢車回來了,重新到了小土包的位置,仔細傾聽,頓時露出了恍然之色,真有人在求救。
老農仔細查找,最終確定了,求救之人,竟是在小土包之內,也就是從那個被掩埋的通道處,傳出來的。
老農可是嚇壞了,難道是自己一泡尿,將那人活埋了不成?
帶着疑惑,試圖拋開通道,不過這塌了容易,再想弄開可是費勁了。
那人的聲音逐漸微弱了起來,老農知道,這人性命危矣。
急中生智的老農,從驢車上,弄下來一截拇指粗的竹筒,這是他有時當作手杖用的,中間都是空的,早就被打通了。
將一頭堵住,從通道之中穿了過去,那人明顯還有意識,不知道怎麼弄得,竟是將竹筒徹底打通了。
如此的話,此人倒是死不了了,畢竟還能呼吸。
直到此刻,老農才鬆口氣,但是同時,一個巨大的疑惑令得老農不安,此人為何會在這裡打洞?這深更半夜的,絕對有問題。
老農不傻,不管此人了,趕着驢車回了家,到了家之後,找了兒子,將此事說了,兒子聽罷,眼睛倒是亮了,說道:爹!明日你就去報官,我去那裡守着,估計會有好處。
爺倆商量完之後,到了次日清晨,開始分頭行動。
老農到了縣裡,找到縣太爺報案,那縣令聽罷,也是覺得奇怪,但是突然想到了什麼,趕緊帶着一班衙役,朝着城外奔去。
老農的兒子就在小土包處守着呢。
縣令看了看土包,雙眼微眯,對着衙役吩咐道:挖!
眾人開始挖掘,足足半天的時間過去,原地出現了一個大坑,坑中竟是出現了青磚建築。
縣令見此,哈哈大笑道:合該着我陞官,竟叫我抓住了盜墓賊。
老農見此,也明白了,這存在了數十年的土包,竟是一座大墓。
一名三十多歲的漢子,被抓個正着。
審問之後,才知道,此人乃是一個老手,盜了數十個大墓了,十年前,一座前朝大墓被盜,據說丟失的東西,價值萬金,官府懸賞通緝此人,結果石沉大海,沒了絲毫的音信。
多年以後,此人竟是栽在了這裡,被老農一泡尿困住了,也算是因果報應了。
老農得到了數十兩銀子的獎勵,給老農高興壞了,只是一個意外之舉,竟是收穫巨大。
平時莫做壞事,若是做了,不管時間長短,早晚會有暴露的一天,這就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了。
(本文取自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