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2025年07月03日15:03:05 歷史 1963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橘子

編輯|橘子

《——【·前言·】——》

誰也沒想到,馬嵬坡那天清晨,會成為楊玉環生命終結的日子。

亂軍壓境,皇帝倉皇南逃,將士怒吼間,那個曾讓唐玄宗沉醉十年的貴妃,在太監的手裡掙扎着死去。而就在這場宮廷劇最殘酷的一幕上演時,她的前夫——壽王李瑁,是否也在馬嵬坡?又做了些什麼?更令人驚訝的是,晚年的李瑁據傳竟留下22個女兒,這背後,是無奈的退場,還是沉默的抗爭?

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 天天要聞

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 天天要聞

從愛妻到「義母」,李瑁失去了整個命運

事情的起點,得從李瑁和楊玉環這段婚姻說起。

開元二十四年,李瑁十九歲,被賜婚給大理寺卿楊玄琰之女——楊玉環。當時的楊家雖不算權貴,但以清正聞名,文脈深厚。楊玉環十四歲,膚白貌美,擅歌舞,尤善音律,在長安已小有名氣。兩人婚後情感頗深,是宮中少見的和睦夫妻。

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 天天要聞

但李瑁的身份,註定這場婚姻不可能安穩。

他是唐玄宗第十八子,母親武惠妃雖曾得寵,卻早逝無權,李瑁雖掛着「壽王」封號,卻沒有太子之爭的資格,也無實際權力。他是唐朝皇室中典型的「閑王」:不參與政事,只在長安享清閑,日常打理府務、宴客吟詩、陪伴妻子,幾乎像個貴族富少。

就在李瑁以為自己可以就這樣平靜度過一生時,變故悄然降臨。

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 天天要聞

唐玄宗年事漸高,早年寵妃楊氏去世後情感空虛,沉迷音律、美人。一次家宴上,李瑁帶着夫人楊玉環入席。楊玉環執笙一奏,玄宗怔住了。她的聲音、眉眼、神情,竟讓他瞬間動了念。

這個念頭一發不可收拾。

玄宗開始頻繁召李瑁入宮,設宴款待,卻總在席上提及楊氏容貌,明裡暗裡試探。這種變化,李瑁不是看不出,可他能怎麼辦?父皇貴為天子,他只是個無實權的王爺,即使心有不安,也不敢多問。

數月後,玄宗下令,楊玉環削髮為女道士,賜號「太真」,居住在長安城南的感業寺表面理由是「遁入空門,清修為善」,實則是為解除她與李瑁的夫妻關係,日後納入後宮做準備。

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 天天要聞

李瑁連質疑的機會都沒有。聖旨一下,婚姻就此宣告終止。

楊玉環進寺半年後,即被玄宗接入禁中,冊封為貴妃,專寵六宮,禮遇甚至超越皇后。她的家族也迅速升遷,兄弟姊妹封侯拜將,朝野嘩然。原本平凡的楊氏一門,一躍成為長安權貴核心。

而李瑁,那個被「休棄」的丈夫,卻被迫以「兒子」的身份向前妻行禮。他被要求承認,楊貴妃是「太真太妃」,地位等同皇后,是「父皇義妻」。這層身份轉換,不僅是對倫理的挑戰,更是對李瑁尊嚴的徹底踐踏。

從前的愛人,成了皇家的禁臠,變成自己的「母親」。他無從反抗,只能隱忍。

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 天天要聞

之後數年,李瑁徹底沉默。他搬出王府主宮,不再參與朝政,甚至極少出席宮廷宴會。他娶了新妻,卻鮮有子嗣。後人考證,他在這一階段極度壓抑,開始頻繁出入佛寺,甚至嘗試「道修心定」。

因為他知道,在長安這個權力之城,任何質疑皇權的人,都會被悄然碾碎。

他要活命,就得裝作一切從未發生。

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 天天要聞

舊人死在眼前,他什麼也不能做

公元756年,長安風雲突變。

叛軍領袖安祿山發動叛亂,兵鋒直指潼關。唐玄宗倉皇南逃,帶上了貴妃楊玉環、太子李亨,以及幾位親王和一小部分禁軍。李瑁在隊伍之中,卻只是隨行皇子,毫無實際話語權。

車隊在酷熱七月中旬抵達馬嵬驛。

此地物資匱乏,道路堵塞,將士不滿情緒愈加高漲。他們指責楊家一族誤國,說貴妃亂政、楊國忠貪暴,引起安史之亂唐玄宗最初猶豫,但軍心已失,陳玄禮等將領集體請願:若不處死貴妃,將士拒絕前行。

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 天天要聞

玄宗面色鐵青。經過短暫的沉思,他終於點頭。

高力士受命執行,將楊貴妃帶入佛堂,軟綢纏頸,勒死貴妃於梨樹之下。據記載,貴妃死時未掙扎,閉眼無聲,只輕聲祈念「阿彌陀佛」,以道士之禮謝世。

而此時的李瑁,極可能也在馬嵬坡現場。

從當時的車隊編製看,親王們並未遠離中軍。且玄宗身邊留的子嗣並不多,李瑁作為成年皇子,不會被派往前線,也未擔任護軍職位,因此被視作隨行文職王爺,與太子李亨等人一樣,被安置在主軍帳後方不遠。

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 天天要聞

但他不能說話。

楊玉環要死,是軍隊的選擇,是政治的妥協,是父親的屈服。他若開口為她求情,只會讓局勢更糟。更何況,他的身份太尷尬:前夫?兒子?王爺?他什麼都不是。

他能做的,只有站在遠處,看着那抹熟悉的身影一步步走進佛堂,看着高力士低頭不語,看着將士們如釋重負。他甚至不敢閉眼,因為閉上眼,就怕忍不住淚水。

有人說,他當場面無表情,也有人說他跪地顫抖。但所有這些,都只是後人的猜想。正史對此沒有記錄,或許連史官都覺得,這場戲裏,他的沉默,才最可怕。

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 天天要聞

當年他什麼都不敢做,如今仍然只能什麼都不做。

可他心裏比誰都清楚,那個曾與自己執手笙歌的女子,如今就死在不遠的梨樹下,而他,連看她最後一眼的資格都沒有。

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 天天要聞

一個皇子如何從歷史邊緣路過

馬嵬坡之後,朝局劇變。

楊貴妃死了,楊國忠被誅,唐玄宗在靈武被迫禪位,太子李亨即位,是為唐肅宗。新皇帝上台,意味着舊時代的全面終結。權力重構、宦官崛起、節度使割據,朝堂風向瞬息萬變。而此時的李瑁,徹底退出了舞台。

史書雖未詳細記述他的心理變化,但從他隨後的行動來看,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他不是李亨那種能手握兵權、左右戰局的儲君,也不是宦官集團培養的代言人。他在玄宗眼中只是個無害的王子,在肅宗治下則更像一個「無足輕重的老臣之子」。

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 天天要聞

他選擇沉默,不再參與政事。

肅宗對這些「無爭」的親王並不苛刻。李瑁仍保留壽王封號,但被安排至偏遠地區擔任象徵性職務。後來曾短暫出任嶺南節度使、荊州刺史等職位,更多是出於王族安置的禮遇,而非實權任命。他行走於皇權邊緣,不招搖,不表達,只是安靜完成「一個王爺該做的樣子」。

與此同時,他的家族開始擴大。他娶了新的王妃姓韋,門第顯赫。據墓志銘與文獻整理,李瑁在這一時期先後生育了多個女兒。至唐代後期,考古與文獻中能確定的「壽王之女」多達十數人。

有人說,他生下22個女兒,是有意為之。他不想再捲入皇權爭鬥,便刻意避免生子;也有人說,這是上天對他「斷後」的懲罰,偏偏讓他無一男嗣。

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 天天要聞

事實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李瑁這一生,的確未留下太多男子繼承人。其後代散見於各類墓誌,但多為女兒,其身份多半是「壽王第X女」,下嫁高官世族後又寂然無聲。

一個皇子的結局,成了一段集體沉默。

在那樣一個權力滾滾向前的年代,一個不願爭、不敢爭的王子,只能靠遺忘與邊緣化活下去。而李瑁,顯然接受了這一切。他不爭寵,不爭權,不再追問過往,甚至對「太真太妃」的事隻字不提,彷彿那段往事早就不屬於他。

有史學家評論說:「李瑁是唐朝最像庶人的王子。」他既有皇室血統,也曾經歷過最荒唐的家事,卻終生未捲入任何一次奪嫡或宮斗之爭。這不是因為他無能,而是他早就明白,那些爭權奪利的人,最後大多死得難看。他若要活,就得忍。

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 天天要聞

塵世之外的王子與女子

年歲漸長,李瑁開始將重心轉向佛事與家庭。

他在長安郊外修建寺廟,資助道觀,頻繁參與超度儀式。很多人以為他是心向佛門,實則他更像是在逃避現實。他不願再見朝堂風波,也不願捲入皇室紛爭,唯有用祈福、念經、布施來讓心稍安。

而在李瑁晚年的家庭記載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眾多的女兒。

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 天天要聞

文獻可查的「壽王之女」至少有十餘位,其中部分人身份明確——如第六女、十二女、十六女等,均有相關墓誌為證。這些女兒多被嫁入官宦世家,成為政治聯姻工具。李瑁不問她們嫁得是否幸福,只求她們安穩,不被牽連。

這種「女多無子」的結構,也讓李瑁一脈迅速邊緣化。男丁稀少,後代無繼,家族影響力自然日漸衰落。等他謝世後,壽王府也逐步被分封、撤併、歸入別支,最終在唐末動蕩中徹底湮滅。

再看李瑁的身後事,也頗具諷刺。

他安葬在長安西郊,墓誌簡單,題款無「功績」,無「聖寵」,只稱「唐故壽王」。連「貞明」之類褒義詞都未出現。沒有貴妃、沒有顯赫子孫,只有一些被草掩蓋的石碑與幾個女兒的陪葬文。

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 天天要聞

這與玄宗合葬泰陵、楊玉環香銷馬嵬、李亨名列宗廟形成鮮明對比。他曾站在這場風暴的邊緣,看過她,也愛過她,但終究只是個無聲看客,連「歷史的註腳」都稱不上。

而那「22個女兒」的說法,後來越傳越廣,也許是世人對他命運的一種「同情性補償」。他們希望這個被搶了妻、廢了權、隱了生的皇子,至少能在家宅中找到存在感。女兒多,總好過孤獨終老。

但李瑁要的,也許根本不是兒女滿堂。

37歲楊貴妃被太監勒死時,前夫李瑁在現場做什麼,死前生22個女兒 - 天天要聞

他或許只想安靜活着,安靜死去,安靜地從那場奪愛大戲中消失,不再被任何人提起,不再被歷史盯上。就像馬嵬坡那天,他站在遠處,看她被帶走,轉身離開,從此一言不發。

他的人生,從一開始就註定不會成為主角。他只是帝王家中一枚無聲的棋子,演了一出荒唐戲,活成了一個無關緊要的註腳。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田起義發生地將結束不通鐵路歷史 - 天天要聞

金田起義發生地將結束不通鐵路歷史

7月3日,新建柳州至廣州鐵路柳州至梧州段紫荊瑤山隧道順利貫通,為柳梧鐵路建成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柳梧鐵路是國鐵I級、雙線電氣化、客貨共線鐵路,全長238千米,設計速度目標值160km/h,途經柳州、來賓、貴港、梧州四市,共設10個車站。沿線的桂平北站,即設在廣西桂平市金田鎮境內。金田鎮金田村是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領...
劉備為何不用張飛,而以魏延督漢中? - 天天要聞

劉備為何不用張飛,而以魏延督漢中?

全文共1993字 | 閱讀需5分鐘219年((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漢中王劉備回到成都,留鎮遠將軍(軍職三品)魏延領漢中太守(官職三品),督漢中。劉備沒有令張飛督漢中,舉軍皆驚。世人皆知,劉備關羽張飛結拜兄弟,劉備稱漢中王,關羽督荊州,張飛督漢中,這樣布局才符合大家的預期。魏延,字文長,荊州義陽人,是...
印尼沉船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 天天要聞

印尼沉船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救援人員已展開搜救工作 當地時間7月3日,據總台記者消息,印尼沉船事故聯合搜救隊公布的最新名單顯示,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當地時間....
李鉞鋒,無期徒刑! - 天天要聞

李鉞鋒,無期徒刑!

今天(7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台盟中央原常務副主席李鉞鋒受賄一案,以受賄罪判處被告人李鉞鋒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將追繳在案的李鉞鋒受賄所得財物及其孳息依法上繳國庫。經審理查明:2011年至2024年,被...
22年收藏1200件《寶可夢》耿鬼紀念品,90後小伙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 天天要聞

22年收藏1200件《寶可夢》耿鬼紀念品,90後小伙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耿鬼」作為《寶可夢》系列中極具人氣的角色,受到不少人的喜愛。7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吉尼斯世界紀錄獲悉,32歲的香港青年曾卓醍收藏了1200件各式各樣的耿鬼周邊紀念品,成功創造了「最大規模的耿鬼紀念品收藏」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曾卓醍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我小時候第一次見到耿鬼,是在媽媽買回來的一批寶可夢公...
同一天!又有兩家醫院書記、副院長任上被查... - 天天要聞

同一天!又有兩家醫院書記、副院長任上被查...

7月1日,據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消息: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韓小松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遵義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據了解:韓小松,男,中共黨員,畢業於遵義醫學院。他曾任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自2021年4月起任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至此番任上主動投...
都是朕的錢!一個高智商卻又自私的皇帝,鑄造的錢幣精彩紛呈 - 天天要聞

都是朕的錢!一個高智商卻又自私的皇帝,鑄造的錢幣精彩紛呈

著名高分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里有個名場面,嘉靖帝拍案咆哮:"都是朕的錢!他們拿兩百萬,朕分一百萬,還要朕感謝他們嗎?"此時,熒幕前的觀眾都忍不住笑出了聲,這位聰明絕頂的皇帝,把大臣們玩弄於股掌之間。最後卻因為「錢」的問題,徹底綳不住了
海報 | 運河德比,「碼上見」! - 天天要聞

海報 | 運河德比,「碼上見」!

一條大運河,串聯起揚州與無錫兩座「漕運心臟」,激蕩3000年澎湃。揚州碼頭承載帝王南巡與漕糧北運的史詩,無錫四大碼頭則譜寫工商文明的序章。從「漕運心臟」到綠茵戰場,誰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