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十二年,一個「名人」:富察氏出生了,這個富察氏不同於乾隆最愛的皇后;不同於順治2的2代妃子,
她出名,是因為她生了一個女兒,一個名叫蘭兒的姑娘。
這個蘭兒,就是未來歷史十大罪人之一:慈禧。
01 步步驚心
1836年,滿洲鑲黃旗,葉赫那拉·杏貞出生了,小字蘭兒。
父親安徽寧池太廣道,相當於省級秘書,一個秘書的女兒,入宮選秀,被「奇怪」地封為了蘭貴人。
可入宮2年,她都沒被皇上寵幸過,比起一同進宮8個月就被封皇后的慈安,慈禧的內心,極不平靜。
於是,一場步步驚心的宮斗,開始了。
02 大受刺激
清朝後宮嬪妃有9級,分別是太后、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再往下就是宮女。
所有女人的奔頭只有一個(太后除外):纏住皇上,捕獲聖心。
當時,慈安和慈禧同批進宮,同時被封為貴人,但鈕祜祿氏(慈安)一進宮就得到了寵幸,幾個月後就被封為貞嬪,又過了30天,被封為貞貴妃,再30天,被立為皇后,一路幾乎是坐着火箭上升,這在大清朝從未有先例。
而同批進宮的她,依然是個連皇上面都再沒見過的小貴人。這讓一向驕傲又小氣不容人的慈禧,受到了非常大的刺激。
冷靜下來的她,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03 姐妹情深
從競爭對手上下下手,是她想了好久,想出來的好主意。
慈禧決定,先攀上皇后,上演一出姐妹情深。
根據人際交往理論,你和大人物之間的距離,只隔着6個人。
雖然同時入宮,但人家已經是皇后,所以此時的慈禧,連皇后面都見不上,何談攀交情!
於是慈禧多方打聽,發現慈安的妹妹,也在宮裡當貴人,於是每天去找皇后的妹妹聊天,還不停地送禮,慈安的妹妹漸漸被打動了。
她去看皇后時,也帶上了慈禧。
只可惜,慈禧的算盤落了空,慈安皇后可不像妹妹那般單純,她將慈禧當成爭寵對象,所以根本不在皇上面前為她說好話。
04 轉移目標
慈禧認清現實,苦思冥想,將攻克對象換成了另一個人,婆婆:康慈皇太妃。
康慈皇太妃是咸豐帝的養母,咸豐10歲喪母,被皇太妃一手拉扯大,算是慈禧正經的婆婆。
但婆婆更是她夠不着的人,於是她開始討好康慈皇太妃身邊太監宮女,經常給他們銀兩首飾。
康慈皇太妃聽身邊人總提起慈禧,就有了印象。
一次見皇帝時候,便提了一嘴。
這時,才是真正的機會。
她挖空心思討咸豐開心,當晚就得到了咸豐「臨幸」,「臨幸」第二天,慈禧就從蘭貴人被晉陞為懿嬪。
05 受寵
慈禧將每月的俸銀,一分不剩,全送給婆婆和老公身邊的宮女太監。
於是她的名字,不斷在咸豐耳邊提起。
她得到情報,老公咸豐帝喜歡書法字畫,於是慈禧日夜練習書法。
咸豐見了,開始欣賞起她來。慈禧也日漸受寵。
06 有孕
母憑子貴,是不變的定律。
但為皇帝生兒子,其實挺難。
後宮佳麗眾多,而咸豐帝又比較縱慾,有時候「臨幸」一次,根本不能懷孕。所以需要一直爭寵才行。
由於慈禧經常被「翻牌子」,肚子也爭氣,很快就懷上了「龍種」,也就是後來的同治帝。
而這,是咸豐帝唯一的皇子。
慈禧馬上由懿嬪晉陞為懿妃。
咸豐每天的夢想,是當個鹹魚。
所以他很不喜歡朝政。
這時,慈禧的機會又來了。
她精通滿漢兩文,擅長書法,對政事很有自己的看法(覺得她的看法挺可怕),但鹹魚皇帝咸豐,偏偏覺得很妙。
於是,慈禧便經常幫咸豐批閱奏章,並由再次晉陞為懿貴妃,在後宮名位僅次於皇后。
也就是從這時起,慈禧慢慢的萌發了從政的野心。
07 一首詩
慈禧的慾望越來越大。
垂簾聽政——架空8位輔政大臣——獨掌大權。
慈禧也越來越忙了。
這一年,母親富察氏,過60大壽,慈禧沒能回去,她寫了一首打油詩(也是人生唯一一首詩),送給了母親: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最後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成了所有父母的口頭禪,尤其是過了50歲的父母。
邀月歷史閣:
自私、擅權,慈禧在歷史上,是絕對的罪人。
這樣的女人,步步心機,着實令人不寒而慄。
而她的老公,咸豐皇帝,也不是什麼好人,清朝竟傳在這樣的人手中,也是令人感嘆。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大概是慈禧唯一做的一件正確的事了。
也希望無論出自誰手,對父母,我們都能感念其心,好好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