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泰國政壇一周內換了倆總理,簡直比韓劇反轉還刺激,7月1日佩通坦剛被憲法法院暫停總理職權,軍方背景的庄龍琅就火速上位,板凳還沒坐熱,第二天又被副總理普坦頂替。
這場「總理接力賽」看得國際社會直瞪眼,連柬埔寨的洪森都忘了開直播罵人,可更魔幻的在後頭,三天後,佩通坦竟以文化部長的身份殺回內閣,還撂下兩句硬話:「文物不還了!」「爭議寺廟是泰國的!」
而此前放話「佩通坦三個月必倒台」的洪森,此刻卻像被按了靜音鍵,這場大戲背後,泰王的筆、中方的嘴、洪森的沉默,暗藏着一場東南亞權力洗牌的真功夫。
佩通坦的復出,壓根不是啥「政治奇蹟」,而是泰國王室與軍方的一場精密交易,7月3日泰王瑪哈·哇集拉隆功親自簽署任命書,把她安插進文化部。
表面看是平調,實則是給她遞了根救命稻草,畢竟「錄音門」後,她因稱洪森「叔叔」、罵軍方將領是「瘋子」,民調從30.9%崩到9.2%,連執政盟友自豪泰黨都連夜跑路。
佩通坦7月4日坐上泰國文化部長位子,立馬甩出兩記狠招,招招直捅柬埔寨肺管子。
頭一招就是拿文物開刀,柬埔寨追了十年的20件國寶級文物,她一句「預算見底,今年甭想」直接扣下,還搬出「程序正義」當擋箭牌,說要重新審核所有對外文物協議,走預算、批准、外交三重流程,擺明了給洪森穿小鞋。
這批吳哥時期的金器佛像,2015年就確認是柬埔寨的,巴育政府當年還了23件,剩的20件拖到今年又被佩通坦卡脖子,表面哭窮,實則報復洪森「電話門」攪黃她的總理夢。
更絕的是第二招,她扭頭就把泰柬邊境的Ta Muen Thom寺群爭議捅上熱搜,當著文化部全體高官的面,甩出1962年《古迹保護法》的註冊文件,咬死「主權在泰」,還下令加派安保、籌備修復,硬剛洪森父子「勿越界」的警告。
這地方可不是普通寺廟,2008年泰柬為爭它死了人,過去文化部躲着走,佩通坦偏挑這根最敏感的刺下手,明擺着要用民族情緒給自己刷支持率,畢竟「錄音門」後她民調崩到9%,急需泰國老百姓買賬。
洪森氣得跳腳罵「導彈能打曼谷」,可佩通坦眼皮都沒抬,文化部長的椅子還沒坐熱,就把洪森逼成了「無能狂怒」的背景板。
這哪是文化部長?分明是披着文官皮的「主權鬥士」,軍方要她表忠心,她就踩柬埔寨紅線,王室要她穩局面,她就煽動民族主義拉民意,畢竟泰國人最吃「領土硬漢」這套。
可明眼人都懂,她爹他信還在被告席上蹲着「冒犯君主罪」的坑呢!泰王這手「打一巴掌喂顆棗」,不過是怕他信家族倒台後,親美遠進黨趁機坐大,壞了王室-軍方的基本盤。
佩通坦剛停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就輕飄飄甩出一句話:「這是泰國內政,不作評論。」可後半句才是重點:「中方希望泰國保持穩定和發展。」
中國那句「希望泰國穩定」的外交辭令,聽着輕飄飄,實則字字都壓着千億級的真金白銀。
中泰鐵路二期現在正卡在呵叻到廊開段的勘測關節上,這可不是普通鐵路,而是能串起中老泰三國的「鋼鐵大動脈」。
一旦通車,雲南的遊客能坐高鐵直奔曼谷,泰國榴槤兩天就能擺上中國超市貨架,752億人民幣的投資砸下去,誰都不想因為泰國政壇三天兩頭換總理打了水漂。
更別說去年352萬中國遊客在泰國撒了2000億泰銖,占泰國旅遊收入的近三成,要是政局一亂,中國遊客誰敢去?泰國街頭的奶茶店、按摩館老闆們第一個跳腳。
戰略層面更是一盤大棋,美國剛把泰國塞進「印太戰略」的拉攏名單,布林肯甚至急吼吼在佩通坦復職當天發賀電表「盟友情」,可泰國轉頭就當了金磚國家合作夥伴,還和中國簽了人工智能、月球探測的合作協議。
中方此時喊「穩定」,明擺着是給美國遞話,別想趁亂撬牆角!順便也敲打洪森,柬埔寨25%的GDP靠中資項目撐着,洪森要是再拿「錄音門」挑事,中企投資的金邊-西港高鐵、瀾滄河電站項目,怕是要重新掂量掂量,畢竟中柬貿易額還不到中泰的零頭,洪森再橫,也不敢拿國運轉盤賭氣。
說白了泰國這場亂局裡,中國表面不站隊,可那句「穩定」早把紅線劃得明明白白,鐵路不能停、遊客不能跑、生意不能黃,誰砸了中泰合作的鍋,14億人的市場就敢掀了誰的桌。
洪森這回是真栽了,本想靠錄音門挑翻佩通坦,讓泰國在邊境談判中服軟,結果中方一句「別亂」直接定調,東盟內部印尼、馬來西亞也私下警告他「注意分寸」。
眼看佩通坦霸氣回歸,洪森只能憋着不吭聲,畢竟柬埔寨25%的GDP靠中資拉動,得罪不起這位大佬。
洪森這老江湖,居然也有翻車的一天,6月18日他得意洋洋放出佩通坦的「求情錄音」時,八成以為穩贏,既羞辱了他信家族,又給柬埔寨邊境衝突賺足同情分,可他漏算了兩件事,泰王保佩通坦的決心,和中方對「穩定」的敏感度。
他直播罵街四小時、抖落他信逃亡秘聞的狠勁,如今成了笑話,佩通坦不僅沒涼透,還端着文化部長的飯碗繼續和他杠領土問題。
更扎心的是中方連台階都沒給他遞,金邊到西港的高鐵、瀾滄河水電項目,哪個不是中國援建的?洪森再莽也不敢拿整個柬埔寨賭氣。
這場鬧劇暴露了小國的戰略困境,在中美博弈間玩投機,終歸是刀尖跳舞,泰國軍方笑納了國防部大權,王室保住了權力平衡,中方穩住了經濟布局,只有洪森忙活半天,落了個「東盟公敵」。
佩通坦的回歸,不過是泰國政治史又一輪迴的開始,自1932年來,19次政變、20部憲法,民選總理換得比翻書快,但真正的話事人始終是深宮裡的泰王與軍營里的將軍。
這場大戲裏,洪森學乖了閉嘴,佩通坦咬牙演硬漢,泰王提筆穩大局,而中方那句「希望泰國穩定」的潛台詞,東南亞都聽懂了,誰上台不重要,但誰敢砸了地區的飯碗,14億人的市場第一個不答應。
畢竟,動蕩的泰國,遊客不敢去、鐵路修不成、生意做不了,這才是所有人輸不起的底線。
參考資料:
環球時報《佩通坦宣誓就任文化部長》
封面新聞《被暫停總理職務,兼任文化部長的佩通坦還有機會?|國際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