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王經:魏帝曹髦親信,甘露事變時拒絕向司馬昭告密,結局如何

2022年10月10日13:32:57 歷史 1774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長,歡迎乘坐鸚鵡螺號,尼摩船長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

甘露五年(260年),曹魏皇帝曹髦與權臣司馬昭為了爭權而爆發了甘露事變。當時曹髦的實力明顯弱於司馬昭,此戰無異於白白送死,尚書王經也對此心知肚明。那為何王經還要選擇忠於曹髦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出仕為官

尚書王經:魏帝曹髦親信,甘露事變時拒絕向司馬昭告密,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王經出身清河郡的一個平民家庭,自小就過着貧寒的生活,但他沒有被生活的困難所擊倒,反而勤奮好學,逐漸變為一個很有才能的人。

當時曹魏實行九品中正制,入仕當官的權力掌握在世族門閥手中,平民子弟很難出人頭地。幸好同郡大族出身的崔林聽說王經有才,便向世人主動推薦,這才使王經名聲大噪並融入世族圈子,成為當時名士。

始經為郡守,經母謂經曰:"汝田家子,今仕至二千石,物太過不祥,可以止矣。"經不能從,歷二州刺史,司隸校尉,終以致敗。(三國志·夏侯玄傳)


尚書王經:魏帝曹髦親信,甘露事變時拒絕向司馬昭告密,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不久王經就在曹魏朝廷的徵召下出任江夏太守,成為第五品的中級官員。王經的母親擔心兒子不會為官,便勸他說:「你是老百姓的兒子,現在一下就當了兩千石的大官,恐怕會有不祥的災禍,就不要去了。」

王經不願默默無聞的度過一生,想要建功立業,便沒有聽母親所說,執意當了江夏太守。隨後大將軍曹爽給王經送來二十匹絹,讓他想辦法換成東吳的特產。王經認為魏吳敵對,與東吳做生意是背叛大魏,不做就得罪了曹爽,只得棄官不做回了老家。

尚書王經:魏帝曹髦親信,甘露事變時拒絕向司馬昭告密,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王經母親對兒子突然回家感到奇怪,便詢問原因,王經於是據實回答。王經母親知道兒子這下闖了大禍,擔心曹爽不會放過他,便以他擅離職守為由,主動在其屬吏面前打了他五十板子。曹爽聽了此事,便沒再追究王經。

二,狄道之戰

尚書王經:魏帝曹髦親信,甘露事變時拒絕向司馬昭告密,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正始十年(249年),太傅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殺曹爽掌權,王經因為沒有依附曹爽而獲得啟用,重新擔任地方大員。當時蜀漢屢次北伐曹魏,王經便被調任雍州刺史防備蜀將姜維

正元二年(255年),曹魏權臣司馬師病死,姜維趁機伐魏,發起了狄道之戰。王經沒有多少實戰經驗,以為蜀軍遠道而來必然疲憊,加之自己兵力處於優勢,便不顧上司征西將軍陳泰要他固守狄道的決定,主動迎擊蜀軍。結果魏軍洮河慘敗,只得退守狄道。

尚書王經:魏帝曹髦親信,甘露事變時拒絕向司馬昭告密,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幸好狄道作為隴西郡治所城池堅固,王經才得以與姜維長期對抗。一個多月後陳泰帶領的援軍抵達,姜維只得退軍。狄道之戰後權臣司馬昭認識到王經不懂軍事,便迅速將其調離雍州,改任他為司隸校尉。

三,侍奉皇帝


尚書王經:魏帝曹髦親信,甘露事變時拒絕向司馬昭告密,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當時曹魏皇帝曹髦不滿司馬昭專權,於是暗中拉攏大臣對抗司馬氏。但多數大臣畏懼司馬昭勢大,要麼選擇依附司馬昭,要麼明哲保身,只有王經等少數人還忠於曹魏。曹髦對王經的忠誠十分高興,便升他為尚書。

尚書王經:魏帝曹髦親信,甘露事變時拒絕向司馬昭告密,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甘露五年(260年),司馬昭逼迫曹髦封他為晉公,還授予九錫。曹髦知道司馬昭篡位就在眼前,不甘心再當傀儡皇帝的他決定拚死反抗。隨後曹髦找來王經與侍中王沈、散騎常侍王業三人,商議起兵討伐司馬昭。

賴宗廟之靈,沈、業即馳語大將軍,得先嚴警,而此兒便將左右出雲龍門,雷戰鼓,躬自拔刃,與左右雜衛共入兵陳間,為前鋒所害……又尚書王經,凶逆無狀,其收經及家屬皆詣廷尉。(三國志·三少帝紀)


尚書王經:魏帝曹髦親信,甘露事變時拒絕向司馬昭告密,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王經知道曹髦此舉無異於以卵擊石,便勸他繼續隱忍,不要白白送命。但曹髦心意已決,執意召集數百侍衛聲討司馬昭。王沈、王業不願陪着曹髦送死,便勸王經跟他們一起去找司馬昭告密。但王經不願做賣主求榮的小人,便拒絕了二人的拉攏。

四,忠君被害

尚書王經:魏帝曹髦親信,甘露事變時拒絕向司馬昭告密,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隨後曹髦被司馬昭部下輕易殺害,王經及家屬則因為心存魏室而被逮捕入獄。王經在被捕的時候與母親辭別,其母則保持鎮定,笑着對兒子說:「人哪有不死的!以前之所以一直阻止你當官,就是害怕你不得善終。現在你是因為忠於大魏而喪命,我又有什麼可怨恨的呢!」

然後司馬昭污衊王經是兇惡叛逆,命人將其母子處死。王經的故吏向雄和皇甫晏感念王經的知遇之恩,便不顧生死前去為他送行,還出錢將其母子安葬。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富裕了,必須有強大的國防加以保護。 - 天天要聞

國家富裕了,必須有強大的國防加以保護。

有句成語叫富國強兵。這裡的富國指的是國家富裕,人民豐衣足食。強兵是指兵力強盛,國防堅固。在中國歷史上,能做到富國強兵的都是非常強盛的朝代。比如強漢盛唐。而那些只注重富國而不知強兵的朝代,都逃脫不了被滅亡的惡運。春秋戰國時期的宋、魯、鄭等國就
韓德洙加入韓國國民力量黨 - 天天要聞

韓德洙加入韓國國民力量黨

據央視新聞消息,韓國無黨派總統候選人、前國務總理韓德洙的競選團隊10日凌晨發佈公告稱,韓德洙10日凌晨根據國民力量黨緊急對策委員會和選舉對策委員會的決議,完成了國民力量黨的入黨程序,成為該黨黨員。韓德洙 資料圖韓德洙在加入國民力量黨後表示,為了在大選中取得勝利,將以謙虛的心態全力以赴。保守派陣營最具競爭...
鄭諧:曹亮文起義前後 - 天天要聞

鄭諧:曹亮文起義前後

引子#本文摘自《和縣文史資料》第二輯(1985年10月),作者鄭諧,原標題《曹亮文起義前後》「朝聞道,夕死可也」用在自己身上可以,拿來生套別人就有點兒過了——沒人願意引頸就戮去做個冤死鬼。
當文友的評論成為一道風景250510 - 天天要聞

當文友的評論成為一道風景250510

精彩評論薈萃:(1)美篇文友「古月英」饋贈精彩評論:「呂蒙受降喜於心,潘濬原職續擔任。隨後呂蒙令全軍:禁止擄掠和殺人。呂蒙狡猾城府深,巧用恩惠攏人心,關羽屬下家屬們,油糧財物照樣分。次日孫權後軍到,設筵慶勝大犒勞。謀士虞翻建議道:拿下公安時